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本文主要关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情况,探究"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吸引中国直接投资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在世界投资报告中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业绩指数构造了东道国吸收中国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并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之后探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哪些方面特质会影响其对中国投资的吸收情况,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国家竞争力指数各个维度指标作为衡量系统,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同时与美国同期投资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充分体现了中美两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马车",对外直接投资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化解我国过剩产能更是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渠道,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更是我国极为重视的一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2003年-2014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现状,并借鉴投资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东道国GDP、外资开放程度、法律制度、监管治理、政治的稳定性和腐败监管等因素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和"一带一路"沿线需求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位选择是企业OFDI战略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项投资的风险与成败。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质量因素等对一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制度质量、制度质量各分项指标以及母国与东道国制度质量距离等因素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东道国制度质量本身相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影响更大;不同维度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虽然有别,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同时具有低政治制度质量偏好和低法律制度质量偏好,而对高经济制度质量的偏好不显著;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本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偏好的影响力更大。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更为广阔的产业合作,并进一步推动"南-南"投资的发展,积极构建"南-南"合作组织、推动"南-南"合作机制形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对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上,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增长点。本文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选取了俄罗斯和泰国这两个国家,先整体上从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来分析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再分别对这两个国家不同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阶段我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属于资源导向型与市场导向型投资,这是由于当地具有丰富的矿产、能源资源;对泰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了橡胶制品、农产品、矿物质加工、陶瓷纺织、金属制品、机械设备领域,属于资源导向型投资。未来我国对俄罗斯和泰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需要综合考虑多重动因机制下带来的投资机遇与潜在风险,拓宽投资范围,合理利用当地的优惠政策,引导我国产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5.
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是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一环。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异质性特征和空间关联,本文运用2005—2015年中国对沿线48个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在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国效应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证实了第三国效应的三种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第三国市场潜力和第三国不可测因素的显著影响。此外,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但这些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影响有所差异,劳动力成本过高是阻碍中国在沿线高收入国家开展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低收入国家的直接投资则更关注自然资源获得成本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已同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对中国与沿线国家意义深远。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运用2007—2016年中国对沿线70个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实证检验OFDI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并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OFDI促进中国产业升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2007—2015年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东道国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东道国资源禀赋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其投资的主要因素;其他变量技术禀赋、政治稳定性以及与东道国的距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子样本的检验中,子样本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存在差异,而且子样本的实证结果也各不相同,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借助对外的产业布局,对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产业布局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一带一路"沿线45国2003~2014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出口经验能否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结果显示,出口经验显著提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公共治理、能源禀赋和地理区位与出口经验交互项的实证结果还显示,出口经验对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随着东道国治理水平提升而提高,对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的作用显著低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而能源禀赋并未直接或间接通过出口经验对直接投资产生作用。这些研究结论说明,企业在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倾向于通过建立出口学习曲线并依此进行直接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一带一路"辐射国家和地区展开投资贸易合作,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运用CGE模型构建社会核算矩阵,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自由贸易情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成自由贸易区后,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GDP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均将有不同程度提高;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贸易平衡趋于稳定而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福利、贸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并结合自由贸易情境分析结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进行了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本需求较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相对于压力情境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同时侧面反映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经济差异性和劳动力市场互补性等有利条件,中越跨境劳务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但同时存在着跨境劳动力市场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信息不对称、跨境劳务培训体系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产业支撑不足及跨境劳务合作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想进一步推进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必须在加快中越跨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步伐、完善中越跨境劳务合作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中越跨境劳务培训体系、打造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区域生产网络支撑带、建立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协调管理机制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项目会直接对上海相关产业产生影响.另外,“一带一路”圈定的18个地区和相关60多个国家会通过政府政策和共同建设进行经济上的融合,这会间接推动上海整体的发展进程.旅游业可以作为先导产业,通过构建合理的低碳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旅游结构性增长,丰富旅游目的地信息和完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等措施保证旅游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助力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为中国自贸区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有效突破发达国家贸易封锁,并使自贸区发展辐射其他地区,不断推进中国自贸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2年~2015年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流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两国贸易依存度并构建引力模型,同时对中土贸易发展现状和双边贸易潜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测算双边贸易潜力值.结果表明,研究样本期间,中土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双边贸易依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影响双边贸易潜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成本、关税水平和资源禀赋等;中土贸易潜力值波动明显,贸易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赞 《价格月刊》2016,(1):38-4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林产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但以加工贸易和货物贸易为主的格局导致中国林产品贸易仍然处于全球林产品贸易价值链低端,且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后继乏力问题.在分析“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林产品贸易发展的机遇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是一个具有复杂背景和丰富内涵的伟大倡议。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和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也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期待与过去相比更趋多样化,要求我们深化体制改革与加快对外开放。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坚持"对接"、"共建"、"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的原则,切实应对复杂的挑战与风险,努力抓住新的机遇和取得务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外贸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水平,首先构建对外贸易与物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8年广东省两产业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除2016—2018年外,2000—2015年广东省外贸业相比物流业发展更加有序,且两产业已达到一定程度的耦合效果,但目前的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仅为勉强协调阶段.应借"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完善外贸物流体系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以加快转型升级等,以期促进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并有效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重要贸易伙伴,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02年~2015年两国农产品贸易数据,对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增大,贸易商品较为集中,产品互补性突出,俄罗斯对中国市场更加依赖.同时运用CMS模型对贸易增长因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农产品增长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市场引致需求效应,结构调整滞后,相对竞争优势不强;俄罗斯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三种效应为正,但受宏观经济的制约,内部结构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9.
袁堂钢 《价格月刊》2016,(11):75-79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已大约投入1400亿美元.学界对“一带一路”战略意义有了充分的讨论,但对其在对外商贸往来中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利用国家统计局2004年~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对促进东北工业基地的复兴和提升西部大开发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绿色饭店"与提供"六小件"并不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斌 《商业研究》2004,(20):125-127
随着绿色饭店标准的出台与实施,社会各界对于饭店提供的“六小件”存在着很大争议,从对绿色饭店的内涵和特征的分析来看,二并不矛盾。绿色饭店所体现的是一个全新的经营理念,其目的是引导社会公众的节约和环保意识,倡导“再循环”、“再利用”的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