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湖北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背景,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县级财政支出竞争策略的变化。在县级财政支出空间相关性检验基础上,实证分析发现湖北省县级财政支出竞争存在明显的策略互动行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使财政支出总量和农业支出上的策略互补程度提高,而教育、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支出上的策略互补程度减弱。这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并未改变政府长期"重投资、轻公共服务和民生"的支出导向。  相似文献   

2.
《财贸研究》2020,(4):52-62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农户创业与农村贫困减缓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农户创业减贫效应的短期和长期表现,识别不同行为主体创业行为的减贫效果差异,并给出了农户创业实现贫困减缓的前置条件。研究表明:农户创业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存在时间不一致性,农户创业的减贫效应集中于短期,但由于贫困主体禀赋难以与创业的要素和技能需求形成有效匹配,由之带来的贫困农户创业风险增强了贫困脆弱性;农户创业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的组间异质性,非贫困户创业行为创业绩效更好,减贫溢出效应显著,该结论解释了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差别授信信贷政策的户贷企用和套利现象,鼓励创业扶贫的政策措施应思考扶持谁创业更有助于长期减贫的问题。此外,受教育程度、信贷支持和家庭结构是实现创业减贫的重要前置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采用1990-2004年我国25个省份面板数据,分地区对影响我国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农村道路、通讯、水利等公共事业发展,农户耕地规模,农户投资能力等对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投资有显著影响;分析期间,农村道路、水利事业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水利、通讯事业的发展对中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通讯事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走访恩施市300户村民,从教育投资观念、家庭收支状况、子女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发现,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和投资结构逐步改变,但是地区差异性显著且教育支出已成为农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应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解决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困境。  相似文献   

5.
对农村的人均基础的教育支出、农业的基本建设的支出、人均的财政卫生的支出与支援农业生产的支出等等的变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县乡政府的财政支出可以产生较高的农业生产的效率.但是其功能的覆盖面仍然比较窄,对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没有明显的反应,同时还缺乏一个个性的公共服务.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县乡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的效率,就必须对财政支农支出制定一个配套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反映农户的教育投资,用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反映农户的健康投资,用农村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反映农户的迁移投资,从而构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评价体系,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来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收入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投资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以湖北为例,通过对各农业投资主体的投资现状和农民收入现状的动态分析;以及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相关分析,进而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各投资主体的农业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指出在各农业投资主体中,农户的投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分别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贷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增加农业投资,促进农民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教育支出比重与财政教育支出比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对于我国农村居民教育支出比重与国家财政教育支出比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均将导致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占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并且长期下降幅度比短期下降幅度要大。建议增加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发挥其"挤出效应",减轻居民教育负担,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教育消费公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1981~2018年宏观经济数据,构建了一个包括家庭借贷约束与政府支出冲击的真实商业周期模型.在该模型中,本文将政府支出作为外生随机冲击变量,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以考察我国财政支出的效应、家庭借贷约束的敏感性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研究发现:第一,调整财政支出冲击参数的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和消费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产出效应强于挤出效应;第二,调整借贷约束参数的结果显示,家庭部门受到的借贷约束越强,财政支出冲击对有效消费和债务水平的正向影响会越弱,即越倾向于降低家庭杠杆率.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政府财政支出应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减少对私人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政府应给予家庭和企业部门相对较强的借贷约束,同时配合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避免触发"债务-通缩"风险而陷入蓬齐博弈.  相似文献   

10.
《财贸研究》2020,(5):66-76
基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定量分析中国居民代际贫困的动态传递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代际贫困的风险概率及财政支出政策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贫困代际传递概率始终高于落入贫困和脱离贫困的概率,并呈现出"贫者愈贫"的演进路径;父辈与子辈贫困代际传递风险整体较高,同时父子(女)间传递风险高于母子(女)间传递风险;财政文教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一定积极作用,基本建设支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行政管理支出反而加剧了贫困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方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新疆地方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主要指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得出:在新疆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方面,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农政策性贷款、农业科技三项费的投资效益最佳。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教育支出的冲击及财政政策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收入已成为农户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并有力地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但是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户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不利于农村居民长期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教育财政政策设计上,现阶段农村公共教育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财政支出结构是造成劳动力转移抑制农户教育投资的根本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逐步转型,财政的经济建设功能逐步下降,特别是政府直接进行社会投资活动的规模和力度不断下降。经济建设支出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时磊 《财贸研究》2010,21(4):62-67,74
利用苏北农村家庭数据,检验政府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是否会因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证结果表明,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家庭消费支出,但对农民家庭教育支出和生产支出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意味着,在现有条件下,对农民家庭而言,家庭收入用于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的边际福利意义小于消费支出,农民家庭没有教育投资激励。农民家庭教育投资激励不足,可能是由于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所致,而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则是由一系列问题造成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教育回报率,提高农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方霞  益智 《财经论丛》2015,(8):18-26
由美国的次级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各国经济都遭受重创,当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政府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从理论层面阐述政府支出结构等因素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演化机制,并对2003-2012年浙江省58个县域政府支出结构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私人投资、就业人数、政府各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静态回归结果看,私人投资、全社会就业人口和政府各项支出对经济增长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无论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中消费性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效应都大于教育事业性支出和科学事业支出,教育事业性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效应大于科学事业支出,短期则反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财政正向民生财政转变。基于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两者之间的理论关系,本文运用2000-2012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的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除个别省份外,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在西部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绝大多数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依据实证,本文认为地方政府需要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和优化各自的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反哺”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增长模型的扩展研究表明,具有反哺意义的国家财政支出对农业增长有积极作用,并对农户的公共支出产生引致效果。实证研究显示,具有反哺意义的国家财政支出对我国农业增长有积极作用,但是与农户的公共支出之间形成了不合理的替代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支农财政政策的缺陷。因此,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应该有别于基于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基于功能财政思想的相机抉择和短期调控,而扶持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8.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具有显著地外部正效应,它对预防社会人群疾病流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提高社会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将地方的财政收入、地方的人口数、地方医疗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以及地方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作为地方财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依据2015统计年鉴中各项研究指标的数据,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这几个因素与地方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关系,检验它们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影响是否显著。最后进行计量分析检验,证实了地方的财政收入、地方的人口数和医疗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有显著正相关影响。最后也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2011-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对产业生态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地方财政支出和产业生态化水平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杜宾模型(SDM)的实证结果表明:(1)人均财政支出在整体上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在区域内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节能环保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三者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科学技术支出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在区域内,各项结构性支出的溢出效应在方向和程度上又各不相同.可见,由于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和区域的差异性特征的存在,相邻省域的财政支出对本辖区的产业生态化水平具有不同方向、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此,本文从“构建区域横向财政合作体系”“构建质量为导向政绩考核体系”“立足自身要素禀赋实际”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国涛 《财贸研究》2007,18(2):19-24
地理区位、农户特征是决定贫困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宁夏西海固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72个观察村的720个农户资料为样本数据,按照地理区位和农户特征为标志对贫困指标进行分解研究,以观察贫困人口分布状况,分析贫困机理,从微观上制定具体的扶贫措施。研究发现,地理区位和农户特征决定了农户贫困规模和程度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确定西海固农村扶贫开发对象和重点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