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6 毫秒
1.
科技规划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离不开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持。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既有利于使更多专家和社会公众参与科技规划的制定,也有利于系统、客观、准确地反映、整理和吸收相关意见和建议。在阐明基于互联网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该系统在获取、分析、评价专家和公众意见过程中的运行机制问题,以此说明该系统如何有效提高科技规划制定过程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要取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最终取决于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专家是各个科技领域的精英,其咨询意见和建议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减少科技决策失误,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建立高水平的科技咨询专家库、完善科技专家咨询程序和监督机制是科技专家咨询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科技规划是把握科学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探索科技创新与发展机会,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重大科技专项选择是科技规划的核心内容。将技术预见应用于重大科技专项选择过程中,首先提出重大科技专项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并阐述了重大科技专项选择的技术预见方法,包括以需求为导向的需求调研法、以技术为导向的专家咨询法、技术和需求兼顾的市场德尔菲法;然后设计出基于这3种方法的重大科技专项选择流程;最后详细研究了重大科技专项选择的技术预见过程。这是对传统非程序化的重大科技专项选择机制的重要创新,为科技规划重大专项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是世界上少有的针对创新主体的需求而设置科技计划体系的国家。文章系统分析了以色列国家科技管理运行机制和科技计划体系,借鉴以色列科技计划体系促进以色列成为世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科技计划提出了工作建议,包括完善科技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完善孵化器培育政策、建立大学生创意创业专项、设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专项、加强与行业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5.
完善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实现科技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从决策学的一般理论出发,阐述了科技决策咨询的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技决策咨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发达国家科技决策咨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13日,“走向2020年的中国科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际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作论坛主题发言。谈了我国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背景、思路和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战略问题。徐冠华部长说,此次即将制定的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新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以及加入WTO后的第一个科技规划,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要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规划。制定本次规划是关系中国新…  相似文献   

7.
蒋俊贤 《当代经济》2017,(34):46-49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2013-2015年浙江省各市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发现不同地区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大部分地区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创新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科普投入和金融市场发展状况等均对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要进一步提升浙江科技金融结合效率,需要继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及相关机制,创新科技金融发展思路,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8.
国内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存模式评析与目标模式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准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和商业性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并存的格局是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最基本特征,"三大系统"以一定的机制联结,在农村科技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有诸多的理论缺陷和现实困境,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民办公助,资源整合、系统集成"的指导方针,成立地区农村综合科技服务中心,构铸新型的科技服务传递网络,集成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手段,组建专家咨询系统。建成"政府+地区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专家+传媒+会员"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科技政策智库是指以科技政策领域重大问题为研究方向,以科技政策咨询人员为骨干,运用知识、信息与经验,识别科技政策咨询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研究与判断,通过搭建合作研究平台和业务支撑网络,提供咨询服务的研究结构。科技政策智库具有4个基本特征:独特性、服务性、综合性、成长性。科技政策咨询服务能力建立在一定基础资源(人力资源、数据资源、技术资源、组织管理、组织文化)上,由基础资源要素支撑咨询服务运作,科技政策咨询服务通过咨询过程完成。市场竞合、知识集成、项目组织、学术传播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咨询服务链条,组成了科技政策咨询服务的过程要素。科技政策咨询服务能力由咨询过程要素和基础资源要素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0.
李杨  周坤  宗合 《大陆桥视野》2012,(17):59-62
自2006年以米。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天山南北院士行”主题科技活动为载体,先后组织近500名院士专家来疆开展决策咨询工作,提出咨询建议90余条,为国家和自治区研究制定新疆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瑛  曹玮  罗珍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3):123-126
传统的科技成果奖励评价模型只考虑了评价指标和评价项目两部分内容,而没有考虑专家权重因素,应用教育与心理测量理论中的信度系数建立专家权重,同时采用CRITIC法和理想点法构建了基于复合权重的科技成果立体式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处理多指标、多因素的综合问题,能减少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人为操纵因素的影响,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重大科技决策评价制度在保障重大科技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我国现行《科技进步法》第十三条对重大科技决策评价的相关规定过于抽象和单薄,有必要加以完善。在行政行为类型化理论中,科技决策作为一项具体行政行为是规制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规制影响评价制度的确立背景、运作流程及成效进行分析发现,规制影响评价在OECD成员国中已经取得明显实效并得到广泛认可。同时,我国重大科技决策评价制度在现有法律规定上至少存在如下三方面不足:尚未构建完整的事前事后评价机制;现有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现有相关制度保障尚不健全。因此,从完善我国重大科技决策评价制度角度出发,提出如下3点建议:在现有事前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事后评价机制;从整体上完善重大科技决策评价法律保障;细化重大科技决策评价所需的程序性规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中项目与专家匹配效率低、效果差的情况,提出构建包含向量空间模型与协同过滤模型的专家智能匹配模型。在提取评审项目组与专家信息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向量空间模型产生专家匹配列表,并通过协同过滤模型对匹配列表进行调整优化,从而得到项目与专家匹配结果。以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数据为例,开展实验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准确率达97.6%,匹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从产业知识基础视角,对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进行研究。将产业知识基础分为分解型产业知识基础和合成型产业知识基础,提出产业知识基础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线性规划模型,采取熵值法,对上海与其它23个省、市、自治区的分解型产业知识基础和合成型产业知识基础进行横向对比,然后对2003-2015年上海产业知识基础存量进行纵向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合成型产业知识基础在全国的优势并不显著,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主要由分解型产业知识基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实力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竞争的时代,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体制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对于促进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明显制约着国家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如何改革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建设良好学术环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本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改革当期的科技管理体制,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支持体系。(2)变委员会评审制度为专家评审制度;(3)变由权威专家评审为有时间评审的专家评审;(4)评审结果和评审内容应当一并公开;(5)变以论文成果为主为以应用成果为主;(6)变专家评价科研成果为公开采购科研成果;(7)政府资助的重大科技项目应当实行并行立项制度;(8)变无偿资助科研成果转化为政府采购科研成果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科技型人才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研究关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方面的文献发现,目前学者们对拥有高新知识、掌握先进技能的科技型人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缺乏系统的分析。本文在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分析和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科技型人才概念和科技型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样本数据分析了1978~2006年科技型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得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型人才聚集既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关键性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New, techniques of international patent anabsis are illustrated and resultsfrom preliminary validity tests of these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Indicators of technological activity, techn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commercial potential are constructed, and used to analyze fiber-based opto-electronic couplers and monoclonal-antibody-based diagnostic kits at the levels o f the technology, nation and firm.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indicators are found to b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R&D expenditures,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s. They also relate to these indicators in ways that moke sense as specified in simple regression models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Comparisons of patent analysis results with expert opinion (for two process technologies) reveal that technology-level analyzes conform quite well with expert opinion, but national - and firm-level analyes vary from a low to a modest correlation with expert opinion.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 techniques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corporate technology management, but that studies of additional technologies and further validity tests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18.
职务科技成果权益归属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科技成果的权利性质、权利归属和管理权限划分,是政府引导市场机制发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用的前提和关键所在。目前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很多地区在地方性法规中对其进行了规定。总结了我国各地法规对于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的规定模式,并对比分析不同模式的优劣势。研究发现:目前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在地方立法中的规定包括原则性规定、奖励一定比例权属份额、分类规定权属、赋予全部或部分权利、单位弃权后科研人员优先取得等5种模式,不同模式各有优劣;即便是同一种模式,在不同地区立法中也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对于各地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是从权属规则设计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国家政策。但现行《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对政策试点形成制约,弱化了政策实施力度。从法律视角廓清科技成果定义及类型,界定科研人员性质及范围,探寻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的政策目的,并对政策执行面临的法律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以意定优先为原则修订相关法律,以有利于科研人员的基准进行立法解释,并通过单位与科研人员事前协议、约定职务科技成果归属等路径,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依法赋予科研人员,从而解决法律规定与政策执行冲突,确保政策实施的法律正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