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的回顾是为了延续,经验的总结是为了将来. 多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紧抓生物医药产业这一爆发力强大的“潜力股”,积极构建一条高端人才集聚、创新企业“扎根”的产业链,从而将生物医药产业这股动力“传导”至区域转型升级的核心,为整个区域的创新发展增添新活力.  相似文献   

2.
李少育 《珠江经济》2007,192(8):54-60
产业链的区段化和全球扩散带来IC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和集聚。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典型的IC设计产业发展中,前者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规模,但后者的企业与整机产业、本土产业链衔接紧密,企业发展较快、效益较好。在产业升级过程,二者虽然技术均有所进步,但与国际先进企业差距拉大,竞争力较弱,仍被锁定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企业自主创新和国家产业政策向高端环节的转移是该产业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中美脱钩、新冠疫情冲击等新形势下,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备受各界关注。但目前学界对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的研究大多使用定性方法研究其动因、趋势等,缺乏对重构影响的定量分析。量化分析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的效应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其带来的影响。文章利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的经济效应进行反事实模拟分析,并进行稳健性分析。文章量化分析中国中低端产业向东盟十国转移、日本和韩国高端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影响,以及中国承担产业转入与转出双重角色时的综合效应,分析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通过上下游产业关联带来的产业层面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出的影响远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中国承接日韩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自身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拉动作用有限;东盟十国承接中国产业的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受益相对较大,其他国家受益相对较小,因产业转移而获得较大受益的国家能够有效抵御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产业关联放大了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是长三角区域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举措。但在推进这种转换的实践中,仍存在主观认识有偏差、受现有产业的结构性制约、推进工作"一刀切"、高端要素支撑不足以及产业链与创新链未能有效融合等问题。因此,必须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聚焦"新产业形态塑造、新资源要素支撑、新市场主体培育"的基本方略,努力推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从长三角三省一市区域层面统筹整合各类制造业发展基地和平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政策链的相互贯通,探索出一条具有长三角区域特色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从低端向中高端升级迈进,是支撑大国经济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力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要求制造业更加聚焦目前面临的困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个性化多样性新需求、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稳定性、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为发展目标.以创新驱动为根本,营造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环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时期,中国要实现经济的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就依然要解决好工业的高质量发展问题。要做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就仍需抓住企业变革这个产业系统的基础环节。政府的战略引导、金融支持和创新服务,这些发展中大国不可或缺的政策举措,终将要靠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构成创新的合力。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表明,现阶段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还在于企业实行适合于自身技术和经营特点的融合式创新。观察与研究安川电机百年成长过程中4个转型时期的变革轨迹,就有可能使我们对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获得与以往不一样的认识,并且在寻找切合企业实际的融合式创新方式上获得鲜活的启示或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产业链创新,是企业群体创新,即构成产业链的企业群通过互动及需求激励或供给激励,先后或共同推出存在上下游关系或配合关系的新商品或商品组合。研究产业链创新对中国提高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庆与世界》2012,(10):7-7
维护核心利益,推动对外合作,离不开制造业的坚实支撑。"中国制造"攀登全球产业链高端,关键在于激发创新动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制造业是国家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国国力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主要靠的就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国将来要稳稳站立在世界舞台的中央,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国际金融危机从反面再次显示出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不断脱离制造业的虚拟经济"虚火",是酿成危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欧洲人终于意识到,德国能够在风暴中挺立不倒,所依靠的正是“德国制造”。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科创+产业+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创新联动机制,建设“制造业共享创新中心”,建设研发与创新服务一体化的“智能制造创新港”,打造常州版营商环境等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文章围绕“加快建设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这个总目标,打造全方位、立体式产业链生态链,通过分产业分地区的差异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常武地区在长三角价值链中的位势,为长三角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相似文献   

10.
《江苏科技信息》2019,(35):7-11
基于对太仓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相关企业的调研与数据分析,文章简要论述了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及太仓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状,提出了太仓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出了不足之处的创新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产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企业和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等突出问题。促进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使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占据国际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势在必行。本文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实现与有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密切相关,最为重要的是精准认识和判断中国维持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现有产业优势升级、潜在产业优势培育和提升等。中国现有产业优势升级和潜在产业优势培育与强化的重大风险具体表现在四大方面:现有产业优势加速弱化、潜在产业优势提升滞后的风险,现有产业优势升级和潜在产业优势自主突破的自然周期被大大压缩的风险,培育和促进现有和潜在产业优势政策着力点的偏差风险,中国部分产业政策偏离甚至背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风险。把握中国现有和潜在产业优势的新领域新赛道机会,应实现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领域全面自主突破、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重点自主突破、关键科学检验仪器和设备领域重点自主突破以及掌握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部门深度融合的自主创新的新领域新赛道机会。  相似文献   

13.
桂林国家高新区是一个在世界旅游名城建设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近二十年的创新发展,桂林国家高新区在发展高端制造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三大产业集群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两条特色产业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今,桂林国家高新区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一个区域,成为广西、桂林最强劲的新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4.
黄磊 《首都经济》2011,(1):27-27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技术高端、处于价值链高端与位于产业链核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定生产能力和产业规模。根据初步估算,到201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近6000亿元,在同期全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中占比不足10%。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未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进入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5.
桂林国家高新区是一个在世界旅游名城建设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近二十年的创新发展,桂林国家高新区在发展高端制造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三大产业集群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两条特色产业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今,桂林国家高新区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一个区域,成为广西、桂林最强劲的新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天津定位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积极推进三地产业链融合,是助推天津先进制造业越级提升的重要手段。但三地产业链融合虽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产业结构不均衡,多集中于产业链中下游,先进制造业服务化、现代化水平不高,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不明显,跨区域产业链融合效果不佳等问题仍较为严重。要以加速落实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推进京津冀三地产业链融合,深入推动天津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升级为目标,通过优化京津冀先进制造业协同系统架构,完善产业链发展体系;精准对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转移,激活先进制造产业链内生动力;转变企业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提升;推进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加速三地产业的协作与融合;促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产业链融合,优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配套工程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加速人才链建设,为先进制造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提供支撑等途径来加速实现三地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历经20年的建设与发展,桂林国家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主导产业集群,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两个特色产业集群,即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三个产业集群已形成了配套完整的产业链,为同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培育新材料、新能源、  相似文献   

18.
贺俊 《改革》2021,(2):81-89
制造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牵引。中国制造强国建设包含战略先导产业的技术和市场领先、极端压力情形下的制造业运行安全以及高强度创新驱动发展三个维度。其中,实现战略先导产业领先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其战略要点是在构建全球技术共同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中国市场需求的独特性重新定义根技术和主导设计,为推动全球新兴技术突破贡献中国力量;产业链安全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基础,其战略要点是根据“底线安全”原则培育基于次代技术的完整产业链,加快构建高效的产业链安全管理体系;高强度的创新驱动发展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前提,其战略要点是构建“创新友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推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竞争范式实现激励相容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是江苏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以数控机床、机器人和3D打印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正朝着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装备制造技术的融合与集成不断深入。加快制造业从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变,必将引领未来江苏制造业的高端转型(中国制造2025)和创新发展。文章以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为例,从智能制造产业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江苏省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科技创新对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和已取得的成效,同时提出增强科技创新对智能制造产业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战略新兴产业点亮产业升级新实践。天安门向南50公里,一座历经十年发展的古安产业新城,近期又有全新动作。5月17日,固安肽谷生命科学园—举行了开园及签约仪式。该园将通过与生物医药产业链上的先进企业和机构合作,整合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要素,建立孵化加速体系,构筑完整的生物医药研发生态,从而实现以孵化平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当地整体产业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