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施用葵花牌壮秧剂育秧,可提高秧苗素质及水稻产量;小区试验、简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葵花牌壮秧剂育秧的早稻每667m2可增产稻谷22.6~46kg,增产4.3%~9.1%,晚稻每667m2可增产稻谷21.3~28.9kg,增4.6%~6.1%,增产效果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全年可增加纯收入96元/667m2。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科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大力推广由湖南农业大学研制成功的“水稻壮秧营养剂”。湖南农大是从1997年开始研究这一项目的,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湖南气候、土壤条件的新产品。经试验、示范,“水稻壮秧营养剂”对水稻秧苗具有消毒、调酸、防病以及促进根系生长、分蘖等多种功能,特别对防止立枯病和早稻烂秧有明显效果。1999年在省内推广40万亩,一般增产5%以上。湖南推广“水稻壮秧营养剂”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村经济》2014,(9):36-36
稻能量是土耳其卡特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开发的水稻营养高产系列产品,由土耳其卡特专家团队对水稻阶段性生长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后,专门研发出的适合水稻生长的营养肥料。稻能量系列产品包括水稻滴灌流体肥、育秧基质、壮秧剂、返青柯权肥、抗旺抗倒剂、灌浆肥、硅锌钾镁肥、增产叶面肥等产品。,  相似文献   

4.
水稻壮秧剂育秧技术是旱床育秧和抛秧的简化技术。是这两项技术的完善和发展,能一次性完成床土消毒、调酸和秧苗施肥、化控等多项程序,俗称“四合一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省工节本、防病壮秧、增产增收等优点。我省1998年引进这项技术,1999年扩大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农民科技培训》2004,(4):26-27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将旱育秧和合理稀植相结合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下培育水稻秧苗。旱地土壤中氧气充足,水热气肥容易协调,有利于培育壮秧。利用壮秧优势。在本田里可适当降低栽插密度,多利用分蘖成穗.加上科学的肥水调控方法,实现穗大粒多,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6.
培育壮秧是提高水稻单产的关键措施。五十年代采用水播水育秧,秧苗素质差,平均单产只有348.6斤;六十年代推广全国劳动模范水稻专家陈永康同志的“落谷稀”、湿润育秧技术,平均单产提高到452.1斤;七十年代推广薄膜保温育秧、通气育秧等技术,平均单产又提高到543.8斤;八十年代初期大力推广露地稀播配套育壮秧、薄膜育秧、温室育秧等三秧配套技术,平均单产达到670斤。近几年来江苏省水稻复种面积逐年在下降。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插盘育壮秧,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秧苗健壮,发根力强,有利早发,增穗增粒,是夺取水稻高产的保证。培育机插盘育壮秧必须抓好床土准备,秧田准备、种子处理、适时适量播种、秧田管理几个重要环节。近2年紧紧围绕这几个环节我们进行试验示范,去年做了三点改进,对提高秧苗素质,控制苗期立枯病的发生与蔓延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稻多效唑的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的作物生长化学调控剂 ,也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延缓物质和多种杀菌剂 ,具有多能、低毒、安全、简便、可靠的使用效果。对水稻生产有明显的“控长促蘖”作用 ,并兼有抑制杂草 ,促进矮化壮秧 ,早发增穗 ,增强抗性等作用。现将水稻多效唑的正确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整肥秧田秧田要施足底肥 ,采取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 ,氮、磷、钾配合使用。同时要提高耕整质量 ,翻耕晒垡 ,耙平耙细 ,干整水平 ,达到上虚下实 ,软硬适中 ,厢面平整 ,创造泥熟、田平、草净的良好生长环境。二、确定播量不同的播种量与矮化壮秧有直接影响。常规…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顾问》2022,(1):24-25
培育标准化壮秧 培育标准化壮秧是水稻钵苗机插优质高产栽培的最根本、最前提性核心技术. 壮秧标准钵苗机插栽培的关键在于培育标准化壮秧.秧龄25 ~ 30天,叶龄5.0左右,苗高15~ 20cm,单株茎基宽0.3 ~ 0.4cm,平均单株带蘖0.3 ~ 0.5个,单株白根数13~16条.成苗孔率:常规稻≥95%,杂交稻≥9...  相似文献   

10.
浅谈全州县水稻育秧方式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推广双季稻水稻育秧、了解推广情况、发展过程及育秧历史、育秧方式、壮秧方法,有利于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扎实推进水稻育秧水平的提高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回顾推广双季稻水稻育秧、了解推广情况、发展过程及育秧历史、育秧方式、壮秧方法,有利于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扎实推进水稻育秧水平的提高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空间依赖性,并探讨其时间变化趋势。[方法]运用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计算小麦、水稻主产区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并运用空间Moran′s I指数和3种收敛模型对其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和收敛性研究。[结果](1)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和水稻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为0.529和0.695,且都明显低于其生产的技术效率(小麦和水稻分别为0.804和0.950)。(2)空间效应方面,小麦和水稻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都存在空间相关关系,小麦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空间自相关程度要高于水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空间自相关程度逐渐增强,小麦则较为稳定。(3)时间效应方面,小麦、水稻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满足绝对β收敛,即省际间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呈现出了不断趋同的现象。此外,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小麦、水稻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也满足条件β收敛,即各省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会向该省所在区域的稳态水平趋同。[结论]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严重低下,但是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呈现出了不断趋同的现象。为此,中央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引导化肥合理施用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区域间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苗床准备、整地作畦、选用良种、种子处理、稀播育壮秧、苗期管理、大田栽培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水稻旱育稀植的关键技术,供水稻种植户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推进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的脱钩,实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同步提升。[方法]文章采用脱钩模型分析2003—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与化肥施用的脱钩状况,构建两者之间的关联模型,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将水稻产量变化分解为规模、结构、强度和效率4种效应,揭示它们对中国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脱钩关系的影响。[结果](1) 2010年之前我国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总量之间以扩张负脱钩为主,之后则以弱脱钩和扩张连接为主。分肥料种类看,就氮肥和磷肥而言,2010年之前其与水稻生产的脱钩关系和化肥施用总量与水稻生产的脱钩关系差别不大,但之后水稻生产与氮肥以强脱钩关系为主,与磷肥以扩张负脱钩关系为主;对钾肥而言,在整个2003—2018年其与水稻生产都以扩张负脱钩关系为主。(2)全国和省域层面分析均表明,扩大规模效应,提高结构效应能够显著推进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脱钩,但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寄希望于持续扩大规模效应和提高结构效应来实现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脱钩的目标难以实现。(3)强度效应是促进水稻增产的重要因素,但化肥投入的长期增长已严重威胁稻田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生产能力,使其水稻边际产出水平明显下降,导致效...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方法和材料 表1试验处理情况简表处理序号塑盘育秧方式壮秧剂分布秧床上塑盘里塑盘里壮秧剂混合方式备注A湿润1.25kg1.25kgB旱床2.5kg直接撒入塑盘中,然后用本田土覆盖再播种再盖土C湿润1.25kg1.25kg与本田土均匀混合踩成糊泥状D湿润1.25kg1.25...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667m2施用除草剂农民乐747100-250g剂量,可以充分杀灭杂草;杂草第七天开始死亡,第十天[关基键本词全]除部草死剂亡;。用6量67;m水2稻㎡;施免用耕除;生草长剂;农产民量乐747100-250g剂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结构、产量的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等值氮、磷、钾比例不同的复混肥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对水稻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按氮、磷、钾比例1:0.5:1配制的复混肥料水稻产量最高;不同厂家的复混肥因氮、磷、钾比例配比未能达到水稻生长的最适要求,单一施用时而未能达到理想的产量。因此,水稻栽培在施用厂家生产的复混肥,要注意搭配不足的氮、磷、钾养分。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江西省189户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不同垂直协作方式下农户化肥施用的差异;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不同垂直协作方式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垂直一体化等更加紧密的垂直协作方式下,水稻种植农户化肥施用量与市场交易方式下施用量存在显著差异;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垂直一体化等更加紧密的垂直协作方式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稻种植农户化肥的施用量;水稻种植农户对环境的关注程度、有机肥施用情况、参与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对其化肥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秧苗田施用控释氮肥的"水稻免追返青肥技术"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水稻免追返青肥技术能使稻苗早返青,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特别是在水稻减施氮肥13%的条件下,采用免追返青肥技术处理的水稻均比常规施肥增产,且施用氮肥成本不增加,是一种适用于机插水稻的减肥增效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川西平原地区的稻米安全生产,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稻作新技术推广,在总结国家粮食(水稻)丰产科技工程暨水稻高产创建等项目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川西平原地区稻米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即选用抗病虫害、低富集重金属的水稻品种,适期播种、旱育壮秧、科学抛栽、平衡施肥、加强监测、高效防控、适时收获、安全储存和精深加工、科学流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