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包宗华 《上海房地》2005,(12):38-39
过去,人们把住宅单纯地说成是人们居住和休息的建筑物,属于生活消费品的性质。其实,住宅是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生活于自然界的产物。它的功能,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目前,住宅不仅具有居住休息这一主要功能,而且具有学习功能、工作功能和娱乐交往等功能。因此,住宅既是生活资料,又是享受资料,还是发展资料,是一种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2.
观点人类对居住的要求并不仅满足于安,还要追求其乐和美。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现代人的居住需求已向更高层面迈进。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独户住宅很少见,大部分人居住在美国人所说的公寓街区中。这些住宅看起来好像比较阴暗,但在它们周围形成的邻里文化却运转得非常良好。尽管它们既不整洁也不美丽,但整体上说,这些公寓无时无刻不比美式住宅显得更有生气、更加安全、也更吸引人。它们十分成功,而大多美国的住宅工程则是灾难。  相似文献   

4.
居住文化必然首先通过住宅予以体现。中国封建社会的住宅中,普通老百姓住的四合院,达官贵人和皇帝住的府邸和宫殿,就反映了不同经济政治地位的人们,在居住水平和居住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9月12日上午,我国名的学、作家、美学家余秋雨应武汉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的特别邀请,在武汉做了一场“住宅与化”的专题演讲。余先生的演讲站在历史、化、艺术和哲学的高度对我国的居住化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精辟的剖析和解读;受到了现场600多位企业老总、主管部门负责人、新闻媒体、化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认同。为了能够听上这场报告,湖北省宜昌、襄樊、黄石、荆州、荆门、十堰、鄂州等市的行业主管领导、企业老总都在百忙中赶到了武汉。武汉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原定可以容纳400人的中型报告厅,由此被迫临时改到了大型报告厅。  相似文献   

6.
保障所有居民的基本居住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也是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的义务。住宅用地是实现居住的前提。鉴于城镇住房保障的不足,为保障所有城镇居民的基本居住,本文分析了住宅用地保障的比较优势,建议改革城镇基本居住保障制度,调整基本居住保障新模式,实行基本居住保障普惠制:以“住宅用地保障”取代配售型住房保障,将单一的住房保障模式调整为“以住宅用地保障为主、以住房保障为辅”的综合保障模式,并以“政府划拨住宅用地,居民拥有房屋产权”的“新型共有产权住房”实现住有所居。此外,本文认为,住宅用地资源有限,只有限制奢侈消费才能保障基本居住。因此,国家还应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城镇住宅用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采访江映辉是在炎热的午后,地点约在了项目所在地旗山,蜿蜒连绵的旗山,满眼的绿色让暑气顿时散去不少,面对我们关于别墅的种种问题。江映辉侃侃而谈,别墅的设计,别墅的生活,中西居住理念的交流碰撞……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居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良好地改善.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被提上了日程.因此,如何在居家养老为主的模式下,改善老年人的住宅体验,使其更加符合老年人的日常习惯,这就需要重新思考老年住宅的设计方式,增强设计方案形成过程的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9.
从重置到重生: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真实性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往往由于忽视对生活真实性的保护,造成保护和更新中的重置现象。从常见的全盘重置、功能重置、居民重置入手,对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在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中,风貌保护是生活真实性延续的基础,功能保全是生活真实性延续的载体,居民保有是生活真实性延续的主体,只有减少重置现象,街区才能真正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1.
朱静 《城市问题》2011,(4):55-60
随着城市扩展,空间性的社会实践场域的竞争加大,城市的居住空间随之进行了重组。系统地回顾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研究,力求在争论中厘清空间分异的若干形态;在综述中透析居住空间分异的结构与文化动力;在比较中阐释结构和文化解释的异趣及其关系。以期为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日趋扩大的实证研究提供清晰的理论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人情的回归--对城市居住环境空间形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不仅仅是要满足人们基本生活功能上的需求,而且更应该考虑人们的社会和精神上的需求,创造出人情化的城市居住空间,文章以天籁美社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为案例对城市居住环境空间形态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一、正确认识文化事业的双重职能,澄清文化发展上的认识误区文化既是一项事业,也是一类产业,具有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公共需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属性、双重职能,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由于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的基本属性,决定了一切文化资源、资产都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经营开发,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性服务都是为了充分利用文化资  相似文献   

14.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浪潮下,中国农村居住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在涵化理论的视阈下对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的农村居住文化进行探析研究,发现该地区是对中国农村居住文化如何保护、传承和创新的一个实践范例,在城乡二元文化涵化的过程中依然保持了美学、科学、功能三大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导刊》2003,(78):130-133
休闲居住是一种哲思,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说,休闲居住取法于远古的智慧,儒家、道家、佛家曾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同样的哲理“天人合一”。在居住上,使体现为居家处世要取天阳之神气,地阴之精气,人间之和气,历代建筑师都认为唯自然方是大美,无论是居住的每个角落。都充分归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让居住者不仅得到身体的放松。  相似文献   

16.
叶素琴 《活力》2013,(9):36-37
黑龙江垦区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发展丽成长。历经60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拥有170万人口、113个农(牧)场的高度现代化的国有农场群。北大荒群体的多元构成和独特的人文背景,铸就了北大荒文化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发展繁荣北大荒文化,不仅是统一意志、凝聚人心的需要,更是锻造农垦队伍、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和实现“两个领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休闲居住是一种哲思,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说,休闲居住取法于远古的智慧。儒家、道家、佛家曾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同样的哲理:“天人合~”。在居住上,便体现为居家处世要取天阳之神气,地阴之精气,人间之和气。历代建筑师都认为唯自然方是大美,无论是居住的每个角落,都充分归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让居住者不仅得到身体的放松,更得到心灵的闲适。正如庄子提出的逍遥游:上下与天地同游,泯物我,齐死生。  相似文献   

18.
在财政工作实践中,各个单位、各年度都举办过多种多样的的精神文明、廉政建设、文体娱乐、技能比赛等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培育  相似文献   

19.
自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发布以来,对于城市文化发展繁荣的讨论成为一个热议话题。本文就城市文化是什么,城市文化的定义与主要内容,城市文化的本质、意义,城市文化的命运,城市文化的呼唤和城市文化的复兴、保护、传承、发展繁荣等作了提纲挈领的论述,以期对推动我国城市文化的复兴和繁荣发展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将面临着各种变革浪潮的冲击,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面临着新的考验,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职能作用,做好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文化事业工作今后的方向。一、利用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基层群众的辅导培训随着小康社会的发展和推进,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品位的提升,振奋了人们的精神和陶冶了情操。伴随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富而思乐,积极踊跃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