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当前,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领先于理论的研究。会计学术界较少以理论高度去认识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相关问题。本文从会计职能的视角讨论了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环境背景,会计信息需求发生的变化,会计职能转型的方向--走向服务。最终结论认为,财务转型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管理会计的价值,实现会计服务职能的发挥,解决传统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烙印理论视角,以2010-2019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管理者的环保经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管理者的环保经历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管理者环保经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助力作用是通过技术创新氛围和财务资源获取两个路径得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相比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低的地区,管理者环保经历助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构建数字化新能力,目前学界对数字化能力构建机制研究不足。运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究了数字资源基础薄弱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构建机制。研究发现:(1)不同阶段数字化战略与资源条件驱动制造业企业采取不同的资源编排组合,对应于工具级、流程级、组织级和生态级数字化战略,分别采取集聚式、协同式、整合式和赋能式资源编排组合。(2)差异化资源编排促进数字化能力的快速构建与发展演化,表现为单点突破阶段通过资源—能力转化机制,构建起数字化能力点;流程互联阶段通过资源—能力转化机制与能力—能力复制机制,发展为数字化能力链;网络整合阶段通过资源—能力转化机制与能力—能力拓展机制,演进至数字化能力组合;生态协同阶段通过资源—能力转化机制与能力—能力外迁机制,最终趋向数字化能力体系。旨在丰富数字化能力研究,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1999—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首次探究高管团队性别多元化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企业高管中女性的数量和比例越高,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水平越高。进一步考察发现,这一效应主要来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企业面临金融危机期间。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高管性别差异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因素的文献,同时有助于理解不同性别高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新的发展动能,但能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至今尚无明确的论断。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文本数据挖掘的方法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且这一效应在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明显。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与降低代理成本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因此,企业应积极运用新兴数字技术打造多元协调的治理平台,营造开放共享的公司治理环境;政府应加快出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扶持政策,对非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强化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技术跃迁理论视角,采用2007—2021年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通过关键词筛选和人工比对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政府数字化转型补贴及其补贴强度,运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对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政府数字化转型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且对策略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实质性创新绩效,存在更重数量的策略选择效应;二是数字化转型补贴的创新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及以下规模城市中发挥更强的专利产出激励作用;三是企业数字化水平在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验证了企业数字化水平是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单案例研究方法,聚焦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白酒老字号企业,基于烙印视角,探究老字号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过程。研究发现:(1)适度稳定的非敏感期和高度动荡的敏感期,分别促使创始烙印维持和新烙印源出现,由此构成动态能力构建的前提条件;(2)老字号企业通过破坏性重组和适应性创新两种机制,构建烙印还原能力和烙印构造能力。本文结论丰富了烙印和动态能力的关系研究,揭示了烙印视角下动态能力的过程“黑箱”,为企业兼顾烙印的新颖性和稳定性提供理论启示和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医疗模式的不断调整,医院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逐步向财务信息化方向转变,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助力经营决策成为各家医院的探索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医院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医院财务数字化转型应使用改造式转型的方式,即构建基础架构数据、梳理整合业务流程,实现医院从业务端发起到预算控制、线上审批、智能审核,经电子票据到银医直联,自动对账智能制单,形成电子会计档案后开放数据共享的多业务平台全链条线上管理,构建一个覆盖医院所有部门、流程、内外部相关者便捷使用的业财融合型、价值管理型的数字化财务体系,以期推动财务工作的高效开展,进而提升医院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日益有利的政策环境下,制造企业仍抱有“不愿转”“不敢转”的心态并面临“不会转”的窘境。为此本文探讨了制度支持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基于管理者认知视角,结合注意力配置理论和高阶理论,引入数字化注意力作为中介变量,CEO认知灵活性和数字化经验作为调节变量,并对240家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显示:制度支持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数字化注意力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认知灵活性和数字化经验分别对制度支持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化注意力的中介作用起正向的调节作用。因此,政府应在制定政策时加强引导,积极塑造高管的数字化认知;企业则不仅要积极获取政策支持,还要重视CEO等高管的注意力焦点,培养和提升其认知灵活性和数字化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数字经济进程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南方航空数字化转型为例,利用资源编排理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及价值创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南方航空从人才、技术、客户、数据等方面整合传统资源和数字资源,打造不同功能的数字平台,提升公司治理能力,降低经营风险。进一步分析数字化转型价值创造效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南方航空的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等方面都起到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首钢集团基于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搭建财务公司的“3+1”机器人服务体系,逐步实现财务数字化:从数据驱动视角识别重复性高、业务量大、低效、耗时的流程,明确适合运用RPA技术的范围;深入分析RPA技术实质,采用理论宣传与案例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试点;以项目带动新技术推广,实现技术与管理的有机融合,初步构建数字化公司;以新技术应用促进全员素质提升,做好数字化转型与业务赋能。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因此,要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组织效能优化,协同提升组织竞争力,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当前研究尚未建立起数字化转型与组织效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从组织效能视角出发构建数字化转型的整合型研究框架。遵循“刺激-反应”原理,立足组织效能视角,从资源、角色、治理和生态4个角度剖析数字化转型可知:在资源层面探究数据资源带来的技术颠覆性、软硬件的升级以及打破数据壁垒;在角色层面分析如何减弱员工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排斥并设立首席数据官推动数字化转型;在治理层面研究关注网络组织、去中心化与自治组织;在生态层面关注跨生态系统的组织协同共创。本文研究为企业通过组织效能重构、优化与提升以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借助A股上市公司2009—2020年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方式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论述和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企业市场势力,在考虑到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进行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市场势力。基于宏观环境和企业微观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处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分割程度较低的地区,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的市场势力提升作用更强。数字化转型成效也受到管理层治理的影响,董事网络中心度水平、高管的海外和金融背景均能给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优势。研究结论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推动了全球产业变革与技术更迭,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社会经济各领域的重大战略资源。加快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提升我国竞争力的新引擎。近年来,在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物流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物流供应链运行中,海量数据的应用推动了业态的革新与效率的提升,但仍存在物流成本高、运行效率低、竞争力不高等问题。数字化转型是物流供应链应对竞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更是创新发展、优化治理、防范风险、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为此,为推动物流供应链实现创新发展,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技术的融合与应用,推动物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和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规模较小以及竞争性国有企业中更明显。基于此,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国企治理中的赋能效应,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督协同路径,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以2011—2020年209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析资产专用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从企业是否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转型程度两个层面来看,资产专用性会制约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第二,经营风险与可用资源数量在资产专用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资产专用性通过提高企业经营风险、减少企业通用性可用资源,进而抑制了数字化转型;第三,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资产专用性越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差。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转型成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不仅要承载具体运营开发的职责,更要基于对数字化转型的深入研究,突出区域特色,通过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能力共进,在时代变格中把准前行方向,成为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9.
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异质大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ESG表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异质大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质大股东治理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异质大股东治理主要通过监督效应、互补效应和内部控制水平提升效应三种路径促进企业ESG表现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异质大股东治理会促进企业ESG表现的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异质大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丰富了异质大股东治理的经济后果研究,并从企业股权治理的角度探究了影响企业ESG表现的因素,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内部治理对ESG表现的影响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术界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未形成一致结论,可能的原因是忽略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影响的差异性。据此选取A股2094家上市公司2015—2019年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得分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通过构建OLS模型和门槛模型,进一步探析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市场绩效;但对企业短期财务绩效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考虑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市场价值更高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市场绩效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而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长期财务绩效存在“U”型关系,数字化转型初期企业财务绩效下降,但随着转型逐渐深入,财务绩效开始上升;并且管理运营成本对这一“U”型关系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即随企业内外部渡过转型磨合期,管理运营成本开始降低,企业财务绩效由下降转为上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