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于刚 《中国经贸》2013,(11):22-23
英特尔公词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1965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趋势,即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日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该发现被业界誉为“摩尔定律”。后来也有被描述为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或价格下降一半,或用同等价钱能买到的电脑性能(速度和储存量)每隔18个月翻一番,等等。  相似文献   

2.
近日,鼎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其射频收发芯片已经成功在TD-SCDMA网络上实现通话。新浪科技网报道称,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企业完全自主设计并实现通话的TD-SCDMA射频集成电路(RFIC)芯片,也是全球第一个支持TD-SCDMA标准的、集收发于一体的单芯片射频方案。该芯片的成功通话,标志着中国在建设自主倡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视野     
国产高速光纤接口系列芯片通过鉴定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归国专家王志功最新推出的11项研究成果通过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所研制的11种芯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9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我国已建成了长达3百万公里的光纤干线,但作为接口电路核心的芯片,却100%依赖进口。据专家介绍,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已达到了0.25微米至0.18微米工艺的国际主流水准,现在的“瓶颈”就在设计领域。该集成电路芯片分别属于光纤传输系统复接器、激光驱动器、放大器、时钟恢复、数据判决和分接…  相似文献   

4.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环节,其重要性与战略性不言而喻。自2000年始,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完善,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几个阶段。同时,集成电路产业又是一个关联度极高的产业,自身产业链长,对下游产业影响度高。理清集成电路产业链关系,认清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国家未来芯片产业的发展方向,落实好各项产业政策,对确保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集成电路芯片需求八成靠进口,且供需缺口正逐步扩大。虽然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大部分特别是关键的集成电路主要依赖进口。据预测,在消费电子产品需求量强劲增加的带动下,中国今后2年对进口集成电路的需求每年将平均增加20%。  相似文献   

6.
芯片产业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我国是电子产品制造和消费大国,快速增长的需求带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并呈现出技术水准迅速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领军人物纷纷涌现的良好局面。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了IC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三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集成电路1元的产值,将会带动电子电路产业10元的产值,同时会带支GDP100元的产值”。这是芯片领袖中流传了十几年的一个说法。无需验证这句话本身的精确性,从IT产业的整体发展来看,芯片已成为信息产业中符号性和主导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记者从国家计委了解到,“十五”期间,中国将集中部分国家经济资源和科技资源,重点组织实施十二大高技术工程,力求在局部领域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据介绍,这十二大高新技术工程分别是:新一代高速宽带信息网络。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主要包括光纤骨干网和接入网。同时,开展宽带综合业务的研究和试验及服务,逐步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融通以及业务的融和。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建设若干个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芯片生产企业,形成一批高水平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迅速扩大集成电路的产业规模,把中国建设成为国际…  相似文献   

9.
胡兰 《中国高新区》2005,(10):46-49
中国的半导体市场,业内人士大都认为是处于群雄纷争、诸强鼎立的战国时代。其中,有这么一个企业令人刮目相看:他设计出中国第一颗完整的射频集成电路芯片,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第一次提供国际公认最难设计的完整射频集成电路收发器工程样片……几番动作之下,亦掀起了中国IC界的层层波澜,成为中国IC领域的一名新星:为此,笔者特意走访了该企业的掌门人——鼎芯半导体公司董事长陈凯先生。  相似文献   

10.
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集成电路领域最强的研发基地。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相关企业数量占全国该产业企业数量的40%以上。在芯片设计、第二代身份证(芯片)和材料三个方面分别各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可大批量生产90纳米晶圆,6S纳米已经量产,40纳米研发成功;TD-SCDMA手机芯片占全国市场的70%以上。形成了通信设备制造、核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能、节能、环  相似文献   

11.
综合信息     
我国将建立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我国将建立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将成为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引擎,使中国集成电路产品总销售额到2020年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5%。该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将有一个5000平方米左右的净化实验室,装备一条12英寸、纳米级集成电路研发先  相似文献   

12.
手紧钻夹头     
欧北根 《中国招标》2005,(1M):74-74
包括钻体、前套和后套,前套安装在钻体的前部,后套安装在钻体的后部,钻体中部沿轴向开有一圈凹陷的台阶,台阶外表面套置有一塑料套,塑料套为一环形旋转体,该塑料套内孔与台阶过盈配合使塑料套固定套置在钻体上;塑料套外壁上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凸起,凸起外圆表面下端设置有向内倾斜的圆锥面,前套内壁上设有凹槽,其位置与所述凸起的位置相对应,凹槽内表面设置有向外倾斜的圆锥面,通过凹槽与凸起的配合使前套与塑料套卡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正成立背景芯片(台湾俗称晶片),是最常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材料。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通讯和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发展的驱动力,均来自于半导体元器件的技术突破。每一代更高性能的集成电路芯片问世,都会驱动其他信息技术向前跃进。建立在小小一片芯片之上的半导体产业,其战略地位可与大工业时代钢铁工业的地位等同,被称作信息时代的基础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新区》2014,(12):42-43
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集成电路领域最强的研发基地。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相关企业数最占全国该产业企业数量的40%以上。在芯片设计、第二代身份证(芯片)和材料三个方面分别备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可大批量生产90纳米晶圆,65纳米已经量产,40纳米研发成功;TD—SCDMA手机芯片占全国市场的70%以上。形成了通信设备制造、核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能、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智能装备、LED照明、物联网等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拥有众多的全国知名品牌商品,如服装、钟表、首饰、电子、保健品、食品、床上用品、烟酒等,商品包装是商品营销手段中最直观的部分,也是与普通消费者直接接触的部分,包装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和喜好度。衡量一件商品包装,主要从其保护性、美观性及加工方式、环保程度、是否适用于销售与运输等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正>《黄帝内经》中提出"病为本,工为标",其中"病"指病人,"工"指医生。可见,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医生起的是指导作用,患者的配合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然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又谈何容易?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执业中医师代金刚认为,中医导引法是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有效载体。其实,早在攻读硕士期间,他就开始了对中医内科和导引法的研究,并深刻体会到健康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的重要性。当时,有两位几乎同时患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石油管材检测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石油管材实时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智能测厚系统。该系统以STM32为主控芯片,以TDC-GP22为采集芯片经过计算得到管道厚度,以I2C总线方式实现主从机通信,以HLK-RM04嵌入式模块实现与上位机应用软件的数据传输与采集功能,同时配合控制多个42步进电机与直流喷液电机实现运动、耦合、温湿度检测等功能,给出了硬件部分与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与传统的人工作业效率相比,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数、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的内涵从最早纯粹的思想观念体系,延伸到具有物质性,可以通过物质载体对人产生影响。葛兰西是提出意识形态物质载体的第一人,他认为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影响人的价值观。在意识形态物质载体的引导下,近年来消费主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潮流,商品控制着人们的生活,导致部分人理想信念缺乏。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将建立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将成为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引擎,使中国集成电路产品总销售额到2020年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5%。   该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将有一个5000平方米左右的净化实验室,装备一条12英寸、纳米级集成电路研发先导线,还包括配套的新器件、新工艺、新结构电路、新材料和知识产权开发研究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信息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近日推出新型计算机主机,其特点是主机采用了与个人计算机芯片相似的芯片,放弃了传统的双极集成电路设计。这是1994年以来 IBM 公司推出的第三代非双极模式大型机。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尽管大型主机及其配套软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