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主粮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15年农业部将马铃薯确定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并大力推进主粮化战略,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营养需求的多样化、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开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新途径的战略性决策。马铃薯是甘肃省的第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文章系统回顾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引进试种到逐步做大做强产业,由单一的菜品发展到主要食物,从单一的分散种植到大面积集中优势产区的形成,从基本口粮向高端产品延伸,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主食化。针对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提出要做到甘肃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布局与主粮化进程相结合,需要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开展专用型品种选育;全面提升种薯产业发展水平;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大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加强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发挥区域辐射集散功能;积极探索经营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市场营销工作;强化马铃薯主粮化产品的研发工作;强化基础研究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出于粮食安全和全面营养化的考虑,我国政府开始推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本文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马铃薯主粮化主要优势,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重点剖析了马铃薯主粮化的障碍。分析认为,尽管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从营养、生态、特性等角度看十分可行的,但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种种障碍抑制了马铃薯主粮化的顺利推进,马铃薯主粮化道路短期内充满荆棘。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主粮化是国家基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长远考虑而实施的发展战略,出台伊始便遭遇质疑,有必要明晰认识,消除误解。正确直面马铃薯主粮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加强舆论引导,从政策上给予马铃薯与其他主粮同等待遇,扶持和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壮大,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力度,重点破解薯种培育、主食品开发与加工工艺、深加工技术等瓶颈制约,推进马玲薯主粮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耙梳,分析马铃薯在塑造现代世界过程中发挥的功能,研判新时代健康中国语境下马铃薯主粮化所承载的使命和实现路径。驯化与种植马铃薯,使古印第安人从狩猎采集者变为农牧的随从,奠定了印加文明的根基。在欧洲,因马铃薯提供高产的食物,西方工业文明得以崛起,进而重塑世界格局;与此同时,马铃薯晚疫病重创爱尔兰,改写了其发展轨迹。马铃薯与美国文化相遇后"合成"西式快餐,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裹挟着人们对现代化的想象而在全球化进程中迅速流行。中国历史上,马铃薯对土地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马铃薯的价值被重新认识,秉持"营养是新时代饮食转型升级核心"的理念,统合关照经济效益与生态影响,农业农村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从品种创制、区域布局、主食设计开发与消费引导等方面,以科技创新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落地。马铃薯主粮化是以健康中国为立足点和目标的自觉选择和本土化创制。马铃薯将在健康中国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力量,引领新一轮饮食革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掌握马铃薯主产区种植户获取马铃薯主粮化的市场信息渠道数量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方法]基于362个定西市商品马铃薯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以及从不同教育文化水平对马铃薯种植户了解马铃薯主粮化及其市场信息渠道数量的影响因素、不同市场信息渠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种植户一般通过两个市场信息渠道获悉马铃薯主粮化,其中,政府宣传为主要渠道。教育文化水平对渠道数量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文化水平越高,农户掌握的信息渠道数量越多。农户为村干部、加入产业组织、对马铃薯营养价值和功能了解程度高、所在村网络通讯良好有助于他们从更多渠道获取市场信息。[结论]因此,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户对马铃薯营养价值和功能的了解程度,加大支农投入,完善网络通讯设施,引导农户加入产业组织可能是促进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户增加市场信息渠道了解马铃薯主粮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新形势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新兴国家发展迅速,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通过总结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分析现状,突出马铃薯主粮化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位置和作用,在广西马铃薯产业供需格局与发展现状特点基础上,剖析制约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不良要素,提出加速广西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提议。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也就是老百姓常见常吃的土豆,通常看来,实在是平淡无奇、司空见惯的一种农产品。但是,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的一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却让这寻常的作物成为焦点。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京举办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深入研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研讨会上充分阐述了马铃薯主粮化开发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是国际上公认的主粮作物,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但单产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产潜力巨大,而且与其他主粮作物相比,马铃薯可以在气候更寒冷、更干旱的条件下生产。如果马铃薯主粮化在我国成功发展,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薯企业进一步提高脱毒水平;加强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种薯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建立紧密利益联系机制,努力降低良种生产成本,让广大农民用得起马铃薯良种,提高脱毒种薯推广使用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马铃薯主粮化已成为我国第四次主粮革命的新趋势,我国马铃薯产业具有良好的产能基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球第一,但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产业发展面临诸如加工能力低、经营模式落后、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现实问题,为实现我国主粮多元化需要加快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方法]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2011—2016年我国马铃薯16个主产区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利用Moran's I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动态变化。[结果]马铃薯产业整体技术效率偏低且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逐渐从技术进步转变到更加注重提高技术效率且主导因素存在区域性差异;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新区"、南北连通的"西区"和强强联手的"北区"三大集聚区。[结论]马铃薯产业区域性明显,打破地理界线跨地区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最后从技术效率提升、区域产业布局、市场对接等方面对我国马铃薯产业优化调整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玉米、水稻、小麦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因其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而在157个国家种植,又因其营养丰富被很多国家作为主粮食用.联合国把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并将其称为"地球未来的粮食".2015年1月,我国启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战略,将马铃薯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进行相关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粮食和蔬菜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黑龙江省是马铃薯生产大省,马铃薯产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当前马铃薯产业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区走访、座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调研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马铃薯产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地理优势,具有发展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同时,发展的背后也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加工品种缺乏、脱毒种薯质量低、企业带动力不...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初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预计2020年50%以上马铃薯将作为主食消费。农发行支持马铃薯主粮化,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多重意义。在当前原有主粮品种增产成本提高、空间受限的形势下,农业部自2015年年初以来推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确定将马铃薯发展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并举行了战略研讨、做了工作部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7月22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之路,提出要对接市场需求优化农业结构,实施马铃薯等主食加工提升行动,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支持粮食收储一直是  相似文献   

14.
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审时度势提出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些年,粮食连年增产,仓满库盈、供应充足、市场稳定。但应看到,各种资源要素绷得很紧、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对主食营养结构改善要求和粮食需求增长的趋势日益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更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思路、挖掘粮食生产能力新潜力。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在粮食安全保障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下,马铃薯主粮化成为必要。本文从生产、社会和技术的视角分析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可行性,并结合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引导人们改善膳食结构,扶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良种研发和设备研制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初,我国提出要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了近期的发展目标。文章结合马铃薯消费和生产特性,在分析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马铃薯的消费和生产现状,显示其与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从马铃薯的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7.
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京举办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深入研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研讨会上指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要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多措并举,努力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主粮消费营养健康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农业部透露,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消息既出,引起广泛关注。1月15日,农业部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首次公开回应社会对马铃薯主粮化的各种关切。我国已有三大主粮,为啥还要增加土豆?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农业部提出推进土豆主粮化,主要基于三点考虑:第一,可以顺应大家吃饱吃好吃得健康的需求。土豆营养丰富全面,同时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品质高,利于抑制体重,有助于清理肠道、预防消化系统病变。第二,  相似文献   

19.
土豆变脸     
粮食涨价了,替代食品炙手可热,马铃薯位居小麦和水稻之后,是世界第三大重要农作物,在粮食短缺时,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许多国家也在倡导用马铃薯替代粮食,在国际粮食市场的这种变化下,深处内陆的甘肃定西,一场马铃薯的商业热潮也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20.
自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被提出以来,作为全球最大马铃薯生产地,我国一直不断尝试开发各种马铃薯加工类食品,以提升马铃薯的销量及优化马铃薯的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马铃薯营养饼制作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泥添加量为30 g、玉米淀粉添加量为9 g、胡萝卜泥添加量为20 g、糖添加量为11 g、盐添加量为3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