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我国36个产业部门在1992-2003年间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为服装业等13种产业长期稳定地处于比较优势,化学纤维制造业等9种产业长期处于比较劣势,非金属矿采选业等7种产业的比较优势处于递减的态势,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7种产业的比较优势处于递增的态势。同时对四大要素密集型产业的贸易竞争力也进行了相应地测度。文章对实证结果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金碚  李钢  陈志 《财贸经济》2007,(3):3-10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在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进行竞争力对比时,发现加入WTO后,相对于上述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而与此同时,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虽然也有提升,但相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较慢。  相似文献   

3.
中国装备制造业区域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行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其竞争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经济实力。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衡量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来对我国各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增强我国不同地区装备制造业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工人工资水平现状,分析我国制造产业竞争力,并在此宏观背景下试图研究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问题并探究造成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将会使得国内制造业取得进一步提升。但是国内制造业确实也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局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计算并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把国内制造业分为竞争优势、潜在优势以及缺乏优势的产业,主张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对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以及对不同类别的产业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7.
产业内贸易——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回顾传统贸易理论引导出产业内贸易理论。基于制造业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现状后,提出了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以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其中通过开展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使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直接得到动态提升,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来扩大专业化的生产规模,为制造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提升做准备,但二者的开展都提高了阶段性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在整个广东省的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广东制造业形势严峻,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倒闭。鉴于此,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制造业中28个行业数据进行分析表明,石油加工、通信设备、计算机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已经占据竞争优势,而排名后十位的主要是纺织服装、鞋、帽制最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此,时广东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一大批全国著名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发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内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方面。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必须从改善内在因素着手,主要是解决产业内部结构的问题,加快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升级,从而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不断的向前发展,进而实现辽宁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一大批全国著名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发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内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方面。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必须从改善内在因素着手,主要是解决产业内部结构的问题,加快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升级,从而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不断的向前发展,进而实现辽宁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比较该产业内贸易指数和竞争力指标,发现该产业内技术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高,竞争力指数却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低,竞争力指数却高,但竞争力不易长期保持。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与竞争力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却呈负相关关系。从时间序列来看,整个产业和每个产品的两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扩张可以提升该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探讨产业升级,却忽视产业升级应该是多种路径的综合运用.文章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在坚持技术创新传统路径的基础上,还可以开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延伸融合、交叉融合以及关联融合,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的作用,提升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节节攀升,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逐渐暴露出来,文章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探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对此,文章选取14个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使用WIOD数据库提供的2003—2011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来表示融合度,运用动态GMM方法来实证分析产业融合发展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融合度对制造业竞争力有正向影响,因此本文认为产业融合可以为制造业发展带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的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母机,是经济啦动能力最强的产业之一.研究装备制造业对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标(RCA)、贸易专业化指数(TSC)三个指标出发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在可行性、科学性的原则下构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位分析,并探讨制约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提出提升安徽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3)
本文主要是研究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写作意义,在分析以往文献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于中国出口竞争力,关于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文献综述基础上,总结出出口竞争力的评价的理论基础与评价指标体系,为文章写作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从制造业的规模、增加值、吸收外资和出口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相对出口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三个指标,综合考察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提高引进外资质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等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装备制造业是山东省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区和山东丰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基础产业。在构建山东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山东省较发达省市相比竞争力较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进而提出山东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设性对策,即应优化产业结构,以"黄蓝两区"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企业行为,增强装备制造业企业自身造血能力;优化市场环境,推进装备制造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使得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制造业升级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业升级在增强国际竞争力中的影响以及制造业升级面临的国外技术优势压力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提出了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是我国制造业升级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