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需求对于制订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方案至关重要。以旅客出行关心的直接费用、时间损失、疲劳恢复等因素构建计算模型,通过有效时间价值和低效时间价值将时间损失和疲劳恢复转化为直接费用,并对有效时间价值和低效时间价值进行不同取值,得到综合费用。结果表明,在1 500~3 000 km的范围内,随着时间价值的提高,旅客选择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的可能性逐渐缩小;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主要的服务客户应为时间价值在50元/h以下并且距离不宜超过2 400 km的客流;高速铁路夕发朝至"D"字头列车较"G"字头列车对旅客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客流的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少列单一开行模式的列车已难以满足旅客需求。从未来客流量增加的角度出发,针对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模式组合进行研究,从旅客始发终到满意度、时间惩罚成本和调度指挥组织难度3个方面,建立列车开行模式组合优化模型。以京广高速铁路为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当列车数量较少时,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选择等线模式运行,随着列车数量的增加,部分列车开始选择下既有线运行,为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客流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列车的开行模式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日常化开行的需求,在阐述列车开行方案现状、天窗设置现状、客流特征及需求分析、卧铺动车组运用现状等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开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天窗内各专业工作项目及天窗需求数量,论证车站隔日开设天窗的理论可行性,提出等天窗模式下的列车开行原则及保障条件,并以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运行时长为优化目标,以到发时间域、沿线车站到发线数量为约束条件,建立数学优化模型,最后以京广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开行需求为实例分析求得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列车任务、热备任务、检修任务及停留或回送任务等日间运用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列车在日间担当任务的不同,将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运用模式分为独立运用、套跑运用和热备运用3种模式。通过对3种模式的优缺点、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建议,为更好地协调车底运用计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周期天窗的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速铁路开设周期天窗的必要性,运用"斜率分析法",给出了在开设2 h检查天窗、且矩形天窗分段数分别为2、3、4时,上下行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数量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天窗分段数对夕发朝至列车"可行区域"的影响规律。最后,以京广高速铁路为例,计算结果表明,当采用"北京西—石家庄—长沙南—广州南"4个矩形天窗分段时,上下行夕发朝至列车数量可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正>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从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春运结束,铁路将在北京至广州、深圳间与上海至广州、深圳间,增开8对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车票自2014年12月20日起发售。随着长距离高铁列车不断增加,很多旅客提出了乘高铁夕发朝至的需求。开行高铁动卧列车是铁路着眼市场需求、创新高铁运营方式的一次具体实践,对充分利用高铁运力资源、满足旅客出行需要具有重要作用。高铁动卧列车分别安排在北京至广州、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从单一趋向多元,铁路客运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对铁路客运产品在速度、价格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铁路大提速运输市场份额提升和高速铁路列车客运量增长为切入点,分析列车速度与市场份额、旅客运量之间的关系,剖析高速铁路列车市场竞争力影响,构建Logit离散数学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探讨400km/h高速铁路列车运量预测,研究提出400km/h高速铁路列车可以扩大客流吸引范围,增加铁路客运量,提升高速铁路旅客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应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借助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基础,针对高速铁路旅客需求和感知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运用灰色关联度-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对成都东站、重庆西站,以及G2885和G2890次列车高速铁路旅客进行现场调研,基于调研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列车服务质量总体高于车站服务质量;相比于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基本需求和物质需求,提升服务等级和注重精神尊重是提升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努力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2年蓝烟双线竣工交付使用,烟台站客车整备线改造完成,客运能力提高。结合客流调查,建议增开烟台-广州、重庆2对客车;乌鲁木齐-济南列车延长到烟台;烟台-石家庄列车延长到太原;烟台-淄博列车延长到济南;夏委增开北京-烟台临客,“夕发朝至”列车增加卧铺车、空调车,增加莱西、桃村停车站。  相似文献   

10.
为增加高速铁路干线的输送能力,有效利用夜间线路能力,开行多样化运输产品,对高速铁路夜行列车的合理开行距离进行研究。以旅客的综合出行费用最小为目标,从直接费用、旅客时间损失费用和疲劳恢复时间费用3方面构建优化模型,采用定量分析法求解,分别对250km/h和300km/h的夜行列车、日间列车和航空客运产品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不同线路情况下高速铁路夜行列车的合理开行距离,为高速铁路夜行列车合理开行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速铁路动卧列车的开行状况剖析当前客流市场,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挖掘分析高速铁路客流市场趋势、客流市场成分、旅客倾向性选择,以及航空与高速铁路的旅客行程距离选择。在此基础上,从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席别分配、车票价格3个方面对其客运产品进行设计,提出节点换乘为主、直达为辅的运行方案,最后从宣传和体验、价格、促销、服务对高速铁路客运产品提出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高速铁路长运距条件下,旅客乘车疲劳度成为衡量旅行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旅客乘坐高速列车出行舒适度评价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疲劳度指标权重,结合旅客疲劳度影响因素评价值计算方法,从乘车时长、乘车空间、空气环境、物理因素、个性化服务5个层面构建长运距高速铁路旅客乘车疲劳度量化计算公式体系。以京沪和哈大高速铁路列车上旅客的疲劳度进行实例分析,得到影响长运距高速列车旅客疲劳度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得铁路客运产品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同时验证长运距高速列车旅客乘车疲劳度量化计算公式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市场需求,2000年铁路列车运行图继续进行了改革和大面积提速,对西部地区作了能力倾斜,调整了旅客列车等级和列车车次,增开了特快列车、夕发朝至列车、旅游专列、行包专列、五定班列和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列车重量也有提高,突出了品牌效应,扩大了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列车是为旅客提供的高质量运输产品,具有运行速度高、密度大等特点。然而随机出现的运行干扰会导致列车晚点,由于列车之间存在关联及安全间隔约束,晚点还会进一步扩大,扰乱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秩序,导致乘车旅客到达晚点,降低运输服务质量。在运行图中设置冗余时间,增加运行图弹性,是吸收列车晚点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网络模型,推算考虑冗余时间的列车晚点概率密度函数,以旅客到达晚点总时间期望值最小为目标,建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冗余时间布局优化模型,设计贪心算法,以京沪高速铁路北京南—济南西区段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求解得出的冗余时间布局能够较好降低旅客到达晚点总时间期望,对保障运输组织秩序,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旅客出行需求不断提高,需要同时考虑旅客出行时段选择与运输企业效益,来优化调整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针对一条拥挤的高速铁路客运走廊,分时段确定列车停站计划和开行频率,阐述影响旅客出行时段偏好的2个重要因素——吸引度与可达度,据此构建旅客出行阻抗函数,构建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是以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整数规划模型,用于确定列车停站方案;下层规划是一个用户平衡模型,用于计算客流在停站方案上的分配结果。根据模型特点设计启发式算法,并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和分析。研究表明,考虑旅客出行时段偏好优化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的方法,能更好地匹配旅客需求分布,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速铁路车站运输能力查定等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高速铁路运营实践,通过对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查定开展理论计算方法的研究,修正高速铁路运能查定利用率计算参数。以旅客发送量最大的广州南站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设备精准采集京广场和广珠场办理的终到入库列车、库出始发列车、中转列车、立折列车等4类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分析查定广州南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得到广州南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存在潜能、广州南站通过能力受限于咽喉通过能力的研究结论,为运能日益紧张的广州南站扩能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探讨客运专线在开设矩型天窗条件下,继续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的可行性。分析倾斜矩型天窗和垂直矩型天窗对行车的影响,并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研究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具体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需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高速铁路客运服务需求的内涵,分析了车站服务需求、列车服务需求和站前广场城市配套服务需求。针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特点,提出有效融合铁路客运服务流程、服务设施和IT支撑系统,为旅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层次化的信息服务;为客运人员实现服务业务的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为决策者制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票价和客票销售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高速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外高速铁路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旅客群体属性等,从路网规模、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客流结构等因素,分析高速铁路的客运需求特点。同时结合我国既有铁路客运特点,从客流细分、旅客支付能力和客流增长趋势等方面,对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客流需求特点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运输市场的需求灵活地调整票价,制定合理的票价体系,完善高速铁路票价机制,有利于发挥高速铁路运输的优势。选取宝兰客运专线票价的优化调整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客运市场旅客细分理论,将高速铁路不同旅客群体细分为商务型、公务型、通勤型、工学型、休闲型、潜在型旅客6大群体,基于客运市场旅客细分和高速铁路客运产品等级划分,构建高速铁路差异化定价多阶段双层规划模型,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实证分析宝兰客运专线票价调整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种类旅客的最优票价调整对策可以提升高速铁路运营的收益,同时更能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