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以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国为全球合作发展与治理开出的一剂中国药方。文章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合作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该战略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产业、企业类型及投资方式,并探索性地指出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的潜在风险,以期对其规避提出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对外援助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还发现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对援助有效性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中国对外援助的有效性受到其收入水平的影响,援助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但对低收入国家的影响则不显著。此外,'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劳动投入、资本投入、资源禀赋、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水平及腐败程度也会显著影响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将对外援助与贸易促进相结合的经贸合作方式被以欧盟为主的西方国家视为"新殖民主义",但欧盟作为非洲国家的前宗主国,援助与贸易是其保持在非洲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中欧对非援助的贸易效应是否存在本质不同?为回答此问题,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和欧盟对非洲30个国家的援助数据建立引力模型,以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中国和欧盟对非援助贸易效应的表现有所不同,但双方的对非援助均有贸易方面的考虑,援助的贸易促进动机并非中国所独有的特点,也不是中国对非援助的唯一动机,"新殖民主义"的论调无从谈起。尽管如此,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有必要积极探索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的新模式,加强与欧盟国家在非洲的合作,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额显著增长。但沿线多为投资风险较高的发展中国家,致使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更多的风险。然而我国相关现行立法并不健全,且多数双边投资协定因签订时间早也已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国内和国际相关法律规则,为我国企业资本走出去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快速增长,而中国对该地区进行投资能否顺利实现国内去产能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待验证。本文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第一,关于对外直接投资是否能促进母国产业结构升级,学术界观点并不一致;第二,关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影响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文献较少,未来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7.
近期,伴随着一带一路计划的深入发展,使得我国和周围国家进行对外投资的合作过程中,难免会有冲突问题的发生。因此,基于这种情况下,我国和周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合作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如何在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保证对外的投资水平、又能在数量上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如何更好地做到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等问题,尤其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将以我国对外投资法的现状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9.
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大部分企业为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开始注重对外投资。然而,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进而导致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概述"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投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存在的投资环境风险、货币金融风险以及投资方式风险,并针对这些投资风险,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以希望为有效防范投资风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受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风险变幻无穷,国际投资在一个充满风险的环境中进行,尤其是对外直接投资,由于其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企业面对的风险更为突出。学者们对其风险的研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外源性、内生性和过程性风险,但本文基于当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宏观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思想,李克强总理也表达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在"十三五"期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契合"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实现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新的机遇之窗。以此为契机,本文阐述基于此构想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主要介绍了与亚洲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充分梳理国内外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一个基于围绕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来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影响的框架,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向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进行投资所带来的贸易效应分析,并由此引出外向型直接投资对拉动经济作用。本文利用2004年-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流量与直接投资的截面数据进行引力模型的回归测算。实证检验了样本GDP、样本国与中国之间的距离、两国是否属于同一个贸易集团以及外向型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样本国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被投资国家的GDP越高,意味着该国的市场就越大、进口能力越强;被投资国于中国距离越短,意味着运输成本就越低,则中国外向型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贸易所带来的正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13.
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马车",对外直接投资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化解我国过剩产能更是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渠道,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更是我国极为重视的一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2003年-2014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现状,并借鉴投资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东道国GDP、外资开放程度、法律制度、监管治理、政治的稳定性和腐败监管等因素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和"一带一路"沿线需求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国对俄投资量大,双方经济互补,且在投资领域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中国对俄投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政策、中国对外投资的国内立法、中俄双边条约和俄罗斯外商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都可以为中国对外投资者在俄罗斯的投资活动提供指引和支持。但由于两国政治经济的差异,中国对俄投资仍然面临俄罗斯法律环境不稳定、税收复杂繁冗、投资模式以及环境保护等法律风险,较高的投资壁垒易使中国投资者遭受严重损失。因此,中国对俄投资需要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投资权益,规避或者降低法律风险,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顺利开展对俄投资合作,提升经济实力,促进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对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上,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增长点。本文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选取了俄罗斯和泰国这两个国家,先整体上从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来分析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再分别对这两个国家不同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阶段我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属于资源导向型与市场导向型投资,这是由于当地具有丰富的矿产、能源资源;对泰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了橡胶制品、农产品、矿物质加工、陶瓷纺织、金属制品、机械设备领域,属于资源导向型投资。未来我国对俄罗斯和泰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需要综合考虑多重动因机制下带来的投资机遇与潜在风险,拓宽投资范围,合理利用当地的优惠政策,引导我国产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今天,中国对外投资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传统的基于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因此,全球对外投资急需寻找新的动力。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逐渐形成了我国所倡导的对外投资新模式,这种模式追求投资国与被投资国互利共赢,是一种开发优先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李琛 《北方经贸》2024,(3):50-53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自2015年起,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现,中国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因此,在“走出去”的号召下,选择投资地点是关键。在投资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需求、东道国的资源禀赋、市场规模、制度环境等因素,对我国的投资地点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在投资地点选择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从母国文化助推视角,本文考察了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2004-2014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区位选择Logit模型进行研究发现:第一,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孔子学院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降低中国与东道国文化距离的负面影响;第三,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在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孔子学院还通过影响留学生来华学习,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0.
张宇 《商》2014,(47):238-23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在美国亚洲策略的重重压力之下,中国也采取了加强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的对外经济合作。针对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局势,以习近平主席为领导的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开辟两大经济带,通过加大“基建”对外投资的方式来加强与广大睦邻国家的经济合作,变以往被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为主动出击,加强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外需。转移国内产业产能过剩状况。文章运用计量实证分析法,分析基于“对外工程承包”投资“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预测“一带一路”战略未采的经济效应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