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着力点是增加教育的有效投入,保障城乡公民受教育权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科学制订教育政策,实现城乡教育机会均等。同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我国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不公平主要表现为现实的不公平和制度性的不公平.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教育公平实现的主要措施:第一,要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第二,要建立支付转移制度和优惠政策,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支持;第三,要制定面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优惠政策;第四,要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第五,要从制度和法制建设的高度治理教育腐败.  相似文献   

3.
王彦 《大众商务》2010,(6):176-176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应当先行,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而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失范,再生了新的社会不公平,并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最基本的不和谐音符。本文分析教育公平现状和问题,提出可行的实现教育公平的思路与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应当先行,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而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失范,再生了新的社会不公平,并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最基本的不和谐音符.本文分析教育公平现状和问题,提出可行的实现教育公平的思路与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已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教育公平,就无法真正建设和谐社会。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主要有教育的地区差异较大、城乡差异较大、性别差异明显。本文主要讨论中国教育消费中性别公平问题,分析了中国教育性别差距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人民的意志,而且也升华为执政党的主张。在这个利益分化的时代,如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甚至动荡的根源。自由与和谐是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社会价值,我们应当从法律制度层面加强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创造社会自治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召开以来,全国上下围绕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展开了深入讨论,有人从税收政策角度对社会公平进行探讨。也有人从如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论述,还有人从法制建设、文化建设、教育公平等等诸多方面献言建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建议都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但如何确保各项政策甚至法律本身都是“和谐”的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这是制度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宪政制度的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公平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政府职能转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宪政的实施,首先要有社会成员本身的思想意识的觉悟与提高。社会成员要求公平正义,而政府则是公平这种公共产品最主要的供给者,要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来。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内容与和谐社会理念的核心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构建也应当置于和谐社会理念的框架之下。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中,尚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建立以普及新理念、完善教育制度、实施科学就业战略为主要内容的宏观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在地要求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而教育公平则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博弈中提供了实现利益均等的机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