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东莞东站为多方向车站,站场规模大、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繁忙,存在误操作进路信号的可能,CTC3.0系统的应用从设备层面保证了进路及信号的正确性。为更好地发挥CTC3.0系统的作用,在阐述东莞东站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东莞东站CTC3.0系统的应用实践,提出东莞东站CTC3.0系统应用优化,即:列车调车冲突检查优化、调车作业管理功能升级优化、站台助理值班员及客运作业终端设备增设等,从根本上杜绝因作业人员人工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风险,增强保障运输生产安全的能力,为CTC3.0系统的推广和使用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铁路列车运行的高密度和安全需要,对传统的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应进一步研究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控制系统的功能扩充和系统方案,增强系统安全性、可维护性。在阐述铁路接发列车作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CTC3.0的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控制系统技术方案,从主要设备功能与配置、基于CTC3.0的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控制系统主要功能2个方面分析系统功能,以减少甚至杜绝车站接发列车作业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止车站多方向接发列车错办进路,长沙北站开发了多方向接发列车防止错办进路系统.该系统结合车站微机联锁系统、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实现车站办理接发列车进路出现错办时的自动报警.在论述基本原理、系统性能、数据流程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实现手段进行了探索,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徐州枢纽位于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运输任务繁忙,枢纽设备虽经多次改造,能力仍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徐州北站客货列车进路布局不合理,产生客货列车接发相互干扰;专用线在正线衔接且无牵出线,占用正线调车;驼峰设备老化和徐州站咽喉能力紧张等问题。为此,提出相应的设备扩能改造和枢纽能力加强等措施,以适应有关线路电气化改造、旅客列车提速和货车牵引定数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德国柏林中央客运站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快轨和地铁于一体,日接发列车1300多列,是欧洲铁路网中重要的客运枢纽。柏林铁路枢纽的东西线和南北线在该站交汇,东西线方向设有2个独立的铁路车场,南北线方向设有1个共用的铁路车场,3个铁路车场均为贯通式布置。为提高车站接发车能力,该站主要办理通过列车,兼有部分始发终到列车。每个车场设置各有特点,列车作业组织紧凑有序,到发线利用率高。柏林站车场设置及作业方式可以作为大型铁路枢纽车站设计与作业组织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枢纽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多方向接发列车存在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列车运行图调整的影响、施工组织的影响、变更运行计划的影响、其他列车的影响等错办进路的原因,提出集宁站实行各工种间的卡控制度、邻站间的卡控制度等互控、联控卡控制度,细化施工措施、确认施工命令等施工细化卡控措施,盯控与卡控相结合等防止错办进路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扳道员准备进路过程中确认和汇报道岔开通位置完全基于人的主观判断,存在人因失误导致错办进路的安全隐患。在阐述无联锁线路上人工准备接发列车进路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将道岔开通位置进行编码,并在特定位置设置条形码,建立进路与道岔开通位置编码关联数据库,开发确认汇报系统。扳道员通过无线扫描条形码输入的方式确认汇报道岔开通位置,确保无联锁情况下接发列车进路的正确和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8.
神木北站的调车场和牵出线在站场的一侧,双线自动闭塞区段的机车转线和调车作业必须穿行车站咽喉区,对车站接发列车形成干扰,制约咽喉通过能力。为提高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结合神木北站既有设备条件,提出机待线与牵出线的设置改造,以实现必要时的共用,并对改造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普速铁路调度集中控制系统的运用已经成为我国铁路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分析我国普速铁路CTC运用里程、调度台分布情况、操作方式占比等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普速铁路CTC运用存在问题,提出普速铁路车站操作方式、普速铁路CTC的规范和完善及普速铁路CTC作业人员的适应性等运用方法,探讨普速铁路CTC运用优化对策,即:提升行车指挥和行车作业安全性,提升普速铁路运输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提高我国普速铁路运输的管理水平、运营效率、安全防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成网运营,点、线能力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多条线路汇集的咽喉区成为限制车站通过能力的主要瓶颈。同时,列车密集到发,车流高度集中,高峰时段列车进出站频繁,进路交叉干扰加剧,这些特征均对车站咽喉带来很大压力。因此,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从咽喉通过能力计算着手,阐述咽喉通过能力动、静态影响因素,以进路为研究对象、车站拓扑图为依托,结合牵引计算,提出了基于道岔分组的咽喉通过能力图解思想及步骤。最后,以西安北郑西场为实例,将既有列车到发顺序作为输入流,经图解模型,得到最优进路分配方案视作输出流,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相比于利用率法,图解法计算结果更准确,同时又能反映接发车进路所占用道岔组及时长。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与普速铁路有根本性差异,我国铁路企业查定高速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仍然沿袭普速铁路区段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通过对高铁站咽喉通过能力查定进行研究和建模,以全国旅客发送量最大的高速铁路车站广州南站为研究标本,对现行普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利用率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同时运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设备精准采集广州南站接发列车占用咽喉时间数据,实际查定和分析广州南站分车场分咽喉分方向的咽喉通过能力,并提出相关提高高速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措施,对我国高速铁路车站运输生产、站场设计和扩能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西宁铁路枢纽内兰新高速铁路至兰青铁路的互联互通,以及疏解客、货列车交叉干扰,对西宁铁路枢纽内西宁站和西宁货站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既有现状改建的限制性因素,以及西宁—成都铁路引入西宁铁路枢纽的情况下,提出西宁铁路枢纽兰新高速铁路至兰青铁路联络线的4个方案,即:动车运用所设置方案,上、下行联络线均接轨于西宁货站西咽喉方案,上行联络线接于西宁货站西端、下行联络线接于西宁货站东端方案,海东西站设置方案,经过方案的综合比选,最终采用上行联络线接于西宁货西端、下行联络线接于西宁货东端方案。通过此方案研究,为普速、高速场联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怀化铁路枢纽“两线一站”项目建设造成的运能紧张问题,分析怀化铁路枢纽内部各线路以及站所布局,计算关键站、线的运输通过能力和利用率,深入探讨怀化西编组站、怀化站及部分咽喉制约枢纽运输通过能力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设备升级、车流调整、径路优化等3个维度,提出优化怀化铁路枢纽运输组织的2个方案,即:渝怀、沪昆铁路7对普速旅客列车全部由怀化站调整到怀化南站营业;调整渝怀、沪昆铁路5对普速旅客列车由怀化站到怀化南办理客运业务。经过方案的综合比选,最终采用将渝怀、沪昆铁路7对普速旅客列车调整到怀化南站的营业方案。优化方案实施后,怀化铁路枢纽运输通过能力提高了22.6个百分点。优化方案体现了将普速列车调整到高速铁路线上运行的新思路,可为全国铁路枢纽运输能力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按照高铁站站场基本布局,将其抽象为站场网络图。基于动车组列车咽喉通过时间基本相同特点,将咽喉区网络简化为单品种流网络,据此计算咽喉占用时间并推算咽喉能力。按照动车组列车进出到发线通过咽喉区先后顺序以及到发线停留时间的不同,将动车组列车归类为多品种流,利用到发线区域形成的多品种流网络特点计算到发线接发能力。基于咽喉与咽喉、咽喉与到发线之间的关联制约关系以及行车进路生成规则,针对动车组列车车流进出到发线通过咽喉区先后顺序的不同状态进行网络图流预推,分别推算出高铁枢纽站站改前以及站改期间的多态理论通过能力。最后基于通过能力对比,对站改期间通过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咽喉的不同利用程度直接影响车站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方向编组站的特点,以重庆枢纽新建兴隆场编组站设计为例,提出从改进编组站交换场、编组场、到发场、机车走行线和机务段设置,调整编组站到、解、集、编、发系统功能分工,疏解车站两端咽喉联络线布局等方面入手,改善多方向编组站的设计配置,减少多方向车流在编组站接发列车、调车作业中的相互交叉干扰,有效提高编组站的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6.
济南铁路枢纽运输畅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济南铁路枢纽现状和规划概况,针对济南铁路枢纽存在的黄河桥能力不足;济南站咽喉能力紧张,客货列车交叉严重;济西编组站运输组织不畅;枢纽货运站布局亟待调整;枢纽客运站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济南铁路枢纽运输畅通的对策,即修建邯济铁路至胶济铁路联络线,修建北环线至济西站上行场联络线,修建北环联络线,重新布局济南铁路枢纽内货运站,修建济南东客运站并改建济南站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车站普遍存在能力利用不均衡、车站与区间能力不协调等问题,制约着车站的能力。在阐述高速铁路北京南站概况的基础上,从北京南站高速场的列车进路方案、列车间隔时间、咽喉通过能力、到发线通过能力、列车混跑能力等方面对高速场能力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北京南站高速场能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南站高速场咽喉能力是能力限制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升级车站设备、优化运输组织方案、优化列车运行图、提升作业效率等措施,有效提高北京南站高速场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客货共线铁路行车组织模式的基础上,从车务接发车人员、货物装载加固、车机联控、旅客列车列尾装置故障等方面分析调度集中客货共线铁路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提出实行客货列车分线行车,建设货车装载视频监视系统,提高货物装载加固质量,物理隔离高速、普速铁路并行地段,推广使用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加强列尾装置管理和维修等对策及建议,以降低或消除风险。  相似文献   

19.
尽端式站型常被选为大城市高速铁路车站的布局型式,与通过式站型相比,其站坪较短,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在列车到发方式上要求其接发车能力与区间通过能力相协调,以满足列车高密度的到发需求。在阐述车站布置型式的基础上,对到发线数量、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咽喉结构、接发列车的到发线占用时间等车站接发车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设置不同到发线数量、不同咽喉结构的站场,对不同间隔时分的车流方案进行仿真计算。研究表明,在站型设计中,应优先采用18号道岔的八字渡线型式布置;设置6条到发线加4条平行进路的方案最为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0.
在智能高速铁路系统中,CTC系统向车载ATO设备下达智能高速铁路ATO列车计划,实现对列车的自动控制,提高列车自动驾驶的准点率,降低列车运行能耗。分析智能高速铁路ATO列车计划的传输途径,明确ATO列车计划的数据类型。通过阐述前方车站判断、站车计划一致性保持2项智能高速铁路ATO列车计划传输关键技术,制订完整的ATO列车计划传输流程,分为计划生成、计划发送、计划更新、计划完成4部分。该智能高速铁路ATO列车计划传输方案已经实际应用于京张智能高速铁路系统中,经过实践检验,可以确保ATO列车计划内容发送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