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使用CPEII-BACI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构成的2000—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面板数据,对外部市场需求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环境绩效的效果及作用机理展开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市场需求增加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污染物排放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这主要源于外需上升引起了企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投入强度的扩大,而绿色创新效应的影响不明显,但外需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结构“清洁化”发展,这有利于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除此之外,外需扩大对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和以发展中经济体为主要出口对象的企业的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负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推动高水平开放和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污染排放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会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提高企业末端治理能力和企业管理效率是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企业污染排放的降低效应在高污染强度行业中的表现更为突出,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和高能源消耗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共聚水平较高地区的减排效应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不仅有利于推动行业内低污染排放强度企业进入和高污染排放强度企业退出的动态更替,还有助于实现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创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能源投入结构优化。未来政府需要合理制定并实施阶梯性的服务业开放政策,优化地区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空间布局,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嵌入融合,赋能制造业绿色生产和绿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重新抬头并趋于增强,这对中国企业出口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尤其是非关税壁垒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蓝色贸易壁垒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三大主要贸易障碍。外贸企业必须对这三大贸易壁垒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加强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才有可能突破壁垒,在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获得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苏玉腾 《经济论坛》2022,(12):56-68
基于数字金融和中国工业企业与污染的合并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环境绩效;第二,在东部地区、南方地区与沿海地区,以及资本密集型行业,数字金融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第三,数字金融是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完善数字金融发展体系,推动数字金融转型升级;二是实行地区差异化的数字金融扶持政策;三是创新数字金融服务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强数字金融的监管力度;五是推动企业绿色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陈登科 《经济研究》2020,55(12):98-114
贸易与环境是新时期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十九大报告将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列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污染防治列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然而对于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现有文献还存在较大争议,且基于微观数据考察二者关系的文献非常之匮乏。鉴于此,本文将中国企业污染这一独特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行业关税税率数据合并,借助中国加入WTO准自然实验考察了贸易壁垒下降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贸易壁垒下降显著降低了企业主要污染物SO2排放强度。机制分析表明,企业SO2排放强度下降主要是由于企业污染排放下降而非产出上升;企业污染排放下降主要由企业生产过程更加清洁而非污染排放末端处理;煤炭使用强度下降是贸易壁垒下降导致SO2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机制;在贸易壁垒变化影响企业污染排放的技术效应中,有偏技术进步而非中性技术进步占据主导地位。本文研究结论意味着,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可以通过经典文献识别的经济增长机制,还能够通过改善环境增进中国社会福利。这为新时期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与环境恶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以环保标准为支撑的绿色贸易壁垒逐渐发展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体.本文综合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制造业产业安全进行系统测度与评价,讨论贸易协定的设计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业绩效及产业安全的影响.基于2002-2019年中国制造业13类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从产业发展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以及产业控制力等维度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于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由于环境规制的社会效益与企业短期经济效益的抵消作用,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了制造业产业发展并且降低了产业对外依存度.其次,绿色贸易壁垒客观上提高了外资进入的环境约束,减少了外资规模,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研究》2018,(3):157-170
简政放权改革是否可以释放增长红利,是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2001—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2006年开始的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审批权下放的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出口退税管理制度的简政放权改革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退(免)税审批权下放对企业出口绩效产生了显著而稳健的改善作用,使得企业出口额增加约12%、产品质量提升约7%,产品价格下降约6%,且这种改善作用基本上不存在时滞,并具有持续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公共权力委托—代理失灵越轻的地区,审批权下放的改善作用越大;从企业所有制类型看,审批权下放主要改善了非国有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出口绩效;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审批权下放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资金约束作用于出口绩效。以上发现对于认识当前简政放权改革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虹 《现代财经》2006,26(2):46-50
根据我国加入WTO协定,我国将逐步履行承诺,到2006年底执行完全入世承诺。“入世后过渡期”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深远。在传统贸易壁垒作用日益减弱的今天,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等新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减少以至于消除新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必须尽快与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相衔接。而大力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积极申请绿色认证,推行绿色管理,建立和完善绿色政策和法规正是我国出口企业突破新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以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将网络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探讨投资者关注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绿色创新绩效,体现在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上,资产规模、杠杆率、股权集中度对绿色创新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通过融资约束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绿色创新绩效,同时环境规制是有效的调节变量,投资者关注与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提升。从关注属性维度看,投资者负面关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非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相较于高污染企业,投资者关注对非高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促进出口转型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经之路,创新和制度是这一路径中的关键因素。文本以资源基础理论、产业基础理论和制度基础理论为依据,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创新、制度与企业出口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其次,构建了基于多层次线性回归的出口绩效模型,并利用2011—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间出口绩效的差异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地区差异造成的,而地区间制度环境的差异是构成地区间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2)创新对企业出口绩效有正向影响,即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来提高出口绩效。(3)制度对创新与出口绩效之间正向关系的调节是负向的,即制度与创新在对企业出口绩效的提升中存在着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1.
宋芃 《时代经贸》2009,(5):63-65
绿色贸易壁垒既是世界各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手段,同时又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形式,给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很大影响:从短期看,它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构成严峻挑战;从长期看,它又给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农产品贸易要获得长是发展,就必须通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来打破绿色贸易壁垒。本文将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避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迫于全球能源危机和国内雾霾污染的巨大压力,如何通过绿色投资以改善环境污染是当前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2008—2017年中国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Probit模型考察了绿色投资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增加绿色投资能够显著改善其环境绩效,而环境规制有利于企业增加绿色投资。调节效应表明,环境规制、专利创新对绿色投资与环境绩效的积极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媒体报道的正面倾向性则会减弱绿色投资对环境绩效的积极作用,但政府补贴和研发投入对绿色投资提升环境绩效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文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提升企业环境绩效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融资约束程度弱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谢琦 《经济师》2011,(1):67-67,69
蓝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型国际贸易壁垒,其核心是SA8000标准。此标准的推行将对中国出口企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中国出口企业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快企业转型,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并建立蓝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以提高中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杜两省  马雯 《当代财经》2022,(10):115-125
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鲜有文献从微观的视角深入探究企业使用机器人对出口升级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匹配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数据,以企业机器人进口作为代理变量,研究了机器人的使用对出口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显著促进了以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的企业出口升级,在替换度量指标、更换不同维度样本以及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结论仍然稳健。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机器人的使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在本土企业、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行业和竞争程度低的行业更为明显。影响机制分析显示,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率,降低可变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促进出口升级。  相似文献   

15.
吕越  张昊天 《财经研究》2021,47(9):4-18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内容之一.20世纪末以来,基于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而形成的市场分割现象,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掣肘绿色发展的进程,而实现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打破市场分割是加快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必要体制支撑.基于此,文章通过构建市场分割影响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理论框架,并且利用2000-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企业绿色发展数据库的合并微观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分割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通过消除地区市场分割现象会有效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这一作用会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配置效应三个传导渠道得以实现,并且在考虑一系列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稳健.(2)市场分割对于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即市场分割对于民营企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中部地区企业的影响相对更大.(3)在引入合理的政绩考核指标和环境规制后,企业排污决策受市场分割的影响将显著降低.因此,持续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加强环境立法规制、建立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将有助于构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绿色发展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以及各国寻求利益的驱动等因素将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越发推进,绿色贸易壁垒环境下,各国间的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随之升级,不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与各国间经济的竞争局势.创新企业文化是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并践行企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完善企业制度文化,可以让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具优势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绿色贸易壁垒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地跨越有关纺织服装行业的绿色贸易壁垒,己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寻求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和妥善解决贸易纠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2-2020年六大高耗能行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实施对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的绿色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从影响差异性来看,绿色信贷对国有高耗能企业绿色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对不同行业大类高耗能企业绿色绩效均有正向影响但无显著差异,对绿色产业企业绿色绩效存在激励作用。基于此,需要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水平,实施差别化金融政策,以推动高耗能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GMM估计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影响效应存在巨大差别,FDI提高了工业废水排放,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港澳台投资和外国投资的质量和行业分布差异。港澳台投资具有负面的环境绩效,而外国投资对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具有改善作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统计分析不同行业的外商资本金构成情况,发现不同来源的FDI在行业间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FDI的质量和行业分布差异,导致FDI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论文为学者们关于FDI对中国环境影响的争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也对中国的引资政策和环境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政策能通过减少资源消耗浪费、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但也可能会因此加剧规制成本压力或受困于技术复杂性而挫败企业治污积极性。为此,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和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循环经济试点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以分析其到底是企业污染治理中的“助推器”还是“绊脚石”。研究发现:循环经济试点政策实施后,实验组的污染物排放量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循环经济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环境绩效。这一结论在采用替换被解释变量、删除同期政策干扰、控制行业时间趋势、随机抽取实验组的安慰剂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地,循环经济政策实施有利于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加强末端处理和提升技术开发能力,进而推动企业环境绩效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循环经济政策的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超大型城市的企业以及上游服务业外资开放度高的行业的企业样本中更为突出。在“双碳”目标下,本文从循环经济的新视角拓展了环境规制政策效果评估的理论研究,并为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擘画“美丽中国”蓝图提供了靶向发力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