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丽江分会场在省政府昆明国际旅游节指挥部和丽江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全区旅游行业干部职工团结奋斗,连续作战,除积极参加主会场各项活动外,还举办了旨在配合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的“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表现在: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筹备工作卓有成效。2月18日,中共丽江地委办公室、丽江地区行署办公室向各县委、人民政府、地直各部、委、办、处、局下发了“关于成立’2000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组委会的通知”,成立了组委会。中共丽江地委段增庆书记任组委会名誉主任,…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01,(6):94-95
李锡理解我对于东巴文化既有浓厚兴趣又难以进入圈内的复杂心情,每逢遇上东巴文化活动,都关照我去参加.有一天,他驾车突然来找我,说“走,到长水“,不由分说把我拉到丽江古城西面马鞍山脚下的长水村.……  相似文献   

3.
和文福 《魅力中国》2013,(16):368-368
马帮文化是丽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虽然随着丽江公路网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原茶马古道线路基本弃用,马帮也从人们视野中逐渐消失,但马帮已作为一种文化,兼容并蓄在纳西文化中。融入到了纳西人生活里。  相似文献   

4.
殇“丽江”     
白郎  李丹 《中国西部》2008,(3):98-101
纳西人白郎是位作家。曾著有《月亮是丽江的夜莺》和《火焰与柔情之地》等多部人文地理专著。由于生于斯、长于斯。他对丽江的热爱已深入骨髓。2005年秋。当在外奔波多年的他回到丽江后。他却再也看不到那个属于他的丽江了。这座纳西古城的原有风味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已一点点消失,痛苦之余,他写就了这篇文章,为我们再次总结“丽江之失”提供了一个原住民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丽江人物     
2000年秋冬之交。初访丽江。 1997年 12月,丽江以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纳西传统文化体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在21世纪的变革中古城坚持着自己的风尚与习俗。没有汽车的古城.却随处可见穿着落后于时代的衣着的老人。他们与他们的后代;与日益增多的在此经商的外地人坚守着这座城在他们的行走和话语力量间.在那些老宅清新的炊烟中古城完成着不变的传承。 马锅头──赵即英,73岁,纳西族。 马锅头。丽江进藏马帮的领队。当年伴着铃声走向拉萨,直去加尔各答的丽江马帮。开辟了内地物资进藏远赴印度的又一通道…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东巴文化是至今世界上还没有衰落的一种古老文化。它的象形文字、宗教、经书、舞蹈、音乐,绘画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曾有一位美国学者来丽江考察丰富的植物资源,然而当他深入到玉龙雪山时,他竟然改变了主意。一个古老民族的神奇文化,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心灵,使这位远渡重洋的植物学家,在丽江呆了28年,并用一生的精力向世界介绍他迷恋的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真让人不可思议。 我们带着谜一样的困惑走进了东巴文化博物馆。这是一座仿古建筑,耀眼的琉璃瓦,传统的民居样式,令人一目了然。进入院中,各种文物景观便展  相似文献   

7.
“纳西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物质财富,丽江的文化和风光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4月16日,丽江市市长张祖林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虽然他不是土生土长的丽江人,但自从昆明来到丽江就任后,就亲自感受到了丽江确实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绚丽多彩的民族瑰宝。  相似文献   

8.
就这么出发了,带着一点点的神秘、一点点的期待、还有一点点的放纵。我逃出城市,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但,怎么也未科到我会对丽江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愫。丽江的风、丽江的雨、丽江的水、丽江的桥、丽江的纳西古乐、丽江的东巴文字、丽江的古朴凝重、丽江的委婉鬼魅、丽江的才子佳人、丽江的灯火阑珊……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9.
浓郁而独特的纳西民俗文化促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是丽江古城的灵魂。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纳西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文章探讨了两者关系,指出目前丽江古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结合特定民俗文化发展丽江古城旅游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东巴文化集纳西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纳西族古文化的主干部分。它在纳西族历史上传承的时间久远,既有文化典籍,如三大史诗传承悠久;又有民族文字,突破了“六书”造字方式。因此,东巴文化对纳西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民族精神等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含之 《魅力中国》2014,(3):330-330
本文通过“改土归流”后清代流官政府对丽江进行的一系列的根据中原模式的改造来分析中原文化入驻丽江带来的变化。明代时由于丽江处于“茶马古道”枢纽的特殊位置,中原文化的渗入只是通过贸易的方式。清代流官的进入丽江进行了中原文化的输入,从而带来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的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来到云南丽江,虽然旅游团没有安排参观木府,但我还是独自去了。参观后我不能不说,到丽江不看木府真是天大的遗憾。  丽江古城的历史与木姓土司是分不开的。木姓土司府简称木府,为丽江木氏土司衙署的俗称,有衙署区、生活区、花苑、祭祖区等,集纳西、白、藏、汉等民族建筑风格为一体,金碧辉煌,被誉为丽江古城的“大观园”、“博物院”、“紫禁城”。 纳西族首领木氏原本无姓,明洪武十五年,明军入滇,朱元璋为安抚笼络各少数民族领袖人物,遂钦赐木姓,从朱字减去一撇一横而来。在西南诸土司中,木氏土司以“土地广大,富冠诸土司…  相似文献   

13.
丽江,中国滇西北高原上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的重镇,如今是云南乃至全国新兴的国际旅游热区,人们向往的香格里拉。丽江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是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旅游资源以两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代表:即玉龙雪山、老君山、丽江古城、泸沽湖、金沙江、东巴文化、摩梭风情。生物资源在云南省占有重要位置,玉龙雪山和老君山是著名的植物宝库,永胜县的程海是我区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药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金沙江在丽江境内有615公里,落差高达890米,蕴藏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01,(6):95-96
近100年来,国内外东巴文化研究从未间断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纳西族、汉族和一大批国内外研究者,从民族学、文字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哲学和天文历法等多学科、多角度地研究并撰写了诸如&;lt;东巴文化论集&;gt;、&;lt;纳西象形文字谱&;gt;、&;lt;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gt;等一大批学术专著;建立了国际东巴文化学科,建成了东巴文化资料库,基本备齐了研究东巴文化的大型辞书,出版了一批东巴文化学科的代表作;&;lt;百卷纳西东巴古籍译著&;gt;的问世,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举行,国际纳西学研讨会的召开和国际纳西学学会的成立,更标志着东巴文化研究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八十高龄的老东巴和学文,住在云南丽江古城北端黑龙潭旁的东巴文化博物馆里。我曾几次到博物馆或在其他场合看他主持各种东巴仪式,除了听他念经之外,从来没有和他说过话。他总是显得庄严肃穆、神秘莫测,似乎是凡人无法接近的圣者。  相似文献   

16.
丽江森龙大酒店是云南森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三星级酒店,坐落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的丽江古城,拥有设备齐全的豪套、普套、标间243间(套),配有宴会厅、商务中心、大小会议室、保龄球馆、棋牌室、桑拿、美容美发等设施。在充满机遇与发展的1999年,森龙迎来了举国欢腾的五十周年大庆和本世纪末在国内举办的最后一次盛会——世博会以及中国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面对机遇与挑战,酒店在集团的领导以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接受了挑战,抓住了机遇,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过去的一年,是酒店全面进入自…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2001,(6):89-90
了解东巴文化,还得靠“向导“李锡,是他给了我一次次难得的机会,亲眼目睹各种东巴仪式.……  相似文献   

18.
丽江的变迁     
2005年9月22日,在云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云南省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被提请审议。这次审议,再度把甲已闻名遐迩的丽江推到了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丽江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丽江古城、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以及列入世界记忆遗产的纳西族东巴古籍以及传说中的香格里拉,正吸引着每年300多万的世界各地游人。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1月1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分析总结了“九五”期间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丽江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要求丽江要强化创新、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努力把丽江建成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胜地和云南省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会议期间,李嘉廷、牛绍尧、黄炳生等在丽江地县领导的陪同下,分别深入四县农村、厂矿、旅游景区、施工工地,对我区农业、旅游、生物资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调研,为制定丽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云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