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张颐武  CFP 《中关村》2008,(4):98-99
最近看到大前研一的一个访谈录,他在讨论中国的现状的时候向中国人提出了一些警醒,值得我们关切。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严重过剩在中国,时下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流动性过剩从国际收支角度看,似乎是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推动的.但从另外一面看.是储蓄率过高。因此要降低流动性水平,相当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降低储蓄率,启动内需。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如果能够大量增加优质金融资产的供给.就能够实现有效降低储蓄率的目的.同时达到减少流动性过剩压力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流动性过剩问题,促成了发展直接融资和调整居民资产结构的机会。这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张颐武 《中关村》2014,(11):96-97
时势造英雄,因缘际会,中国在那个历史时刻选择了邓小平;英雄造时势,邓小平无愧于中国和时代的选择。最近,电视剧《转折时代的邓小平》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切。人们通过这部电视剧重新回顾了八十年代邓小平的功绩,也重新认识了中国三十多年发展的深刻的意义和价值。这其实既是对于过去的重温,也是对于未来的期望。从今天历史所到达的"点"上"回溯"邓小平为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我们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他所开创的道路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也能够被人们所理解。  相似文献   

4.
张颐武  CFP 《中关村》2008,(6):54-55
汶川的震灾引发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关切,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行动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当下的关键的主题。灾难的中心也成了世界关切和关怀的中心。救灾仍在展开,前方仍然情势严峻,而人们的心也随着媒体的报道而起伏,在为救灾尽到自己的力量,在深深地关切面对困难的人们,在伤悼逝者,祈福生者。  相似文献   

5.
张颐武  CFP 《中关村》2006,(8):104-106
最近“,底层”问题成了文学讨论的热点。虽然这一讨论还没有引发广泛的社会关切,但它显然是一个与当下社会焦点有密切关联的议题。文学界开始探讨底层被损害的困局,期望底层的命运被改变,尤其是尝试用文学创作和理论关注底层生活,反映底层现状。这些探讨和思考都有相当的意义,也显示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有些作品,如曹征路的《那儿》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切和思考。“底层文学”从来没有被忽视现在有关“底层文学”的思考多停留在对这种文学意义的强调上。对于《那儿》这样作品的分析也在强调该作品关切底层的重要性。最近我们看到的是对“…  相似文献   

6.
张颐武 《中关村》2005,(11):106-108
每到十月,中国的媒体、出版业都开始关切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归属。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英国戏剧家品特,总算让我们松了一口气。因为此公不像前几年的几位那么陌生,在八十年代大家追捧荒诞派戏剧的时候,品特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我们对于他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我还是可以发现,这里有一个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在八十年代介绍和吸收外国文学的潮流过去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曾经强烈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写作的当代外国文学创作受到的关注愈来愈少,和批评理论研究的引进与借用相反,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无论在一般读者中间还是在中国作家中都开始减弱。如品特这样的剧作家,  相似文献   

7.
王宏甲  张勇 《中关村》2005,(6):108-109
近读经济日报出版社新出的《转型中国》,可以清晰地读见思索中的先进性。这是一部访谈录,访谈的对象是我国当代一批顶级学者,记者杨林林是多年来采访了诸多经济学家、多领域学者和省部级领导人的资深记者。访谈录主要记述了中国20世纪发展进步最大的25年来经济理论突破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张颐武 《中关村》2004,(9):36-37
二十年前,一个来自上海的天才少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没有跳出理想的高度,黯然地离开了赛场;但今天的雅典,一个同样来自上海的天才少年却第一个达到了终点,冲到了世界尽头。二十年前,一个来自科学院的研究员第一次走上了中关村的街头,用一个小生意的铺面开始了一个地方的新的命运。他也黯然地离开了这个地方,回归泥土;但今天,这个叫做中关村的地方已经成了中国“和平崛起”时代的未来的象征。这两件事在讲述一个共同的梦想。当年开始的道路今天已经有了一个让人欣慰的结果。尽管未来还需要无限的努力。但这两件事可以象征一个国家和他的人民的…  相似文献   

9.
李政 《中关村》2005,(3):40-40
说实话,记者是用一种情感驱动自己的文字储备的。这种情感的激发者,就是胡包钢。而胡包钢的激发“工具”是他作为学者的责任感和历史感。即使不知道胡的学者身份,但听到他担忧中国普遍缺乏创造力,应当在教育上进行人才创造性心理的改变时,也会让人产生一种尊敬。最主要的是,他找到了提高中国人创造能力的“秘密武器”,这就更使记者产生无限憧憬。于是才有一个春天某一上午的对话,巧合的是,找到这个“秘密武器”也是一个春天,那是2001年的春天。而今,2005年这个并不十分温暖的春日,胡包钢教授和记者分享着这个“秘密武器”。由于“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0.
《信息产业报道》2003,(4):18-21
微软鲍尔默上任以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在25年内重塑微软。“对于这样的市场,中国必须成为计划的一个重点。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微软公司在这里进行研发和开发的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他说。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对于微软的意义。为了配合微软的中国化,去年6月CEO鲍尔默亲自出马。一到北京,就与中国计划委员会签署了一个超过62亿人民币的框架协议。今年2月,微软领袖盖茨也亲临北京,同样这次财大气粗的微软也按中国这个礼仪之帮的风俗,携来了厚礼——“开放源代码”。也许我们还无法预测微软此次“开放源代码”将会对中国的软件业、中国国家信息安全、Linux发展和微软在中国市场格局到底带来哪些影响,但我们从微软的近期的各种行为中,至少看到了一种姿态,一种要带入中国,一种要全面每时介入中国的软件业的姿态,微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08,(10):56-57
比尔·盖茨是王志东心灵神龛里的偶像,在王志东的人生中,比尔·盖茨一直是他前进的动力。在这一力量的推动下,这个曾经的东莞少年,为中国的IT天空发射了许多的星星——中文之星、BDWin、RichWin、竞开协同之星,还有新浪网,这些星星丰富与完美了中国IT的天空。为此,王志东本人也成了一颗受人瞩目的明星。  相似文献   

12.
商人赵本山     
李琳 《中关村》2006,(4):68-71
在福布斯中文版评出的2005年中国名人榜中,赵本山以年收入1300万元人民币的身价榜上有名,在100位中国文体界名人中排名第14位。这一结果使人们疑惑仅凭赵本山为人所熟知的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王”的身份以及一年出一部小品的速度,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达到年收入逾千万这一令人咋舌的数字的。于是,赵本山作为商人的一面渐渐浮出水面,为世人所关注。原来,在小品艺术家和影视剧演员两种身份之外,赵本山还一直是一个经营有方的成功商人。他运营着数个“二人转”剧场,在东北地区的知名度相当高,几乎每个剧院都天天爆满;在沈阳,他有自己的艺术学校;他有自己的影视公司,有自己的制作班底,每年都要投拍影视剧;去年,他又曾经入主辽足,出任辽足俱乐部的董事长……这一切,都让赵本山的身份越来越复杂和扑朔迷离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赵本山的商海历程,解密一个你所不了解的赵本山。  相似文献   

13.
他在十一个月里,将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带向盈利,并将公司市值整整翻了20多倍;在四个月里,将公司带上了NASDAQ舞台,写下了“无线娱乐第一股”的辉煌;在一年里,将公司规模从原来的70人扩展到今天的500多人,而这个数字还在每日递增;他是第一批将“短信”带到中国的人,又最先提出了“无线娱乐第五媒体”的概念。他就是杨镭。  相似文献   

14.
微软鲍尔默上任以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25年内重塑微软。“对于这样的市场,中国必须成为计划的一个重点。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微软公司在这里进行研发和开发的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他说。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对于微软的意义。为了配合微软的中国化,去年6月CEO鲍尔默亲自出马。  相似文献   

15.
李政  曾颖 《中关村》2004,(11):15-19
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在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成绩解决不了问题,量变在促成质变。中国需要一个解决方案,需要一个能够保证经济与社会良性发展的一个路径,使得经济社会有一个整体的跃迁。总部经济和总部基地的出现,第一次在理论与实践上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所有的经济、科技、文化,甚至政治元素都会在这个理论框架中得到整合梳理。对于中国而言,这个重要性是显在的。正因为如此,总部经济一出现便红遍大江南北;正因为此,总部经济的根据地、发源地和基地——总部基地的实践备受中外瞩目,既有商界的瞩目,也有政界、理论界的关注。总部基地会为中国带来什么?这种区域经济板块的搭建模式所通向的未来又将是什么?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会用他的激情告诉你——那是梦想和明天。无论如何,许为平勾勒了总部基地的蓝图,而这蓝图不仅仅是描绘他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明星 《中关村》2014,(4):50-52
中国从“世界制造”迈向“世界智造”的路径中少不了智库的参与,智库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当下,中国智库的发展现状如何?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下,中国智库又将如何联动创新和升级?这是一系列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智库是国家的软实力当前,世界出现了一些新的态势,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这是谈论智库建设的一个好时机。  相似文献   

17.
马文良 《中关村》2016,(4):22-27
雷军要做一个推动国货崛起的"工匠",在中国迎来创业最好年代的当下,希望更多的"小米"发扬"工匠精神",制造出打动人心的"新国货",重新定义"中国制造",讲好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一本《硅谷之火》成为雷军萌生创业梦想的源泉,那一年,他18岁。这本书讲述了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等一群人创办苹果电脑公司并改变世界的故事。"乔布斯说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因为  相似文献   

18.
李政 《中关村》2004,(1):15-19
古巴的卡斯特罗在参观深圳一家著名的IT企业时,忽然转身对江泽民说,中国一定要搞好农业。卡翁的话不是凭空而发,以中国年粮食消费量(约5亿吨)的巨大数字,如果粮食发生严重短缺,在大量进口之际,会抬升国际粮价,这对古巴这样的粮食进口国而言几乎是致命的。显然,中国的农业问题不仅是自家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仅是对国民负责,也是在对国际负责。因此,中国的“责任”怎样才能“尽”到?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政策,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诉诸企业行为可能更有利于政治与政策层面问题的解决。在此前提下,作为一个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制度、团队与农业科技产业建设的大北农,正在从古老的中国农村深处解放与释放着巨大的潜力。它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使大北农成为一个集企业与学校、工作与生活为一体的“小社会”,这个“小小社会”对于探索新型的现代中国农村很具有启发性,加上大北农的几何级数发展,让人们对它抱有一种期望。而这期望的一个负载者,就是大北农的老总、人称“中关村农民”的博士邵根伙。  相似文献   

19.
王德禄 《中关村》2013,(10):85-85
2013年6月26日,"《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访谈录》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访谈录》收录于《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中。因为整理这本书,我对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的命运十分关心。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开设以来,共有22位中科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此奖。其中50年代回国的留美科学家有7位,占总数的31.8%。他们平均获奖年龄为89岁。这些50年代归国的留美科学家为国家奉献了约40载。  相似文献   

20.
通用软件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而国内通用软件业的兴衰又和微软是息息相关的。自1994年微软进入中国,Windows的流行直接带动了0ffice的市场需求。那一时期中国的很多软件公司因此消失了。然而微软在中国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他很快就看到它所垄断的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利润可言的盗版市场。于是他不得不走上了一条在打击盗版中自毁形象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