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塘淤积是限制鱼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引发鱼类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淤泥中存在许多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在水质环境恶化时,易大量滋生蔓延,导致鱼类疾病的暴发和流行。特别是养殖多年的老鱼塘、死水塘、漏水塘和塘底淤泥过厚的池塘要利用寒冬空闲的时间,抽干池水,  相似文献   

2.
寒冬季节,气温明显下降,时而出现冰冻天气。而鱼类正处于越冬期。为了确保鱼类安全越冬,提醒各地水产养殖户应积极做好寒冬期的管理。 一、加强池塘的清淤消毒工作 池塘淤积是限制鱼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引发鱼类疾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养殖多年的老鱼塘、死水塘、漏水塘和塘底淤泥过厚的池塘,要利用冬季空闲时间,抽干池水,经太阳曝晒和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加高加固塘埂,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及敌百虫等药物彻底杀菌消毒。  相似文献   

3.
1.改造。利用冬闲时节进行池塘改造,小塘改大塘,浅水塘改深水塘。经过改造,能增加池塘的容水量,改善池塘环境。条件较好的池塘也要进行整修,放干池水,经过太阳暴晒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  相似文献   

4.
一要改造池塘。利用冬闲时节进行池塘改造,小塘改大塘、浅水塘改深水塘。经过改造,既能增加池塘的容水量,也改善了池塘的环境。条件较好的池塘也要进行整修,放干池水,经过太阳暴晒后挖去过厚(保留20cm左右)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  相似文献   

5.
<正>一、鱼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对小塘、浅塘、死水塘、漏水塘进行改造,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  相似文献   

6.
<正>一、鱼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对小塘、浅塘、死水塘、漏水塘进行改造,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二、鱼塘消毒。养殖池塘经过一年的养  相似文献   

7.
冬季应做好哪几件事才能为来年的成鱼高产提供有利的条件呢?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搞好池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进行池塘改造,小塘改大塘,浅水塘改深水塘。经过改造,既能增加池塘的容水量,也改善了池塘环境。条件较好的池塘也要进行整修,放干池水,经过太阳曝晒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  相似文献   

8.
<正>1、鱼池"五改"。"小塘"改"大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浅水塘"改"深水塘","漏水塘"改"保水塘","抢险塘"改"防洪塘"。整修池塘先放水,曝晒后除去过多淤泥,只保留15-20cm厚的淤泥,铲除杂草,疏通渠道,加高池埂。2、清塘消毒。池塘留水深10cm,首先亩用生石灰90kg或含氯30%的漂  相似文献   

9.
<正> 一、泛塘的原因 1、投饲和施肥不当:精养,为提高产量,盲目超量投饲和施肥,以致水质过肥,发生泛塘死鱼。 2、自然条件差,放养量过大:浅水塘或自然条件很差,但为求高产仍大量放养鱼种和过量投饲施肥,以致水质过肥,发生泛塘死鱼。 3、池底淤泥过深:精养鱼池长期不清除淤泥,塘底淤泥厚达一米以上,以致水质恶化发生泛塘死鱼。 4、水质老化:池中长期不加新水,以致水质肥而老化,微囊藻和枝角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遇天气不好时,很容易发生泛塘死鱼。 5、水体污染:有的养鱼池,水体被污染,水质恶化,也易发生中毒死鱼或泛塘死鱼。  相似文献   

10.
<正>1.抓池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进行池塘改造,小塘改大塘,浅水塘改深水塘。经过改造,既能增加池塘的溶水量,又改善了池塘环境。条件较好的池塘也要进行整修,放干池水,经过太阳曝晒后挖去过厚(保留20cm左右)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  相似文献   

11.
<正> “冬至”至“立春”,是淡水鱼种放养的“黄金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气温低,水质比较稳定,鱼种体质坚实,鳞片紧密,拉网、运送、投放不易受伤,能提前适应周围新的环境条件,有利开春后迅速生长。冬季放养鱼种,必须把好以下“十关”。 一、鱼塘改造关。利用冬闲时节对小塘、浅塘、死水塘、漏水塘进行改造,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  相似文献   

12.
<正> 冬季放养鱼种,由于气温低,鱼类活动量小,成活率高,鱼种壮,鱼鳞紧,适应能力强,又是鱼种性腺发育早期,操作时鱼体不易受伤。因而,“冬至”至“立春”是冬季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冬放鱼种前,务必进行小塘改大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浅水塘改深水塘的改造工作。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冰冻后,挖去多余的淤泥,仅留淤泥15—20厘米厚,并铲净杂草,加固塘埂。  相似文献   

13.
怎样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设高标鱼池。 建池时应做到高标准高起点,要努力实现当年开发,当年放养,当年见效。标准鱼池宜大,宜深,要活水,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进排水渠道畅通,最好能自灌自排;机电设备齐全,主要是提水、增氧、饲料加工机械和用电设备齐全;鱼种和成鱼池配套,目的是实现鱼种自给,提高成活率,以便节省投入。对不符合标准的池塘实行“五改”:小塘改大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浅水塘改深水塘;漏水塘改保水塘;抢险塘改防洪塘。每年要定期修整,清除杂草淤泥,并经过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4.
经过几年的池塘养殖,池底淤泥会越积越严重,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坑塘本来就不够,致使许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就会恶化,养殖效率也会降低,因此在生产中我们提倡改浅塘为深水塘。在生产过程中,受资金、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及时整修的浅水池塘,  相似文献   

15.
<正>一、淤泥的危害淤泥的组成比较复杂,包括空气中的灰尘、池埂垮塌的泥土等无机成分和死亡的藻类、鱼虾尸体、残饵、粪便等有机成分。根据这些年的经验,精养鱼塘的积淤厚度一般以每年5~10厘米的速度在递增。淤泥过厚,会对水产养殖带来以下危害: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适合的养殖池塘。养殖黄颡鱼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10亩,水深1.5m左右,不宜使用淤泥过厚的老化池塘。池塘及其周围不能有污染存在,水源水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养鲤是近年来推广的鱼类精养模式的一种,是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鲤鱼喜欢在水质清新、爽嫩的池塘中生活,因此要取得高密度养鲤的成功,关键是要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搞好水质管理。1、保持池底淤泥的适当厚度。池底淤泥层不宜过厚,因鲤鱼在生长过程中最喜欢翻掘底层淤泥,如果淤泥太厚,淤泥中的大量有机物和有害物质会随鲤鱼翻掘而进入水中,从而会引起水质恶化。实践证明,养鲤池塘的淤泥厚度以25cm~30cm为好。2、常用生石灰调节池水酸碱度。生石灰属碱性物质,用于池塘既可杀灭池中的有害病菌,又可缓冲池水酸碱度的变化幅度。高密度养鲤…  相似文献   

18.
<正>1.开春池塘如何准备?抓紧改塘、清塘和肥塘。①池塘"五改":小塘改大塘(面积10亩左右),浅水塘改深水塘(水深2m以上),死水改活水(能排能灌),深淤泥改浅淤泥(留10cm左右厚淤泥),低窄池埂改高宽池埂(不渗漏,雨期不被漫没)。②清塘消毒:放养前10天,留水深10cm,每亩用生石灰100kg全池泼洒消毒。③施肥肥塘:消毒3天后,用80目筛娟过滤注水深1m左右,每亩施发酵的粪肥300~500kg培水,使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30cm。  相似文献   

19.
<正>1池址选择养殖池位于自家房屋后面,面积1.2亩,系建房时取土的土坑加之附近的零星小水塘改造而成,东西走向,池深约在1.6m,池底平坦无杂物,淤泥厚15cm左右,进排水方便。在池内种植水草,夏季在池子上方搭建遮荫棚,种植丝瓜等植物。2网箱设置网箱选用网质好、网条紧的聚乙烯无结节网片,网目大小为0.8cm,网箱规  相似文献   

20.
<正>池塘是鱼类和天然饵料生活栖息及生长的场所,也是各类病原体的贮藏场所。鱼池淤泥在养殖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适宜厚度的淤泥对池塘养殖是有益的,淤泥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适合有益微生物与藻类的生长繁殖,有利于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养殖鱼类生长。但是,淤泥过厚容易使水质恶化,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因为过多的有机物会不断消耗水中的溶氧,造成下层水呈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