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3年以后,随石油价格的上涨,巨额的石油资金集中到了产油国(其中以美元为最多,故通称“石油美元”),许多石油进口国的资金流转和国际收支发生了困难,急需把大量的支出资金吸收回来以平衡收支状况。通过各种渠道和采取各种方式从产油国将资金吸收回来,通常称为“石油美元的回流”。  相似文献   

2.
1985年12月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急剧下跌,由原来的每桶28美元跌到现在的15美元左右,降幅超过40%.油价的暴跌给各国经济,特别是给石油出口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我国是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是外汇的主要来源.多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受能源供应的制约.因此,在新形势下,石油出口与钢铁工业发展应当作必要的调整.一、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世界在遭受1973—1974年和1979—1980年两次石油危机后,国际石油价格扶摇直上.六十年代,石油价格维持在每桶1.8美元的水平上下.1973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把海湾原油标价提高70%,使  相似文献   

3.
分析2005年国际油价走势,必须考虑美伊战争的因素。美伊战争之前,由于欧佩克生产限额仍将维持,主要石油消费国库存偏低,加之恐怖事件、“战争溢价”以及石油运保费上升、投机活动增强的影响,国际油价仍将在高位运行。战争期间,由于存在伊拉克石油出口中断甚至更大范围供应中断的可能,国际油价可能继续攀升。战争结束之后,“战争溢价”将很快消失,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石油需求增长不振,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不断提高,石油供应量增加,欧佩克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市场形势,欧佩克内部的市场份额之争也将更趋激烈。因此,国际油价会由市场主导而下跌。下跌的幅度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的进度和欧佩克的产量控制情况。考虑到战争因素和季节需求状况,预计2005年国际油价大体保持在22~25美元/桶,基本上呈一季度最高、二季度下降、三至四季度微弱上扬的走势。  相似文献   

4.
从1998年底至2001年12月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走出了9.55美元/桶→35.30美元/桶→16.65美元/桶的冲高回落行情。“9.11”事件发生后,国际油价总体振荡下行。对油价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供求关系是油价走势的主导力量,国际政治、军事形势对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常常是能源市场的幕后操纵者,而欧佩克要想左右市场局势,必须有非欧佩克的合作与支持;不可忽视的因素还包括局部市场的严重失衡和投机者的炒作。2002年将是自1993年以来世界经济增幅最低的一年,预计第一、二季度世界石油需求量将比上年有所下降,下半年可望回升。美国在打击恐怖组织行动的同时,不能不考虑对世界石油供应可能产生的影响。欧佩克产油国为保护自身的利益、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将继续采取适当的石油政策,加强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合作,维持生产国和消费国均能接受的合理价位。在2002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际油价可能继续在20美元/桶左右维持大幅振荡的格局,随着下半年美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季节性需求的增加和市场技术面的逐步调整到位,国际油价将走出稳步向上的行情。  相似文献   

5.
国际信息     
《中国石化》2007,(10):86-86
2007年“普氏全球能源企业250强”揭晓;欧佩克同意将石油日产量提高5万桶;挪威石油公司参与俄罗斯天然气开发;缅甸年内将向泰国出售40亿美元天然气。  相似文献   

6.
国际收支结构的变化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世界贸易和国际收支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贸易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显著提高了。石油危机以前的1971年,这些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是:出口贸易额214亿美元,进口贸易额115亿美元,在世  相似文献   

7.
过去石油资金的运用方式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经常收支顺差额仅有61亿美元,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仅仅一年之间,1974年它的国际经常收支顺差额便一下子膨胀了10倍,达到595亿美元的规模。产油国匆匆忙忙地把这些资金存入了银行。中东地区原来是英国殖民地,因此它们在经济上和英国持有较密切的关系。此外,和中东地区石油生产关系较密切的国际石油大公司大部分是美国公司,因此中东地区在  相似文献   

8.
2007国际油价将围绕60美元上下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主要市场进入冬季需求增长期及欧佩克减产影响.近期可望继续延续60~65美元,桶的价格水平。欧佩克减产政策是支撑近期油价的主要因素.但受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趋缓、消费国库存增加、非欧佩克增产强劲等因素影响,市场基本面供需紧张的态势趋于好转,市场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余地增大,预计2007年总体油价低于2006年,基本围绕60美元上下波动。  相似文献   

9.
环球石化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参与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据香港一位分析人士透露,如果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决定参与中国西气东输工程项目建设,该项目的一期工程最早将于明年开工。资金充裕,油气勘探经验丰富的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将有助于加快中国西气东输项目的进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预计,到2004年新疆的天然气才能输送到上海,而不是以前预计的2003年。天然气将用于电力行业和石化行业生产。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在西气东输工程中注入资金,将推动该项目进程。总投资140亿美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所需资金远远超出今年一月份中国石…  相似文献   

10.
全球石油每5桶中就有3桶来自非欧佩克的产油国,而日前一些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供应状况不佳,这无疑成了油价高企另一助推力。更有观点认为,非欧佩克国家目前的产出已经触顶。巴克莱资本的分析师预计,今年非欧佩克国家石油日产量将下降4万桶。瑞士信贷预计,直至2012年甚至更久后的时间内,非欧佩克国家石油日产量将举步不前或下降。  相似文献   

11.
高油价:原因透视及走势前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虽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原油需求量增大,但是由于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继续增长,欧佩克的实际产量也比较大,所以国际市场石油供需总体基本平衡,不至于支撑持续的高油价。造成2003年底以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原因除经济增长因素外,主要有:美元贬值促使欧佩克减产保价;美国战略储备增加、消费国石油库存较低;个别区域和个别品种(美国汽油)的供需矛盾突出;(5)地缘政治不稳定形成“恐怖溢价;(6)“储量枯竭论”重新抬头引发恐惧心理;(7)投机基金的炒作加大了油价上涨的压力。2004年下半年,促使油价坚挺的因素将依然存在,主要是石油需求继续增加、伊拉克产量不确定性很大、其他产油国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等。但是某些因素可能发生逆转,特别是欧佩克国家增产、投机资金获利回吐和中国经济的降温,都可能促成国际石油价格回落。预计在经历了今年的高油价之后,2005年石油需求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总体看,2005年的油价将比2004年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12.
1994年世界石油市场的基本态势是:在石油需求量上升而欧佩克冻结其石油生产配额的情况下,石油市场仍供过于求,石油价格低位徘徊,欧佩克控制油价的能力进一步减弱,其原因主要是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的石油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的相继复苏和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世界尤其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量较有较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欧佩克已作出战略调整,将继续冻结其生产限额,而非欧佩克的增产幅度将  相似文献   

13.
从2004年至今,国际油价的一路“高烧”就几乎没有降过温。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指布伦特、WTI、迪拜、阿曼、米纳斯、塔皮斯等主要市场简单算术平均价格,下同)从2004年1、2月份的每桶约31美元,升到10月份的46.8美元,全年平均价格升幅比2003年上涨28.2%。进入2005年,国际油价更是涨势如虹,1月份平均价格在41.4美元,6月份已攀升到52.9美元,上半年累计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高达44.1%。最近,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一路飙升,8月10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1种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格突破每桶57美元历史高位,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经济制裁解除后石油市场趋势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安理会解除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无疑有助于伊拉克缓解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伊拉克的经济重建和石油工业重建,但同时,授权美英负责伊石油生产、销售和收入管理,将为伊拉克未来的经济自主乃至政治独立埋下隐患。随着战后伊拉克受损油田缓慢恢复生产,预计7月中旬伊拉克原油日产量将达到130万桶,其中75万桶用于出口。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市场的关注点已由战前担心石油供应中断转变为担心市场供应过剩。伊拉克石油出口对国际油价的影响至关重要。在伊拉克石油产量和出口可望稳步恢复的情况下,今后一两年石油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世界经济增长,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的政策倾向以及主要产油国的政局稳定情况,国际油价(以布伦特油为例)将会按照欧佩克的意愿保持在每桶22-28美元的“价格带”内,正常情况下会大体保持在每桶25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在美国威胁对伊拉克动武和欧佩克冬季冻结产量配额的支撑下,于9月下旬上涨到至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西方石油库存在三季度头两个月的反季节下降也助长了油价涨势。9月23日国际市场标准原油布伦特油价涨到每桶29.13美元,是12个月来的高点。而美国西德克萨斯原油(WTI)也涨破30美元,达到每桶30.71美元。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则涨破该组织22~28美元目标范围上限,为28.28美元。9月份布伦特油的平均价格从8月份的26.35美元涨到28.30美元,是自去年5月份以来最高的。四季度随着世界…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与世界石油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世界能源焦点,海湾地区是世界“油极”。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可能摆脱对海湾石油的依赖。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为美国石油进口主源地再度移向海湾创造必要的条件;是美国夺取海湾石油控制权的重要战略步骤。伊拉克战争以美国“倒萨控伊”而告终,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可预期的影响主要有三:首先,美国可以利用伊拉克石油冲击欧佩克油价调控机制,未来几年,国际原油价格有可能低于欧佩克调控机制每桶22美元的下限。其次,美国石油进口的主源地将再次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转移。第三,伊拉克北部石油出地中海的输油路线将有可能改道,更有利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完全控制伊拉克石油。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上半年世界石油市场依然脆弱。在世界石油需求不振、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继续执行共同减产协议的情况下,受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影响,市场始终担心石油供应会中断,所以2002年上半年国际油价相比去年下半年有所回升。2002年上半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指伦敦市场布伦特原油首月期货结算价,下同)为23.53美元/桶,相比去年同期则下降3.43美元/桶,下降幅度近13%。预计三季度油价将有所回落,四季度取暖用油高峰期油价则可能有所回升。下半年布伦特油平均价可能在24~26美元/桶之间。一、2002…  相似文献   

18.
供应等原因将2005年油价推到历史最高。石油供应链上下游能力吃紧以及美国飓风造成的开采和炼油设施的严重破坏,驱使油价在2005年8月底突破每桶70美元,欧佩克只得开足马力生产,以满足高油价下顽强增长的石油需求。2006年需求增长将比2005年加快,而2006年非欧佩克产量将显著增加、欧佩克产能将扩大,石油市场供应缓冲能力将提高,这可能会使过去3年来的油价强势在2006年开始减弱,但油价仍将维持高位。  相似文献   

19.
国际链接     
欧佩克呼吁:产油国应与石油消费国携手稳定市场,国际油价突破每桶70美元 再创历史新纪录,《经济学家》称对付高油价就要抑制消费,油价持续上升拉跌美国8月份消费信心指数,欧佩克预计2006年世界日均石油需求持续增长,俄罗斯受益高油价 提前向十国集团还债1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10月份9日 欧佩克秘书长苏布罗托说,到1995年为满足世界石油需求,欧佩克需投资1200亿美元来扩大石油生产能力,其中包括重建科威特和伊拉克石油生产设施所需的资金。12日 匈牙利发明扑灭油井大火新方法。技术人员将米格21型战斗机的两个发动机固定在一辆T-35型坦克上,这两个发动机开足马力后所产生的16吨推力,通过发动机尾部的4根排气管,将永或化学灭火粉剂喷向油井大火,可迅速将火焰扑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