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谷带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基本骨架的选择及城市空间发展格局适应性不同于集中型、放射型及散点型城市。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线网构架方案比较的基础上,以宝鸡市为例,通过对宝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多方案比选研究,结合城市客流特征、城市空间发展格局适应性、交通服务水平方面综合分析,河谷带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基本可以确定采用网格式骨架结构,该形态可以有效解决交通矛盾,并引导城市发展。宝鸡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研究案例,可以为其他河谷带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形态及最终格局的确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大中型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正在从"线路型"向"网络化"转变,为系统科学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水平,在图论的基础上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提出复杂性因子、平均换乘次数、线网效率等11个线网评价指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体系。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对其线网结构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处于良好状态,而且为真实反映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服务水平,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不仅需要将方法进行融合,同时需要考虑各站的实际客流量,进一步验证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成熟地区的发展历程,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划分为起步建设期、快速发展期和线网成熟期3个阶段.为筹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每一阶段的建设特征、运营管理及开发经营状况,采取不同的低成本、高效率融资模式.通过分析融资模式在国内的应用实践,提出西安地铁建设的融资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规模的研究中,首先确定了研究的主要原则,以及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合理规模的各种因素和测算方法。然后通过采用出行需求分析法和服务水平类比分析法,对交通需求、轨道交通负荷强度、线网密度、市区线网万人拥有率、市域线网万人拥有率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北京市区轨道交通采取中高密度的推荐线网规划规模。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集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的集成研究,对线网建设集成化管理的基础、线网集成状态、线网建设时序、线网建设费用集成化与工期集成化等问题进行探讨。从线网建设全过程考虑,只有基于资源共享的集成才能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过程的高效实施,减少盲目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线网的建设投资和减少运营成本,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问题中信息不完全和权重主观性强的问题,提出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综合决策方法。从线网结构、运营效果、社会效益、城市发展、建设实施5个方面构建线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方法,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法遴选最佳方案。最后,通过对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远景规划3个备选方案的评价分析,验证该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关系到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性、线路设施配置的科学性和线网服务的有效性,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及城市形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大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根据内江城市形态模式选择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区域对外依靠干线铁路及城际铁路,区域范围形成环状放射式的线网形态,引导城市由单中心集中式向多中心分散式的空间形态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各线路的建设时序将影响城市结构、经济、环境以及投资的公平性.为此,阐明了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集聚扩散效应,引出线路建设时序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为决定线网中线路的建设时序,提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并以南京地铁为例,分析其建设费用、运营费用和预期效益,得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费用曲线和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利用费用-效益理论比较各线路的综合效益,得出最急需修建的线路,以及线路建设的时序.  相似文献   

9.
从网络体系结构、线路走向、车站结构与功能规划等方面阐述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背景与特点,提出加强多模式轨道交通发展、关注支线与并行线路规划建设、加强换乘站一体化综合建设、加强车站人性化客运服务设施设计等建议,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形成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客运量呈阶梯式增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系统科学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水平,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方法。首先,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其次,通过证据理论,运用信任函数与似然函数,计算评价因素的水平赋值上下界,给出不确定性的合理范围,并通过证据融合原则,对多名专家评价结果进行融合,综合考虑评价结果。最后,以成都地铁线网规划为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证据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方法能够降低因人的判断偏差而引起的随机误差,较好地量化与融合不确定性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线网列车运行图协同编制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的核心问题,其编图质量直接影响系统服务水平。现有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多是针对单一线路,缺乏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适应性。通过分析国内外线网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功能特征,结合我国协同、智慧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理念,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成网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实际功能需求,并对数据管理、自动编图与调整、应急运行图编制、运行图协同接续优化、列车群运行仿真、线网运输计划评估以及乘客行程规划等关键功能进行设计,实现全网范围内各线路列车运行图的智能化编制、各线路间的运力协调和合理高效运输,有效满足运营单位与乘客的实际需求,为成网线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开发提供平台和工具。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合理步行区与交通区的分析,通过对城市区域划分及车站分类,不同区域、不同性质车站的平均接驳时间,交通方式、车站接驳方式构成的分析,车站加权平均接运距离与吸引范围折算系数的计算,估算不同区域车站合理吸引范围,根据各区域所适宜的线网形态,推算线网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铁路大规模建设和城市铁路枢纽改造,为充分利用铁路存量资产,在对成都铁路枢纽线路能力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提出改建铁路线路、对轨道交通线网进行补充、开行市域列车等措施。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线网运输能力4个方面,分析利用铁路枢纽存量资产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实现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15.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项目逐步投入运营,第二期建设规划于2021年获批,正是轨道交通系统由单线运营步入初期网络化运营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有效提升轨道网络整体运营效率以及线网客流效益,文章基于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实施评估,梳理后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从线网规划建设、周边用地开发、服务水平提升以及交通需求管理等方面提出客流效益提升策略,以期为佛山市轨道交通下一阶段规划、建设、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地铁一号线东延线是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一号线的市郊路段,是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量是评价其服务水平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数据和依据。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站客流量序列波动复杂的问题,构建基于EEMD-BP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短期预测模型,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日间分时进站客流序列进行模态分解,并对分解的分量进行筛选和识别,探究进站客流的日间波动影响因素,实现对短期客流的合理预测。以广州珠江新城站短期客流预测为例,验证该组合模型在提高客流预测方面具有有效性,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客流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论述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的概念和服务对象的基础上,梳理了城际轨道交通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关系,分析了城际轨道交通的速度层次,提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并以珠江三角洲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加以说明.针对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问题,提出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分级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功能定位的服务分级的核心思想。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功能定位,选择运量、旅行速度、站点密度、线网特征、行车密度5个指标对轨道交通服务进行分级,建立与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相匹配的轨道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20.
阐述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从建设施工范围、工程环境保护、运营安全范围3个方面分析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的影响因素.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的相关规定,提出线路走廊用地控制指标,以及高架区间和地下区间的用地控制规划示例.结合车站用地控制规划原则,探讨车站及附属设施用地控制规划,研究枢纽用地控制要求,提出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