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年终岁末,回顾业内一年来的风风雨雨,人们一直谈论不断的话题之一就是会展人才。一方面,会展企业希望招聘满意的会展人才而不得;另一方面,会展人才为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空间而苦恼不断。会展人才应该如何定位自己,会展企业又该怎样给人才一个舞台?双方如何实现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4.
张丽 《展览与专业市场信息》2008,(17):40-41
2008年7月26日下午,一场由中国会展杂志社主办的以中国会展专业毕业大学生为主角的"会展教育与就业论坛"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热烈召开,发言者字字珠玑,与会者兴致盎然,会场内座无虚席。这是中国会展业界首次将目光投向我国会展行业未来接班人——会展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高职生的就业意愿较务实,也有偏高之处:总体就业行为多样,个体行为分层;总体结果不乐观,个体结果差异性很大。大学生要提前做好学习、职业定位和求职等准备,高校应强化培养特色、改善就业指导:政府完善就业市场、提供短期性工作岗位、改善创业环境,推动高职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7.
《展览与专业市场信息》2008,(13):26-26
尊敬的会展编辑部:您好!我是一名会展专业2008应届毕业生,目前已与一家会展企业签定了就业合同,可以说已无就业之忧,欣闻今年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推出了"中国会展专业优秀大学生"推介活动,感到非常高兴。尽管我并不在被推介之列,但我同样为我的同学们感到高兴,这对所有的会展专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对 相似文献
8.
会展业是我国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以20%的年增长率迅猛发展。据中国贸促会的预计,2010年和2020年,我国会展业的总收入将分别突破200亿和1000亿元。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中国会展业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与此相应,我国高职院校会展人才的培养工作也开展得风风火火,但是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尚处于摸索阶段,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水平不高,探索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11.
黄彬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08,(4)
近年来,我国会展教育繁荣背后所暗藏的巨大危机集中地体现在会展毕业生的就业率上,会展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会展教育界困惑的话题,如何使会展毕业生能学以致用,又能尽可能多的适应不同职业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界、教育界和会展专业学生间的共赢,这已成为会展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会展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探讨了会展教育在匹配市场需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江汉艺术职业学院2017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展开问卷调查,分析其就业信息,了解专业就业趋势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以便能针对性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毕业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依据就业形势呈现的较为明显的新趋势,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卓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64-66
本文通过研究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的困难,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即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服务理念和团结协作、自我推销的培训等方式,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7,(9)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上升,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适应当今社会酒店业迅猛发展以及酒店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国许多高校设立了酒店管理专业,然而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并不占优势,这与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自身特点、酒店行业工作特点有很大关系。对此,本文以文献法、问卷法、访问法为具体调研方法,通过定量、定性调研,对大学生行业选择偏好关系的一般表现及原因进行调查和总结,并从行业选择偏好角度对大学生就业提出可行性建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2012年伦敦奥运会脚步临近,毫无疑问,英国又一次成为了全球人关注的焦点。承办奥运会这一世界级的活动,会对英国会展业产生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扩招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这其中,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状况更为突出。如何提高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当前我省教育主管部门及体育院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拓宽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整体的就业渠道,以服务全民健身为指导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体育人才,从而达到提高我省高校体育专业的就业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十分突出。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导致学生求职期间产生心理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职业理想与现实可能的矛盾冲突,而自身条件、个人理想是影响焦虑水平的首要因素。高校应通过体育专业认知教育,使学生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构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体育专业就业指导方案;扩宽专业路径,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对学生建立“学生一学校一社会”三级评级系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为确保就业率目标的实现,现已成为许多大学的一把手工程,国家教育部近几年就业率的发布也成为诸多媒体讨论的热点话题。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体育教育专业面向就业渠道的局限性,体育对口就业选择余地十分有限,造成了就业压力情况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