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及高管持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投入呈负相关关系,且高管持股会削弱二者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均呈负相关,高管持股在非国有企业会减弱二者的关系,在国有企业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科技支撑是关键。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政府补助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会计信息质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绿色创新呈先降后升的U形影响关系,只有当政府补助规模达到临界值后才能有效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且创新激励效果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显著;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高时,政府补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U形影响关系能够被强化;此外,对于国有企业,当政府补助规模达到临界值后,非专项类补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果优于混合型政府补助。今后可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优化营商环境等多种途径,更好激励企业绿色创新。  相似文献   

3.
乔翠霞  马一森  刘韵致 《改革》2023,(2):118-138
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水平对于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以中国A股2008—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持股与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代理问题和内部控制在非国有股东持股与国有企业创新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且非国有股东持股与代理问题之间存在U型关系,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商业类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股东持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更为显著;非国有股东向国有企业委派董事、监事和高管可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4.
绿色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何从企业内部激励绿色创新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管海外经历可以通过提升管理者的风险偏好、自信程度,以及加强环境注意力等作用机制,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海外经历促进绿色创新的效果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机构投资者持股作为外部监督机制,加强了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的积极影响;企业冗余资源则会抑制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丰富了高管特征影响企业行为的系列研究,为促进人力资本开发、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 2012-2016 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手工收集高管技术专长背景与 企业创新意识数据,基于高阶理论、特质激活理论、调节定向理论实证检验高管技术专长对企业 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技术专长型高管比例及女性技术专长型高管比例对当期和滞后 一期企业创新投入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意识和科技水平在男性技术专长型高管比例与 创新投入之间起到联合调节作用,而在女性技术专长型高管比例与创新投入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上述结果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为制造业企业构建支持创新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启示。 进一步研究表明:相对于成熟期企业,企业创新意识对技术专长型高管总比例与创新投入的调节 作用在成长期企业中更明显;相对于成长期企业,企业科技水平对技术专长型高管总比例与创新 投入的调节作用在成熟期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岳媛媛 《科技和产业》2022,22(8):276-280
选取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信号理论为视角研究政府补助、金融化与制造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补助、非研发补助对创新产出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金融化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发挥了调节效应;研发补助和创新产出存在倒“U”型关系,非研发补助和创新产出呈正相关;金融化可以正向调节研发补助、非研发补助和创新产出的关系,与其他制造企业相比,金融化的调节作用在民营制造企业表现得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由于内部创新效率较低,成熟企业难以像创业企业那样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加,公司创业投资成为成熟企业从创业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重要战略手段,并在实践中迅速兴起。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运用2001—2014年间376家参与公司创业投资活动的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司创业投资数量与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形关系;投资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和自身的内部创新投入对于上述关系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公司创业投资实物期权属性对投资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提供了直接的实证证据,揭示了公司创业投资获得的外部创新资源与企业内部创新投入之间的互补效应,丰富了公司创业投资和实物期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绩效反馈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的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还探讨了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绩效期望差距正向影响企业的并购数。同时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差异化的:制度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9.
以往关于组织惯例的研究忽视了惯例演化的动态性,缺乏对惯例更新过程及前因因素的研究。企业惯例更新有助于实现组织惯例与动态环境的相机匹配,推动组织惯例的积极效应。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动态市场环境的特质出发,采用226家创新型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多元层级回归统计方法检验战略柔性对企业惯例更新的影响以及动态环境(环境不确定性和环境包容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存在倒U型关系,能力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的倒U型关系以及能力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的线性关系;环境包容性负向调节资源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的倒U型关系,且正向调节能力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深化了对组织惯例动态更新的资源基础的理解,提出动态环境的权变条件,对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2013—2018年181家企业环境规制、融资约束和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加强环境规制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融资约束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在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关系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削弱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非国有企业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但调节效应不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别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自身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仝凡  王世进 《科技和产业》2023,23(12):22-28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呈“U”形关系,并且环境信息披露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这一路径影响企业价值,即技术创新在两者关系中发挥了部分正向中介作用。进一步选取产权性质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产权性质在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中的价值效应,结果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对非国有企业价值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科技的创新投入实现技术突破。而资金支持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投入显得非常重要,既要推进社会资本投资,也要政府做好政策与资金的引导工作。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2015—2019年的数据来分析政府补贴、融资结构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都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债权融资的抑制程度强于股权融资;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对创新投入具有抑制作用,而国有企业股权融资对创新投入并不会产生影响;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强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只会显著增强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对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而对国有企业不会产生调节作用。因此提出,政府在继续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补贴力度的同时,要建立客观高效的补贴对象筛选标准,极力避免筛选过程中的"产权歧视"问题;我国应当继续完善股权融资制度,强调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的环境;银行应提供可灵活调整信贷周期的金融产品,并改进抵押贷款模式,降低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贷款门槛;债券市场应多发行战略...  相似文献   

13.
鉴于中国民营企业创新主要依靠自有资金的特征现实,文章以企业内部资金为例,将内部资源不确定性纳入到现有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研究框架中,探讨企业在不同内外部不确定性组合状况下的创新行为反应。理论矩阵模型揭示,内部资金资源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超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企业创新行为选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内部资金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一理论推论得到了企业微观调研数据的实证支持,并且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创新对内部资金资源的不稳定性更敏感。研究表明,政府激励民营企业创新的政策,当以稳定企业内部资源、提高企业收入帮助企业拥有稳定资金流为主要着力点,在具体政策工具上,税收减免比研发资助补贴等措施在激励企业研发、改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低动力不足方面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市场关注度、企业规模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的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正向效应,其中市场关注度发挥正向中介效应,企业规模能够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为促进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我国2008—2014 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高管金融背景、产融结合 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高管金融背景和产融结合均有降低国有企业当前价值、 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有企业未来价值的作用;更进一步地,高管金融背景与产融结合的协同作 用会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结论为进一步深入 推进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落实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6.
孙翔 《科技和产业》2023,23(20):59-65
基于沪深A股2015-2020年3 296个企业-年度观测值,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责任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正向影响在国有、东部地区、非制造业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研发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在社会责任与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6.7%、5.9%。最后针对性提出推动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To control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nd achieve the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the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CETS), which has been applied in two provinces and five cities since 2013. This study uses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olicy of the pilot CETS as a quasi-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environmental policy induces green innovation among enterprises. This study employs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test using green patent data of A-share listed enterprises from 2002 to 2018.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ETS pilot-policy-induced green invention innovation in enterprises. Notably, compared with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pilot policy is mo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green innovation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8.
苏昕  周升师 《南方经济》2019,38(5):52-77
文章基于组织二元性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探究了双元性创新与企业竞争地位的关系以及冗余资源的权变影响,并以2009-2015年我国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具有"拐点效应",呈正"U"型,利用式创新促进了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双元性创新的互补性降低了企业竞争地位,而平衡性则对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财务冗余强化了双元性创新对企业竞争地位的促进作用,并能缓解利用式创新的负效应;人力资源冗余弱化了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竞争地位的积极效应,但对利用式创新与企业竞争地位的关系却未表现出显著影响。统计结果在基于勒纳指数年度行业排名的面板排序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中依然保持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探索式创新与双元性创新互补性的积极作用具有"时滞效应",利用式创新及双元性创新平衡性之积极影响存在差异化的效应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