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学术界在我国外汇储备是否过量这一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本文运用相关因素比率法,从进口所需的外汇储备、还本付息的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额、外汇平准基金、满足特殊需要的外汇储备和居民用汇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已经大大超过了其适度规模。因此,应抑制外汇储备激增状况,合理利用过度储备,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正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原因、新特点、正负效应以及目前外汇储备的合理性,从控制外汇储备增长规模、建立将储备转化为投资和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新机制、合理选择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减少外币热钱流入及外汇投机的税收政策、加强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在现行银行结售汇制下,国家外汇储备的性质已突破“储备”原意,其数量的增减是被动的。我国的国际储备内容中外汇储备的构成较其他国家相比具有特定的含义。1994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国家外汇结存和中国银行结存两部分。其中,中国银行结存既包括企业所有外汇,又包括指定银行所有的外汇,是储备又不是储备。为规范我国的外汇储备构成,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外汇储备构成只包括:1历年中央银行外汇结余;2当年国际收支结余;3储备自身增值;4黄金转入(即出售货币黄金所得外汇)四部分,从而在构成内容上基本与国际…  相似文献   

4.
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应是保证支付功能和稳定汇率功能充分发挥的储备规模.当前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较大影响,并且我国外汇储备的收益性偏低.在高额外汇储备规模的现实条件下,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由中央银行和专门外汇投资机构共同管理外汇储备、大力实施"藏汇于民"的战略措施、优化中央银行持有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官方黄金储备和民间藏金双增长.  相似文献   

5.
章政  刘铣 《全国商情》2005,(2):24-28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呈持续上升的势头。2003年12月底,外汇储备额已达4032.51亿美元。一国的外汇储备必须保持适度规模,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改革和发展。影响一国外汇储备水平高低有多种因素,本文从需求角度建立外汇需求修正模型,对中国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对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和外汇管理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藏汇于民”:化解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负效应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汇于国"的外汇管理政策是与传统体制下国家外汇储备短缺的情况相适应的。目前我国正为过快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而苦恼。适应这种变化,放松外汇管制,拓宽外汇储备持有主体已势在必行。2006年有关部门提出的"藏汇于民"战略正是适应了这种转变的趋势。文章介绍了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状况,并就落实"藏汇于民"政策的具体构想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要素集聚、人民币升值预期、外贸政策和汇率制度导向等是我国外汇储备过剩的深层次因素。外汇储备过剩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有:弱化了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有碍国内经济循环从而导致大量国民财富变相流失、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转变等。因此,应从外汇的信托管理模式、开展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掉期交易以及重视转换为日元储备等方面进行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产生外汇储备高规模的原因和外汇储备的利与弊的分析,得出我国高规模的外汇储备是一个伴随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来,我国的外汇政策的唯一选择就是外汇平衡。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为金融安全增加了保险系数,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信用度,但另一方面却导致高成本低效率占用资源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等负面影响.针对我们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应加强管理并通盘考虑外汇政策,对我国外汇储备问题作出理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到2003年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这4033亿美元,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上持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之一。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使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引起贸易伙伴国的不满,而且也使中国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有人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拿来看的不是拿来用的,这话更主要是从政治层面上讲的。本文则从经济层面上,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计算出我国适度的外汇储备量,并对超额储备的释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两次国际资本流动潮流的差异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7年和2001~200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经历了两次国际资本流动潮流的周期性变化:第一次国际资本流动浪潮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第二次国际资本流动浪潮则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普遍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节余”。两次国际资本流动周期性潮流影响差异的原因在于灵活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开放的普及、发展中国家普遍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偏好、当地资本市场的兴起和国际储备资产的多样化发展。两次国际资本流动潮流的差异,对我国的外资管理政策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货币供求对国际储备需求影响的机理入手,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理论来分析货币市场非均衡下中国外汇储备的动态优化与调整。通过建立我国外汇储备、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调整方程,估计外汇储备和货币持有量向均衡水平调整的速度,分析了外汇储备需求与货币供求等相关经济变量的长短期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问题关系到中国、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良性运行,人民币升值将会对国内经济各方面以及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应提高国内企业调整力,进一步开放市场并理性分析外汇储备,在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构成相对集中,在收益有限的情况下,对冲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以维护货币政策稳定的成本不菲,尤其面临人民币升值、国外固定收益债券价值下跌及长期机构债违约等风险。须从源头和用途两方面加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实施多元化投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市场力量和创新来给巨额外汇储备消肿,尤其从国际金融战略的层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人民币在区域货币合作和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截止到2006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9411.15亿美元,我国是拥有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的经济体.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加坡、挪威采取的多层次的储备管理体系;然后介绍了美国、日本的双层次的储备管理体系;并对四国储备体系的特点进行了简要比较.最后给出了中国应如何改善其外汇储备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银行结售汇顺差额不断扩大是外汇储备规模快速积累的最直接原因,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则被认为是银行结售汇顺差额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个观点虽然被广泛认同,但相关的定量研究却相当欠缺。以境内外汇黑市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量化指标,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广东省银行结汇和售汇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表明结售汇增长是外向型经济规模扩大的结果,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显著地提高银行结汇的增速并降低银行售汇的增速,导致结售汇顺差额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我国外汇储备持续迅猛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按照我国当前的情况肯定是超额储备。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超额外汇储备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明显,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改变传统的外汇储备观念,建立适度外汇储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遥遥领先于全球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具有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增强国际信誉等多种重要功能,但在当前西方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演化的背景下,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将面临较大的风险敞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有效管理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外汇储备问题向来备受各方关注,已有不少学者对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来源以及币种结构等方面问题做了较有价值的研究。但面对急剧增加的外汇储备,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其持有效率,似乎是现阶段面临的更为严峻和迫切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外汇储备管理存在的低效率问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思考,并就如何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提出了建议和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