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来看,管理者由于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肯定,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表现在会计政策方面易造成高估投资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低估投资所隐含的潜在损失,最后使实际财务信息偏离预计很多,降低了财务的稳健性。而公司债权人希望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衡量企业的财务成果,披露真实的财务信息。本文以我国深圳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初始样本,以管理层薪酬度量过度自信,实证研究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得出结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使企业的稳健性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票市场2007年~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影响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使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更低。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004~2011年A股市场663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以及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会计稳健性对于二者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的RD投入,会计稳健性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RD投入的正向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一发现不仅丰富和扩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也为理解技术创新的动因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对自身能力的高估、认知水平的偏差以及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会使得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过度自信的行为,文章意在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现象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负向作用。此外文章还发现内部控制效果的提升无法对这种负相关关系起到调节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从监管、激励政策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以股权为标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的关系以及支付方式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与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并购决策中更偏好支付高额并购溢价;支付方式在其中起着调节作用,采用股票支付会强化这种正向关系,而采用现金支付则会弱化这种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资本市场遭受重大挫折的背景下,研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样本资料研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的条件会计稳健性和无条件会计稳健性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李春晖  周扬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188-189
金融危机的发生,为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分析提供了新的契机。公允价值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稳健性原则是一项传统的会计原则,要求会计人员不确认和可能的收益而确认可能的负债和损失。认为公允价值的出现是在信息质量和会计目标方面对稳健性原则的修正,并提出进一步规范公允价值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考察会计稳健性对投资效率直接影响的基础上,本研究探讨融资约束情境下会计稳健性如何影响企业投资,进而估计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会计稳健性可以促进投资者和债权人监督,从而阻止管理者过度投资的自利行为,但过分强调会计稳健性会扭曲管理者投资决策并加剧企业投资不足。(2)考虑融资约束时,会计稳健性对不同融资方式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在投资不足时会计稳健性会减少企业权益融资并加剧投资不足,而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始终显著为负。(3)会计稳健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在投资过度时有助于提高企业资产收益率;在投资不足时会导致资产收益率下降。为此,应从会计稳健性质量改善、管理者薪酬方式优化、会计制度调整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会计稳健性的有益作用,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高估收益、低估风险,具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耐力和失败容忍度,他们通过高风险创新项目的成功证明个人的市场价值。 文章以 2010—2020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此外,文章通过阐述实证研究局限性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管理者在投融资、并购等企业财务行为中存在大量过度自信行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正处于完善阶段,经理人市场远未成熟,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其主要原因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容易高估企业未来收益,容易低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其对信息处理较为简单,缺乏理性思考等方面。以往的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上的指标仍显粗糙,结论可靠性差,若想使结论更具说服力。应建立并运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综合评价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体系,从而更好的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曾真 《商场现代化》2012,(20):140-141
<正>一、会计稳健性的定义1.1会计稳健性古典定义Bliss(1924)提出,稳健性就是"不预计任何不确定收益,但是要预计所有发生的损失。可见,古典定义体现出"绝对稳健",而且便于实务操作,因而在早期得到了广泛使用。随着公司会计业务不断发展,会计信  相似文献   

12.
《商》2015,(5)
随着以过度自信理论为代表的行为财务理论的兴起,学者们纷纷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引入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中,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过度自信的衡量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总结了目前普遍采用的量化替代指标,并认为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反应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将是未来在行为财务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艾文国  唐华  李明毅 《商业研究》2003,(13):102-104
收益确认是会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确认收益时,对利得和损失的界定和处理十分重要。不同的界定和处理方式代表不同的收益确认观念和模式,直接影响收益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最终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因此,对《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收益确认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研究制度中的利得和损失。分析制度中收益确认方面的规定和国际惯例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发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对于明晰收益确认观念、保证企业收益信息的质量以及促进会计准则国际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稳健性原则是会计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的估计时包含一定程度的谨慎,或者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且每种方法和程序都具有相同的理论上和逻辑上的正确性,会计人员不知采用哪一种方法处理时,稳健性原则要求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前提下,应当采取保守的做法,尽量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与低估负债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倾向于对好消息的确认(如利得)比对坏消息(如损失)需要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6~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股权制衡、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过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进而探讨了股权制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企业投资过度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引发企业投资过度,而股权制衡度越高可以有效降低因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导致的企业投资过度。  相似文献   

16.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以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视角,探究会计稳健性对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含量的中介效应,为综合收益观下会计稳健性是否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可被视为超额盈余并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其列报会降低会计稳健性;会计稳健性作为部分中介变量会抑制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含量的表达,尤其是对于面临好消息的企业,这种中介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支持在推行综合收益观的同时强调中立性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过度自信是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的重要表征之一,梳理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管理者薪酬契约方面的研究。最后,对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下的管理者薪酬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1)
<正>会计稳健性属于公司治理机制部分,而运行机制是在会计稳健性内外部治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主要表现为不高估收益和资产,不低估费用和负债,是会计工作确认与计量的重要准则,并对会计实务产生重要影响。会计稳健性运行机制的系统研究,主要是来自于会计的契约作用,并且同时受到法律和监管作用影响的特殊性。会计稳健性被当作重要原则始终贯彻在会计工作之中,但在会计实务工作中会计稳健性由于很难进行量化,因此制约了稳健性原则的成效,坏消息需要尽早确认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投资异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的企业中,这种异化会给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带来损失。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近年来,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企业投资异化问题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的热点,逐步形成了一些理论模型,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就该领域主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损毁等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针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在对经济事务或会计事项处理存在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时,要求会计人员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使会计报表使用、决策谨慎从事,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