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识吸收能力与内生经济增长—关于罗默模型的改进与扩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罗默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知识的异质性和知识的吸收能力这两个前提条件,更完整地定义了知识的溢出效应概念,建立了一个改进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看,这一模型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从应用性看,这一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劲松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10):35-45
本文研究了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本文首先阐述新古典理论开放模型的困境,进而说明了内生增长理论中,熊彼特理论在时间和逻辑上对AK理论的继承性;比较分析了两者在跨国增长差异、跨国技术扩散等问题上认识的异同。前者一般支持国际间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趋异的观点。但后者则在一个统一的多国模型中提出了"俱乐部趋同"的概念;通用技术的出现,可能导致不同的国家集团之间出现起飞、停滞、衰退等增长模式的分化。而且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位置是重要的;制度变化、开放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观层面吸收能力对FDI技术外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MacDougall(1960)第一次明确提出FDI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后,学者们针对FDI的溢出效果、影响因素等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吸收能力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技术能力、市场结构等微观因素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为我国在引资过程中如何提高FDI的溢出效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FDI的外溢效应和东道国自身的环境和条件相关。其中金融发展在技术外溢效应中的作用是目前较为前沿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中的研完成果进行系统的概述和评价,以期为国内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内生增长理论:综合分析与简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默、卢卡斯等经济学家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它所强调的规模收益递增、外溢效应、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等,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重大突破。它不仅较好地解释了一些经济增长事实,而且其丰富的政策内涵对各国经济长期增长政策的制定和运用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可否认,内生增长理论在理论框架、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含能源研发的经济增长模型,借助动态优化的方法,分析能源研发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研发活动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对能源供应源的扩张具有特殊贡献,有助于经济摆脱能源的约束,实现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9.
今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规划》明确2015年中部地区崛起的12项主要量化目标和一系列任务要求,提出2020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目标。河南虽然在中部六省中GDP总量达到1.9万亿人民币,但距国家对中部崛起的期望仍相差甚远。十二五是河南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实现中部崛起,为实现国家对河南的殷切希望,有必要对河南十二五经济发展前景作深入的分析,为中原振兴,为中部崛起提供理论依据。文章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一个FDI、人力资本与河南省内生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对FDI、人力资本与中部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就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桂明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
本文利用Arrow(1962)与Romer(1986)的“干中学”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包含环境因素的资源纳入生产函数,讨论资源利用与人均消费在长期增长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模型的稳定增长解,以及在考虑了资源消耗的负效用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capac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a firm's information implementation from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ased on a firm's level construct. system adop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dimension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proposed by Zahra and George, we point out that the concept of IS absorptive capacity,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elements of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ealized We use data from two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analyze two firm's realities of IS study indicates differing antecedents may have differing effects on potential absorptive sorptive capacity. 相似文献
12.
技术差距的门槛与FDI技术溢出的非线性——理论模型及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引入内外资技术差距的"双刃性"改进质量阶梯型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存在内外资技术差距的门槛值,使得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受技术差距的影响而呈现非线性动态演进规律;进一步结合我国14474家微观企业面板数据,证明了存在两个技术差距的门槛值,使得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于落在不同技术差距范围内的内资企业具有不同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国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以8个分指标为基础构造了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变量——对外开放度指数,该指数较传统的外贸依存度更好地刻画了1978~2003年间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开放经济下的经济增长模型,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动态地考察了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好地模拟了开放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对外开放不仅在短期内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也显著地进入了长期均衡方程。 相似文献
14.
包群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10):24-34
通过将技术模仿引入到Jones(1995)模型,本文比较考察了自主创新与技术模仿这两类基本创新模式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模型的竞争性市场均衡求解结果表明,技术模仿不仅有利于提高平衡增长路径时本国的稳态增长率,而且引致更多的人力资本被配置到研发部门。经济系统动态转移的数值模拟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技术模仿、技术差距、自主研发效率,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对经济收敛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dynamic Leontief model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linear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The long-term rate of growth is determined within the economic system - either as the outcome of the saving and investment behaviour of agents or as the outcome of some planner's maximization of some objective function. 相似文献
16.
FDI技术溢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1999~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
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时,通常假定他们的一部分技术会转移至东道国的企业里。但是,经验研究还不能为这种正的溢出效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运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横向和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为正,且在统计上均非常显著。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发现,前向关联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后向关联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1):28-39
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FDI流入在不同地区所引发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FDI技术外溢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门限回归"方法构造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检验了影响FDI技术外溢效应的若干吸收能力因素以及FDI技术外溢影响的门限特征,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状况以及地区经济结构等方面测定了引发积极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内生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将环境质量作为内生要素同时引入生产函数与效用函数,构建三个带有环境污染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环境污染外部性、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开发以及内生技术进步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模型的基本结论表明,在环境污染的约束下,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创新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和决定性因素。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的最优发展战略,政府可以通过扶持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活动,促进清洁生产技术进步和制定严厉的环境标准,以及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来达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9.
能源、技术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与印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晔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6):137-145
本文在Romer(1990)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以加入能源因子和将技术因子与能源、劳动力相融合为特征,得到更贴近现实的反映经济增长的产出方程式。通过检验中国和印度1965~2004年间的实证数据,运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方法,对两国的能源及技术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长期中,加入技术变量的能源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关系,中国表现为负,而在印度为正;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印度高于中国。短期中,能源与技术因素的短期波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影响较强;而资本的短期波动对印度的经济增长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