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魏然 《港口经济》2007,(12):46-48
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国家"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问题意见》,明确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并将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标志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全面落实这一战略部署,按照中共天津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津党发[2005]18号),编制本纲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回顾了2011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2012年的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2011年,滨海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十大战役"向纵深推进,"十大改革"全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谐社会建设有序推进,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提升到新水平。2012年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是:继续推进"十大战役",巩固扩大功能区建设成果;加快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全力抓好大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引进与辐射并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突出循环低碳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深化"十大改革",推动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国家战略定位下滨海新区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港口经济》2009,(2):16-18
一、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国家“十一五”规划把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列为实施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滨海新区被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肩负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滨海新区产业发展承担着两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在今年4月13日的头版头条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报道发了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全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着--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引起了中外很大反响.《港口经济》杂志为这篇评论员文章大声叫好.这篇评论员文章,对"十一五"中国港口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在本期卷前转载:  相似文献   

6.
《天津经济》2015,(3):85
在在当前形势下,为更好地服务天津经济发展,本刊将特别重视和优先采用下述方面的高质量稿件: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举措以及区域协同如何破除利益藩篱;2.天津自贸区如何与"一带一路"战略积极结合;3.高水平实施四清一绿行动,加强PM2.5防治的举措,构建美丽天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研究滨海新区发展、港口转型升级;5.天津市如何具体推进城镇化建设;6.有效地促进节能减排,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低碳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正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紧紧抓住探索建设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机遇,加快推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验,努力形成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开放环境。这也是当前天津滨海新区转型发展和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抓手。本文就加快提高滨海新区贸易便利化水平谈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一、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是贸易便利化的终极目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国际通用的贸易便利化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要将滨海新区建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窗口",由滨海新区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下发《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部署,对滨海新区提出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要求,使之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天津滨海新区设立的初衷是在天津市东部地区新建一个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面向新世纪的高度开放的现代化经济新区.但随着我国区域战略布局的进一步展开,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已超出了其原有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滨海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初现端倪.天津滨海新区要抓住这个发展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和所在区域的比较优势,打造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通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因此,科学制定滨海新区的发展战略,发挥滨海新区的潜力,推动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带动天津市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挥滨海新区龙头作用推动环渤海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不但为滨海新区和天津市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性机遇,而且也将对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做大做强滨海新区,克服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体制性障碍,延长新区产业链,将有利于滨海新区尽快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并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心商务商业区作为城市综合性经济活动的中枢和经济功能的重要载体,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扩散效应,能够产生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塘沽城区内建设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是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中心商务商业区作为滨海新区重要的经济功能区之一,将成为滨海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和标志区,规划建设好这一区域是塘沽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一、滨海新区的优势 (一)滨海新区的产业基础优势 滨海新区的产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现已形成15大门类、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滨海新区已落户一百多家,快速发展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正在形成产业聚集.产业的聚集和专业化导致滨海新区的第二产业目前主要沿海岸线、津塘公路和海河两岸布局,形成了以塘沽城区为中心的"十字形"工业集中带.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于滨海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对滨海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滨海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由天津的城市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由天津的最大经济增长点进而成为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未来十五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滨海新区将继广东深圳、上海浦东之后,成为我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带动环渤海地区乃至北方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规划,天津滨海新区被明确定义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屈指算来《,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下发整整一年了。从表面上看,滨海新区并没有立即出现“渔村变都市”的颠覆性改变,没有四处开工的热闹场面。与过去实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相比,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更多的是要依靠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用新思路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用新举措拓展各个领域内的创新和发展。这也是中央给予天津滨海新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唯其如此,天津一直在苦练“内功”。开发开放,天赐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经过审慎论证的《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经批复后,天津——这艘巨轮就将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6年,是"三步走"战略扎实推进、滨海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全面启动和"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大滨海新区:京津冀空间发展前沿的"第二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滨海新区的概念和范围 20年前,天津跳出中心城区看天津,确定了"工业东移"的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成为天津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20年后的今天,天津滨海新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跳出天津看天津,大滨海新区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带动更大区域发展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完整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科学体系的大背景下,国务院下发了20号文件,把建设天津滨海新区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对于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赋予了新区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今天的滨海新区,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浦东,滨海新区不仅具有作为经济增长极带动天津和周边地区加快发展的重任,还肩负着协调全国区域发展、建设"和谐中国"的历史责任.今天的滨海新区,与深圳和浦东相比,发展的任务更艰巨,发展的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20.
推进滨海新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高兴与大家一起讨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借此机会,我就推进滨海新区金融改革与创新谈点看法. 1.加大力度,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积极支持滨海新区金融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