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浦东郊区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浦东郊区已成为全国农村和上海郊区中经济最为发达的一个区域。唐镇是浦东"九镇"之一,区位优势突出,加速了其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郊区特色农业已经初具规模,其发展也是农村改革的成果,本文试图从农村改革前上海郊区特色农业现状,到改革以后特色农业逐步发展的过程作一个回顾性的论述。论点:上海郊区特色农业是农村改革的产物一、改革前上海郊区特色农业现状二、要不要恢复特色农业的理论之战三、上海郊区农业改革的群众基础四、渐进式的上海郊区农业改革五、上海郊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历程六、上海郊区特色农业的前景结论:上海郊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与改革的大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大环境就是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政治环境上的宽松,深厚的群众基础,没有这样的环境,改革就不可能成功,上海郊区的特色农业就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3.
焦必方 《上海经济研究》2007,(10):107-112,99
本文以东京都郊区三鹰市、桧原村为例,总结了东京都郊区现代农村建设中关注城郊轨道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齐全的社会公共设施,结合郊区特点发展都市农业,平衡区域发展差异,倡导管理民主,追求社会和谐等经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势头十分明显。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搞好城市郊区尤其是特大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们必需面对的课题。东京都郊区现代农村建设的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是三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城市的现代化伴随着城市空间功能结构的调整,把部分工业职能向郊区转移,郊区农村被动加入城市化行列。本文概括了国内外郊区城市化的基本模式,并分析了天津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特点,以无暇街为例,认为这种郊区农村被动型城市化区域可以充分利用大都市中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工业、科技和人才的辐射带动,立足于主动,发挥和创造自己的优势,采取适宜的产业发展路径,全方位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一、2000年上海农业发展回顾 2000年,上海农村地区各级政府紧紧围绕上海市委、市府对郊区农村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使上海农村经济发展呈良好的增长态势。2000年上半年,郊区增加值为576.55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高于全市1.6%;郊区完成财政收入96.79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61.87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6.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群众几十年劳动积累的成果,也是农民一项重要的财产权。上海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育较早,从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崛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集体资产。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郊区农村集体净资产总量为443.7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是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种很特殊的"城市包围农村"现象,即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借助于城乡二元结构,低价征用城郊农村的土地,逐渐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这些村落起初还在城市郊区,进而位于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最终蜕变为"城中村".  相似文献   

8.
浦东腾飞于农村地区,而其今后的发展必将反哺农村和农业,浦东将怎样结合实际,在总的战略布局和要求下思考和行动,先行先试,走在前列,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必须着力研究探索的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浦东开发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没有郊区的现代化,浦东就不可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如果没有郊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的战略任务。日前召开的浦东新区第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浦东新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郊区的若干意见》。本刊记者在会议期间采访了部分与会同志,请他们从市委提出的"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30个字的发展思路,分别谈了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支持农民按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去年以来,上海郊区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已达200多家。巩固发展和规范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今年郊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浦东腾飞于农村地区,而其今后的发展必将反哺农村和农业。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田"的浦东新区将怎样结合实际,在总的战略布局下先行先试,在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前列,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着力研究和探索的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从开发之初的"列车工程"到后来提出的"区镇联动",再到今天蓬勃开展的"新郊区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让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文明有效地渗透到郊区、城镇和农村,形成大城市、小城市城乡一体的新型形态,逆城市化进人我们的视野。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城市承载力,人口、交通、管理、污染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城市病"迫切需要一个合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农村城市化理论背景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的宏观背景为指导,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总结转型时期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城市化新的动力系统结构,提出包括自上而下的压力、自下而上支撑力、前向拉力和后向推力等四大动力.从而构成了大都市郊区农村城市化“四轮驱动”的动力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城乡统筹的大都市郊区农村城市化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进山 《首都经济》2004,(B04):22-23
北京郊区包括3个近郊区的农村部分和10个远郊区县,总面积1.5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4%,郊区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区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区,是首都城市发展的腹地,食品供应的生产基地、生态环境的屏障和城乡居民旅游休闲的胜地。“绿色奥运”为郊区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奥运经济将加速郊区城市化的步伐,郊区发展也将给各类投资者提供创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沿海城市郊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港口大城市郊区社会经济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即由传统的农村经济向现代化郊区经济转变,进入全面推进并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新的发展时期。这种变化表现为以下4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浦东开发开放17年来,浦东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2002年的6月19日,浦东农村"升格"为郊区,并提出了2002—2007年的总目标:加速"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进程。此后,大量农民扔掉锄头,住进新房,开始了全新的城市生活。据统计,整个新区从浦东开发开放之初至今,已经有20多万名农民离开土地,变成了居民。目前浦东近九成的农民已不务农,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已经达到88%。农业生产不再是浦东农民的主要工作方式。城市化不仅仅是让农民搬一个家。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新区政府就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劳动就业、医疗保障、民主参与、文化娱乐等领域逐步地实现让郊区人和城区人一个样,浦东的一代农民更早体会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张江镇居民周凤娣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沈卫  张雪峰 《特区经济》2005,(1):179-180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城市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大城市的人口因为寻求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在农村租赁土地建房的现象。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54.5%的城里人有意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居昕城市富裕的人到农村居住,不仅给村民带去了经济财富,也给村民带去了现代文明,应当得到鼓劢。但是,由于城里人到农村没有任何限制,租赁者正在蚕食农村本来就运行维艰的公用设施,  相似文献   

17.
<正> 临澧县共有7个建制镇,14个近郊村,2660户,现有人口1.3万人,劳力8120个,耕地6760亩,人平0.52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郊区经济日趋活跃。其主要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据7个镇14个近郊村的调查统计,1987年郊区经济总收入达1850万元。比责任制前增长2.5倍,人均收入1423元,高出远郊人均收入的1.2倍。二是劳力投向好。农村实行大包干责任制以来,郊区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群众几十年劳动积累的成果,也是农民一项重要的财产权。上海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育较早,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崛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集体资产。据统计,截止2003年底,郊区农村集体净资产总量为395.2亿元,其中:镇级净资产206.6亿元,占总量的52%;村级净资产179.1亿元,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更快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江苏省盐城市郊区从1988年以来,对各乡镇科技工作实施考评。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总结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农村实际的,能够定性定量的、运行有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一些大学生"村官"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农村,引领着农村的发展,且看盱眙古桑乡的大学生"村官"——现在,许多人对村庄的感受尚停留在短暂的郊区游和久远的小时候。当我们将触角伸向盱眙县古桑乡的村庄时,我们豁然发现,这些村庄早已不是记忆中破败、凌乱的模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民富、景美、业盛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