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其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央行已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历史高位。由于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持续贸易顺差、FDI(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进入导致外汇占款持续增加,造成被动性的货币投放增加,导致流动性不断扩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就是为了回收因外汇流入过多导致的过剩流动性,实施紧缩政策以应对日益强化的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2.
张婧 《商业研究》2011,(12):128-134
本文从准备金政策对货币市场影响的微观机理出发,分解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分析了央行货币政策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对货币市场资金的影响,从理论上论证了在不同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也不同;随后建立模型,将2010年初到2011年上半年这一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涨周期区分为两个阶段,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不同期限和品种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最后解释了2010年末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更大的原因,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外汇占款的大规模增长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外汇占款已成为国内流动性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2005年10月-2014年10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外汇占款增加对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外汇占款增加对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具有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同时,本文还考察了央行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冲销外汇占款影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再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3年9月以来,央行已连续3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该比率由6%上升到了8%,并在8月15日后调升至8.5%。一、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主要成因在货币政策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是收紧(或放松)货币的重要机制。自2003年9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决策部门连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其政策含义而言,是一种紧缩货币的取向。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主要背景有三。一是经济增长率有趋热的可能,应未雨绸缪,给经济运行降温。二是投资增长率有走高的趋势,为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大幅波动,减弱了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对此,中央银行可适度考虑将调控重心向货币乘数倾斜。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央行票据政策对我国货币乘数均有显著影响,中央银行应强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乘数,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相似文献   

6.
吴庆春 《商场现代化》2008,(18):355-356
从2006年以来,央行已经累计15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5.5%,为23年以来的最高点。近期央行为何屡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和经济含义,本文即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骏  文杰 《新财富》2006,(7):19-20
近十年来,央行首次在两个月内两次使用重要的货币紧缩工具(即4月27日调升利率和6月16日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我们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将货币政策从“中性”转向真正紧缩的重要信号。这意味着最高决策层对采取更强硬的货币紧缩政策的支持度在加大。  相似文献   

8.
张军峰 《商业时代》2011,(34):54-55
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的供应量.2011年1月以来,我国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2011年6月,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再次刷新了历史新高,央行持续保持着紧缩的货币政策,冻结了银行很多流动资金,银行面临着资金压力,流动性减少.本文在分析我国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背景以及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提高存款准备金对银行现金流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解决对策,为银行应对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现金流的冲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影响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非线性的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角度分析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准备金率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作为宏观审慎工具的:(1)当超额准备金率较高时,采用上调准备金率来减少超额准备金率进而控制信贷增长的政策是有效果的;当超额准备金率较低时,效果比较差。(2)当净投放量降低或投放较少时,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对信贷增长是有效果的;当净投放量较大时,调整准备金率对信贷没有影响。(3)在外汇占款增长率较低时,准备金率没有作用;在外汇占款增长较快时,可以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政策抑制信贷增长和控制资本流动的冲击。本文认为,总的来看,2012年以来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在下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央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视角出发,探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与股市的关系,实证检验2015—2022年这八年共计15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没有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短期内央行降准与股市有一定负相关关系,即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股市价格上升,但是遇到一些“黑天鹅”事件,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等,货币政策刺激在短时间内无法对股市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外汇体制和消费投资结构的失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过热,股市、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大,消费品市场上物价上涨较快。央行为了控制过热的经济情况,数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越来越多,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因素,超量的外汇储备加大央行对外冲销操作成本,削弱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加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在探讨外汇储备与物价水平关系的同时,简要分析了当下外汇储备影响物价水平的传导机制,并就此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2003~2008年的季度数据,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2003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有长期稳定关系,而在短期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并没有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外汇体制和消费投资结构的失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过热,股市、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大,消费品市场上物价上涨较快。央行为了控制过热的经济情况,数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息。  相似文献   

15.
而此次的降准,不过是回归正常之举,甚至可以说与放松无关,市场切不可过度解读。11月30日19点03分,中国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有着充足的必要条件,意味着持续了三年的准备金率上行周期结束,但是并不代表货币紧缩周期的告结。我们需要防止有关利益方过度解读此次降准,并以此制造声势,要求货币政策全面放松。从最近发布的金融数据看,由于10月份外汇占款出现46个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再结合9月份的外汇储备净减少608亿美元,国际热钱外流的迹象日益显露,央行这个时候通过降准释放部分流动性,对冲热钱外流无可厚非。同时,广义货币供给虽然总量上仍在80万亿以上,但增速放缓至13%附近,为了保证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不断流,降准也是应时之举。而且,目前中国的准备金率的确处于畸高状态。自从2010年1月央行首度上调准备金率之后,历经12次的持续紧缩,准备金率高达2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从货币工具使用技巧而言,很明显存在过  相似文献   

16.
王敏  邵红玉 《中国市场》2011,(18):63-63,65
作为央行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强烈,西方国家一直很少使用这一工具。然而,近几年,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文从经济背景,金融体制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当前宏观调控的有效选择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一、货币与债券市场(一)由于“五一”长假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等因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力度减弱考虑到“五一”长假货币短期需求量有所放大,以及5月15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4月份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力度有所减弱。从公开市场操作品种来看,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m2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考查外汇占款对我国m2的影响情况,发现在2015年后外汇占款对m2的影响在减弱.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贸易顺差也在急速扩大.我国的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25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4210亿美元,增加了接近19倍.这在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的同时,也形成巨额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发行产生了影响.基于此,要保证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需要对外汇占款的影响做出合理分析,认识到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带来的冲击,提高我国防范境外金融风险输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懿  罗希 《商场现代化》2007,(8):359-360
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万亿。在强制结汇制度下,巨额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效应逐渐体现。本文通过对外汇储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五种有关生产、消费、投资指数的关系考察,试图找到外汇占款渗入经济生产生活的渠道途径,以期为政府、央行集中精力应对外汇占款激增导致的通货膨胀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欣 《商》2012,(10):71-71
伴随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急速膨胀,我国形成了基于外汇占款的货币发行机制。本文通过对央行资产负债分析了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的路径,并分析了央行票据的发行货币发行的影响。指出在外汇储备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改革货币发行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