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产业布局规划是一个地区培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合理配置要素、构筑块状特色经济的基本依据。科学合理制定前瞻性、指导性强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对于产业之间、产业与城市之间、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联动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龙游县实际,对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编制的基本构思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城乡产业互动发展是指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产业与农村产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一个动态过程。我国可以借鉴日本、韩国等国际经验,通过建立城乡产业互动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作用机制、能动作用机制、主导因素和能动因素的耦合机制、空间载体机制、资金良性循环支持机制、城乡产业互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等,来推动城乡产业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蓝黄两区统筹发展现状良好,但也存在产业同构与城市功能定位雷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空间统筹布局不协调、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体制机制不能完全适应统筹发展需要等问题。蓝黄两区统筹发展建设应在借鉴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在统筹意识和机制、交通体系和产业基地构建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经验基础上,从强化统筹意识、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一体化水平、发挥海洋经济和生态经济优势潜能、优化产业布局以及统筹资源和环境等方面构筑对策。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区域存在中心城市独自发展会展业、会展市场定位高度趋同、缺乏互补性、行业机构缺少,管理薄弱和产业布局缺乏整体性等问题.长江三角洲会展业整合具备政府合作意识增强、企业逐步展开整合、区域内存在联系的整体性和会展业发展的类似性等条件.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整合创新应采取建立多元化的协调机制、制定协同化的发展战略、构建集群化的产业平台、激活联动化的运作要素、实施主题化的整合营销和建设统筹化的大会展区等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从拼速度到拼质量的转型中,品牌建设成为深圳质量、标准、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发展逻辑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品牌战略既是经济手段,也是文化存在,因此,深圳需要从经济和文化两个维度协同着力,完善品牌建设规划和统筹协调机制,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自主品牌体系,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使品牌成为提升深圳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联动发展机理的分析,构建了"港口—临港产业—城市"三元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贡献指数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八大港口城市在2005-2017年间复合系统的发展度和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临港工业经济子系统发展度水平均较低,临港产业发展滞后是制约"港口-临港产业-城市"联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八大港口城市三子系统间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互动作用关系;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相对偏低,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是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方式与战略选择。近年来,东北地区城市群依托空间分布形态优势、交通区位联结优势和核心城市的引领与示范优势积极推动社会发展要素的空间流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地区城市群相比,在城市群区域协同治理、功能定位、要素配置、产业合作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难以为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赋能。为此,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应因地制宜发挥域内优势,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明确功能定位,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构建多层次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协同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城市群一体化管理,共同推动东北地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心城市趋向于服务专业化,而中小城市趋向于制造专业化”的功能分工格局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形成,并正逐步得到强化。通过将粤港澳大湾区各市服务功能专业化指数与全员劳动生产率两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功能分工格局有助于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活动的效率,其中,服务功能专业化促进了香港、澳门、广州、珠海、江门和惠州6个城市的经济活动效率,制造功能的强化促进了东莞、肇庆、佛山、深圳和中山5市经济活动效率的提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未来有必要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实施基于城市群的空间开发战略,建立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机制,提高城市群要素统筹配置以及跨区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推进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转型升级,招商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完善招商引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以产业项目招引为核心、要素统筹体系为支撑、工作保障体系为基础的工作机制,加强产业指导,注重统筹布局,理顺运行机制,创新招商方式。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协同是当前“多规统筹”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已经进入空间紧约束阶段的城市,城市和产业的协同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应从政策机制到工作方法全面创新,以更加协调、有序、精准的空间和产业协同规划,实现二者更紧密的融合,推动城市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以区县共富为目标,以财税分享、产业协同、生态共建、生产要素流动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强化市级统筹区域协同发展能力,进一步打破区县行政区划壁垒,加快构建新型特大城市区县一体化空间格局区县共富是杭州争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目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杭州常住人口达到1193.6万,其中城区人口874万,是全国十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人才净流入率多年保持全国前列,城市集聚高端要素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自城市诞生之日起,旧城改造就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海曙区是宁波市的中心城区,在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都市、繁荣大文化的战略目标和"六大联动"战略举措,我区坚持"依托宁波、服务宁波"的工作定位,寻求城区发展与城市整体发展互动、双赢的关联点,积极加快步伐,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工作,努力为改善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出贡献。充分认识推进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正面临繁重的旧城区改造任务,特别是旧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本文分析了德国鲁尔区和英国利物浦地区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经验。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调整原有产业结构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提升存量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二是引入技术精良的新企业和新兴产业。对旧城区产业结构调整时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原有的工厂设施条件为基础,着重发展有利于吸引就业的第三产业。在改造产业结构同时,也应对旧城区产业布局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4.
沿海地区会展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有效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但目前仍面临着产业发展模式有待优化、发展总体规划缺乏、区域发展不平衡、场馆利用率分化严重、缺乏国际化品牌及中小城市市场化转型滞后等问题。应构建市场与行业协会互动平台,健全行业培育与品牌提升体系,完善区域协调和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城市化与产业提升融合,进一步促进沿海地区会展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城融合从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是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产”和“城”协同发展,使产业依附于城市,城市更好地服务于产业。“产城融合”在空间上的体现就是产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的一体化协调发展。通过空间整合,提高产业空间与所在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空间自身发展,产业空间与依托城镇的互动关系,从而提高产业空间发展的综合效益。城市和产业空间整合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提高工业区整体的自组织能力,进而扩大系统的整体开放程度和协同作用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促进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的协调和优化,实现功能与结构的协调。从产业集聚区与主城区的空间关系角度来说,可大致归纳为主城区包含型、边缘区生长型、子城区依托型及独立区发展型四种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构建了由经济要素持有者(企业)、科技要素持有者(大学、科研院所)和产业要素持有者(供应商、ODM/OEM)等多主体介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技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阐述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的主要合作模式,以及面向合作对象的利益协调机制,并结合案例企业的四个典型创新项目对比验证。研究发现:多要素持有者介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及其商品化;建立系统的、相互关联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审视技术绩效水平并寻找解决路径,辅以利益协调机制可以调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取向差异问题,进而改善技术创新综合绩效。  相似文献   

17.
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基本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纳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论文全面论述了区域合作互动发展的意义、类型和构成,发掘了区域合作的动因与成败关键,对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互动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践行"两山理论"和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产业融合理论、产业链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广东台山中国农业公园为例,从分析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着手,构建"动力—运行—互动"三维机制来探索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提出着力构建政策传导机制、多元化产业融合创新、生产与供给消费主体的深度融合、构建多方协同合作交流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平台联动机制等政策建议,从而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遵循产业园区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创新合作共建模式,才能实现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经济联动发展。文章在充分借鉴国内和省内合作共建的成功范例,剖析利益共享机制中存在问题,提出了集中区与相邻区域的利益共享机制上的对策,逐步形成利益共享机制的共建模式。  相似文献   

20.
覃剑 《开放导报》2023,(3):67-79
产业高水平协同发展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的重要表征。从产业发展水平协同性、产业空间布局协同性、产业结构分工协同性三个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进行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整体协同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升之势,但经济增长波动、产业结构趋同、空间集聚布局、体制文化差异等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一定制约。面向未来,推动粤港澳产业高水平协同发展,应着力构建多层次产业协同分工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平台联动与共建,共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世界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深化港澳与珠三角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