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科的重要开创者和带头人严中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他为我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以精湛的学术成就、高贵的思想品质、鲜明的立场、严谨的学风蜚声中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纪念严中平同志、学习严中平同志,我们组织了本专辑。它包括严中平同志的两篇遗作和特约有关专家学者撰写的对严中平同志著作的评述、对严中平同志生平的回忆以及有关学术论文。我们相信,严中平同志不朽的精神定将激励后继者为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科继续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在1983年我曾写过一篇《地主制经济与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论纲》在《中国史研究》发表。后来感到该文仍需再行发挥,曾多次与严中平同志讨论。1990年12月31日,我到严府看望,他还提了不少意见。未满一月,不意中平同志遽然于1991年1月24日病逝,这是我国学术界一重大损失。《再论》初稿已成,其间凝聚着中平同志的宝贵心血,谨以此作为对他的怀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顾问、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家严中平同志,于1991年1月24日上午11时,因病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2岁。严中平同志1909年出生于江苏省涟水县。青年时代,因不满蒋介石对日退让,为爱国主义思想所驱使,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钻研《资本论》,并参加进步活动。1936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开始了他的学术研究生涯。1947年研究所派他到英国进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毅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至1982年先后担任中国  相似文献   

4.
·纪念严中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专粗·规律性判断研究和价值性研究 —关于历史评价的问题的构思 ’‘’.“””二””’‘’·‘·’·············……严中平2/1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历史评价问题还需要讨论 “‘’‘”’“’‘”·”’‘.’···············……严中平2/9鲜明的立场卓越的贡献 —《严中平文集》一书的“前言” ””‘’‘”“‘””””’‘”’···········……经君健2/15严中平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治史的 巨大成就 —兼评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  相似文献   

5.
拙作《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在本刊发表以后,得到了王方中等十三位学者的热心评论。各种不同的意见,对我都是有益的。我都怀着感谢的心情认真加以考虑。通过自已的反复思考,觉得在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上,还应该明确一下自已的意见。这个问题,事实上在我脑中盘桓了近三十年。这一思想的最初萌芽,是受到老一辈经济史学家严中平同志的启发。六十年代初,当他主持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集体编写时,严中平同志就在编写组内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核心问题,应该作为贯穿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条红线。这一思想和提法,当时在组内和组外,都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那时编写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始,讨论是比较悬空的,没有能取得一致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经济史学对时代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取得很大成绩,历史分期问题,土地所有制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另说为汉民族的形成问题),以及农民战争问题,在这“五朵金花”的热烈争辩中,经济史学科得到很大发展,并出现了一批大师。同时取得一批卓越研究成果,如费孝通著:《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李文治、江太新著:《清代漕运》,漆侠著:《宋代经济史》(上、下),陈诗启著:《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陈振中著:《青铜生产工具与中国奴隶制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7.
一、严中平致汪敬虞敬虞老兄: 近年读到你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系列论著,其中不少基本上都是阐述你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的中心红线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的观点,征引宏富,深佩功力。回想在六十年代初,当我接受编写高等院校政治经济学系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的任务时,我也曾提出过同一个命题。但当时,我对中心红线应该具有什么性质,它在中国近代经  相似文献   

8.
由严中平同志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以下简称“严书”)同读者见面了。这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可喜成果,也是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好教材。笔者参加了“严书”的一部分编写工作。这里主要是作为一名读者,谈谈自己读了这本书后的一些体会,顺便就有关如何正确评价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作用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史学会是1988年12月成立的。四年半以后的今天,才召开首届学术年会和理事会。这是因为本会到1989年4月才经民政部正式批准,在这以前,我们也就不能开展正式的活动。今天召开首次学术年会,我们的会长严中平同志已不幸于今年一月逝世。我们的副会长傅衣凌同志,卧病多年,也已于1988年5月逝世。严老、傅老,都是老一辈的著名学者,也是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他们的辞世,是我们经济史学界不可弥补的损失。我谨代表理事会,向两位经济史学前辈,致以深切的哀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的是1927年至1937年间的棉纺织手工业,这是中国传统手工业中分布最广泛,影响最大的门类,对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研究,前辈学者不乏其人,极有建树,但对此最深入,全面的研究,还当推严中平先生,严中平在60年前的著作《中国棉业之发展》(1955年修改为《中国棉纺织史稿》),曾对手工棉纺织业在20世纪30年代的存在状况深入考察,研究了16省536县(地区)的手工纺织资料,但自严先平研究 发表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尚未见到对手工棉纺织业的更为全面详尽的全国性研究。这里,我们希望在严中平的基础上,吸收诸位学者的成果,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手要棉纺织业的资料略加补充修正,并对手工棉纺织业的存在与分布,手纺纱与手织布的数量,手工织布业的产地,原料与市场等问题,试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铜政便览》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重要史料价的《铜政便览》①一书,尽管出版已逾20年,但就本人所见,书中资料鲜被有关研究者所使用。对于这一资料的价值,严中平先生在其编撰的《清代云南铜政考》中作了这样的介绍:“《铜政便览》八卷,不著撰人,当是嘉道间布政史幕僚中人所成。”但《铜政便览》“尚能自王氏(王文韶)续通志考中见其引文外,我们都无缘得读。如今我们考察云南铜政史,只能从阮(阮元)王氏(王文韶)通志稿和当时人的文集、笔记、碑传一类资料里去摸索,不幸就是这些著述,也找不齐全。”②可见严中平先生对未能看到这一资料是感到多么遗憾!所幸台湾学生出版社将《…  相似文献   

12.
刚才各位先生作了很好的发言,我深有同感。现在,我换一个角度,从经济所经济史学科的学术传统切入谈谈我的感受。经济所是中国现代意义的经济史学科的源头和重镇之一。经济所前身中研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华北社会调查所是中国最早组织经济史研究的单位,1932年华北社会调查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以“经济史”命名的学术刊物——“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新中国建立以后,一批风华正茂的经济学者在严中平先生领导下成立了经济所的经济史组(经济史研究室的前身),1958年以后,又有吴承明先生领导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组加盟,经济所的经济史学科获得…  相似文献   

13.
江敬虞同志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是一部研究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变迁的专著,由多位攻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的老专家和本学科博士、硕士青年学者共同撰写,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八五”重点项目。本书是已故史学大师严中平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的续编,其准备工作可溯及60年代,与严著同时,并一本严著传统,即在长期考究史料的基础上,先作专题研究,本书并有十几项专题研究成果先行发表征求众议,然后编写成书。是以体系完整,而根低扎实雄厚,有博大而精深之效。  相似文献   

14.
严中平先生是新中国的中国经济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严先生所写的以《中国棉纺织史稿》为代表的许多著作,在经济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文章,有些现在已经难于查找了。现在将他未曾收入专书的文章汇集成册,以便大家参考利用,同时也藉以表达我们对严先生深切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5.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研究中国经济史,“必须对外国经济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不能就中国论中国”(严中平先生语)。在具体研究工作中,很多同志注意中外比较研究,并取得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要真正做出科学的中外比较,决非易事,必须加倍努力方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这里不拟广泛讨论,只想结合两个问题着重指出:正是由于对外国史研究不够,了解不够,使中国经济史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些结论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汪玉奇 《老区建设》2008,(4):F0002-F0002
《中国农民收入研究》是徐永祥同志主编的新著。我很有兴趣地读完此书,也很有兴趣地发表一番评说,以示祝贺。  相似文献   

17.
1990年8月我们曾开会纪念一百五十年前的两次鸦片战争。在回顾这段沉痛的历史时,有必要弄清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因为多年来有些人不了解而对此产生错误的看法。严中平同志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上、下两卷以大量事实揭示了两次鸦片战争的真实起因,读后使人豁然。有些人认为鸦片战争是由于我国“闭关自守”而引起的,其实我国自汉以后,早就通过丝绸之路和西域通商,自唐以后通过西南太平洋、东印度洋与东南亚、南亚和东非通商。在  相似文献   

18.
严中平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组在5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地搜集中外文资料,并编著出一系列行业史资料汇编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多年分门别类的深入研究,在有多种专题著作问世的条件下,然后集大成而编成的一部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大型学术专著。对此书的出版,我们大家早已盼望多年,今天终于得以一读为快。迄今为止,对中国近代经济史这一重要的研究领域,全面地进行过较系统研究和论述的还仅有几本供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史学大师汪敬虞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汪公在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了60余载,废寝忘食,奋力开拓,教书育人,著述丰硕,桃李成林,无论学术研究,还是道德文章,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汪公艰辛探索、确立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曲折历程和特殊贡献,更是值得大书一笔。"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的"中心线索"命题,最先是严中平先生提出来的。上世纪60年代初,严老主持《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集体编写时,在编写组内提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核心问题",应该作为贯穿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条"红线",并在组内外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当时因编写工作尚未真正开始,讨论比较空泛,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后因政治运动而中止。"文革"结束后,项目再次上马,但由原来30万字的高校经济系本科教材,改为多卷本专著,并决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经济史研究会经一年多时间的筹备,于1986年4月14日在杭州成立了。中国经济史学家严中平、傅衣凌、彭泽益、李文治、汪敬虞、章有义、韩国磐、郑学檬写来贺信,对开展经济史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广东省经济史学会,东北三省经济史学会、湖北省经济史学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也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贺电。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君健研究员专程来杭,应邀作了《关于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