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年的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中都会重复指出:当前国内居民的保险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落后的保险消费观念严重影响了当前保险产品尤其是寿险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天津与上海均为我国近代最早的商埠,也是保险业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两个城市,在中国保险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到了现代,由于城市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程度及地缘文化的差异,两地保险业的增长也呈现出不同态势。目前,天津保险业的总体规模及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近似于上海20世纪末的水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险文化的几个基础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为中国保险业发展取得成就而欣喜的同时,反思保险业发展中保险文化建设的薄弱,寻求可持续发展之道,便成为保险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结合过去几十年保险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本文立足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用历史的、比较的和开放的态度和方法,探讨了我国保险文化的存在性、先进性、挑战性和核心价值等基础问题,揭示了保险文化的三层次架构,提出了重视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同时不可忽视理念文化等观点,指出了当前乃至未来我国保险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5.
龙,作为一种传说中的超能力物种,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鉴于中外各种不同的龙文化,本文将针对中国龙、印度龙、日本龙、炽天使、凯尔特红龙以及西方毒龙等6种不同的龙,在起源、形象、分类和文化内涵4个方面的异同进行考察比较. 相似文献
6.
龙,作为一种传说中的超能力物种,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鉴于中外各种不同的龙文化,本文将针对中国龙、印度龙、日本龙、炽天使、凯尔特红龙以及西方毒龙等6种不同的龙,在起源、形象、分类和文化内涵4个方面的异同进行考察比较。 相似文献
7.
栾存存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10):39-42
1984年,我国保险公司得到运用保险资金的自主经营权,开始了一项新的保险业务———保险投资业务,又称为保险资产业务或保险资金的运用。在这10多年里,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几经起伏。进入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8.
银行保险是金融服务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走向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产物。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及国际金融业购并浪潮的兴起,出现了大批综合化金融服务集团。各国的银行和保险业纷纷突破原有界限,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彼此利用对方的销售网络和技术优势,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乃至合并。但是银行保险业这种融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每个国家具体环境因素,如法规、金融、税收环境等制约,于是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水平。本文分别分析了上述环境因素对欧洲、北美、亚洲等不同国家银行保险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并以此探讨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条件,进而提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男排选手汤淼、女子体操运动员王燕,接连发生意外,由此结束了奥运的梦想。在中国体坛接连发生意外之时,体育保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眼见北京奥运会临近,奥运带来的不仅是比赛,还有无限的商机。就保险业而言,体育保险将成为2008年奥运保险商机的"宠儿"。分析人士指出,奥运保险真正令中国保险业感兴趣的,不是占有多少 相似文献
11.
12.
保险并购:21世纪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保险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并购风潮,进入21世纪,国际保险业并购浪潮更是此起彼伏,可谓一浪高过一浪,保险企业并购的范围之广、金额之大、效果之明显,史无前例,涌现出一批保险"巨无霸".并购浪潮不但迅速改变了世界保险业的地区和业务格局,而且对今后保险业的发展方向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比较了国内外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存在问题,并对欧美国家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深度开放形势下我国保险文化的发展轨迹: 从交汇、冲突到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保险文化对于保险企业个体而言.属于企业文化,它是保险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和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包括企业独特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保险文化对于整个保险行业而言,属于行业文化,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并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是民族历史文化在保险业产生,成长、经营过程中的浓缩和凝结。 相似文献
16.
17.
据Sigma杂志的统计,中国保险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剧增到1999年的1393.22亿元,保险费收入在1998年排在全球第17位,从业务构成上看,寿险超过产险而成为保险市场的主要业务。1999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整个保费收入的62.6%。保险产品的各类有数百种,保险公司数量也由1980年的1家发展到1999年底的26家,在中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的开放势在秘行,按中美WTO协议的有关约定,中国只有5年的缓冲时间,此后全国所有经济区域都将对外资开放,包括商业再保险、团险、养老估内的各项保险业将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在产险方面,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或在合资企业中占51%的股权;在再保险方面,对外资进入的方式完全开放。由于中国保险业与西方保险业在资金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尚开国门之后中国保险业若不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肯定会一败涂地。那应该怎么办?仔细分析当今保险发展潮流并迎头赶上,将是中国保险业唯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保险大发展,作为一种观点可以说是保险系统已被普遍接受了,但对它的理解却众谱纷纭,因而在实践中也表现各异,我认为,对它的理解大体统一和规范下,以减少因理解不一致而造成的内部步调的不统一和不必要的是完全必要的内耗。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保险中介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存在的差距总的来说 ,世界保险业发达的国家 ,保险中介也都相当发达。欧美国家现有的保险中介公司 ,许多都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 ,有的甚至更长。而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往往超过保险公司数量的好多倍。如法国有保险公司5 0 0多家 ,仅保险经纪公司就有 2 40 0多家。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绝大部分是通过中介公司来完成的 ,如荷兰 ,中介公司实现的保费收入占总数的6 0 %以上。中介公司业务范围很广 ,除了与保费直接相关的中介业务外 ,还能为客户提供许多高附加值的风险管理咨询、保险方案设计等服务 ,为保险人提供产品改进建议和产品开发设计方案等 …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保险教育的发展历程
1.我国保险教育的启蒙阶段。我国现代保险业在中断了近20年后,于1980年正式恢复国内保险业务。重新恢复的国内保险业务,面临着保险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当时全国懂保险业务的干部仅有300余人。面对专业人员奇缺和保险教育一片空白的状况,为了解决发展保险事业的燃眉之急,我国的现代保险教育也开始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