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大智慧大勇气不可为:论我国生育政策的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生育政策的讨论由来已久,同时也长期议而不决。但随着我国人口形势的发展、人口问题的转型,讨论的战略意义日渐凸显。一句忠告常常在我们的耳边回响:宣传有纪律,但研究无禁区。事实一再证明,一些历史性的错误原本可以避免,之所以最后坐失良机、酿成悲剧,就在于讨论不够、  相似文献   

2.
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育政策调整是目前敏感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允许生两个,就会生三个"的思维逻辑、就业压力、人口规模、政策生育率和实际生育率、人口预测与生育政策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并就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以及生育政策调整与计生部门职能转变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对人口发展中的越南与海外华人现状作了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3.
生育政策调整是目前敏感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允许生两个,就会生三个"的思维逻辑、就业压力、人口规模、政策生育率和实际生育率、人口预测与生育政策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并就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以及生育政策调整与计生部门职能转变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对人口发展中的越南与海外华人现状作了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4.
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推行了30余年,对我国在相对落后的历史时期抑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也产生了诸多弊端,我国面临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风险。随着我国人口生育率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未富先老"等问题不断涌现,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亟须进一步调整。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不到两年时间,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本文主要讨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在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带来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全面开放二孩政策。  相似文献   

5.
乔晓春和任强的文章(下称乔任文)题目为"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选择",但涵盖的内容却十分广泛,包括在过去三十多年来对计划生育认识的演变、关于我国目前生育水平的争论、国际上面对低生育率的经验教训、在不同生育水平的条件下我国人口的未来变化前景,等等.在文末关于生育政策的讨论中,作者呼吁"不要错过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机".作者对中国人口变动趋势的关注溢于言表,对中国人口变动前景的忧虑笔透纸背.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剧转型,中国人口也已进入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生育率的持续下降,高龄化的迅速发展,已带来出生性别比失衡、人口"红利"期缩短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人口未来发展向何处去,决定于政府对未来生育政策的抉择;而如何抉择未来生育政策,又决定于对当前中国人口生育水平及其未来变动趋势的正确把握.但很遗憾,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生育水平就没有统计公布数据,成为一个难解之谜.一些学者只能瞎子摸象一般推测,估计范围竟在1.2-2.3之间①,根本无法作为决策依据.这给政府制定未来生育政策带来极大困难.在一定意义上,这是政府"种瓜得瓜"的尴尬,但也是学者们难以弥补的缺憾.  相似文献   

7.
驳斥了试图通过放松生育政策、调高目前生育水平以解决我国人口结构问题的观点.保持现在的低生育水平,慢慢"消耗"建国以来历次生育高峰带来的"历史"欠帐,是当前我国人口政策最为明智的选择.提出通过其它相关政策措施以改善我国的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8.
如何平衡人们的生育意愿和人口增长速度是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生育政策成功地降低了生育率,但我国人口依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每年出生的人数相当于比利时的全国人口(Hesketh等,2005).因此,学术界对未来生育政策的走向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政策应该放宽;另一种看法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维持现有政策不变.笔者认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现行生育政策的人口和社会后果有深入的了解,对政策放宽后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充分论证.下面,通过比较现行政策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对未来生育政策的走向提出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9.
生育政策调整是目前敏感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的理由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逐条分析了这些理由的充分性与合理性.源于生育政策调整的生育率反弹、在生育率水平未明了之前不应进行生育政策调整等都不能成为维持生育政策不变的充分理由.即将来临的第四次出生高峰是人们"臆构"出来的,实际上它根本就不存在.就在生育政策调整问题上全国各地是否应该齐步走以及究竟应该吸取哪些"开小口"的教训等展开了讨论.就人口发展中的欧洲现实、日本经验与韩国教训进行了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晋雁 《商》2013,(16):373-373
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分析,就新时期我国人口生育水平、影响生育变化的因素及其低生育水平对策展开分析与讨论。4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实现了我国从高生育水平到低生育水平的飞跃,但生育水平及影响因素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与时俱进,为计划生育工作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引言 2005年12月8-10日,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人口学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论坛的主题为"低生育率下的中国人口问题与对策".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口研究机构的200多位人口学者和人口学研究生出席了会议,就近年来各自的人口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交流,对我国目前面临的各种人口问题,包括生育政策问题进行了严肃而认真的探讨.会后,北京大学<市场与人口分析>编辑部决定在2006年第1期的"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以下称"论坛")中就"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抉择"为主题展开讨论,并委托我作为本期论坛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2.
借用反事实因果推论框架,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样本和倾向得分方法,从城乡和省区的角度讨论了人口流动对生育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并以各省区倾向得分匹配的结果为数据基础,利用分层线性模型讨论了各省区政策生育水平对人口流动的异质性平均实验效应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流动有助于降低生育水平,但降低幅度在城乡与各省区间的差异体现了人口流动的异质性影响作用;流动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幅度与各省区的生育政策呈正向关系,即政策生育水平越高的省区,人口流动导致生育水平下降的幅度越大.各省区的生育政策对人口流动的边际平均实验效应的影响作用在时期指标与终身指标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流出省份的生育政策并不影响近期的时期生育水平,却会显著影响终身生育水平.人口流动与生育的关系需要从终身的长期的角度予以深入考察,特别是两者的时间顺序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综述理论界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说明调高总和生育率水平解决不了我国人口的结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不仅不能对过去的生育政策进行微调,而且还要继续把城乡的生育率水平拉到一对夫妇一个孩子这一底线,由此产生的人口自然结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优化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关注生育政策与人口结构的联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大力控制人口增长以来,在经历了近十多年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之后,当前的人口再生产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突出特点是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以及出生人口性别比"五大人口高峰"的相继到来.如果说20年前我们面临的人口主要是数量问题的话,那么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除了庞大人口基数下的低惯性增长外,人口素质与人口结构问题已经凸现.由于长期受生育政策的制约,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已从简单转向复杂,从单维走向了多维.人口结构变动,特别是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变动与生育政策的联动效应,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从以人为本看我国人口问题与生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低生育水平正在摆脱"人工控制"性质,越来越具有由经济社会发展驱动的自然性质。人口多少是个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只要经济社发展,人口多也不是大问题。在进入低生育率20年以后的今天,我国人口控制任务已接近基本完成,目前人口较多是历史遗留产物,继续保持超低生育率并不能解决人口多的问题,相反对未来人口、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成巨大威胁。我国人口多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对此需坦然面对和积极应对。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看,放宽现行生育政策势在必行,取消一孩政策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为了人口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发展,更是生育权利的合理回归和保障家庭发展与幸福。  相似文献   

16.
如何平衡人们的生育意愿和人口增长速度是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生育政策成功地降低了生育率,但我国人口依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每年出生的人数相当于比利时的全国人口(Hesketh等,2005)。因此,学术界对未来生育政策的走向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政策应该放宽;另一种看法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维持现有政策不变。笔者认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现行生育政策的人口和社会后果有深入的了解,对政策放宽后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充分论证。下面,通过比较现行政策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对未…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经历了"不限制人口增长、节制生育"的人口政策演变过程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了人口压力,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妇幼保健水平,改善了青少年的教育。但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独生子女问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经济发展动力减弱以及家庭规模结构与功能变化等问题日渐突出。借鉴日本、印度的人口政策,我国要把人口问题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考虑,制定适合国情的人口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应从加大社保投入、适时微调生育政策、分类实施放开二胎等方面调整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和市民收入出现多元化,现行城乡有别的生育政策难以继续贯彻执行,客观上要求城乡统一生育政策.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晚、稀、少"政策、二孩生育政策试点的计划生育效果,当前的人口形势,不同生育政策下的政策生育率,国际社会的经验等问题,提出了我国未来生育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9.
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就是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而所有促进群众生育意愿贴近生育政策的举措即是"治本"举措,故"治本"就是解决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它的两大问题--适宜的生育政策是关键,"治本"是根本.治本措施系以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论述了治本资金的来源及效益、生育政策选择的原则和具体建议,以及标本兼治的东西部差异和标本兼治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就是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而所有促进群众生育意愿贴近生育政策的举措即是"治本"举措,故"治本"就是解决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它的两大问题--适宜的生育政策是关键,"治本"是根本.治本措施系以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论述了治本资金的来源及效益、生育政策选择的原则和具体建议,以及标本兼治的东西部差异和标本兼治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