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军胜 《价值工程》2011,30(20):259-259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二战后的一部被读者广泛认可的小说,在"黑色幽默"派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它是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经典代表作。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分析来解读黑色幽默及其《第二十二条军规》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因此能让读者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小说所传大的思想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代表作,也被称为是"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的当代巨作,其主人公霍尔顿也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塞林格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独特细腻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对现实不满却又执着追求真实、努力寻找自我及真实世界的年轻人。塞林格通过对主人公霍尔顿的谨慎世界的刻画以及霍尔顿人物性格和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的分析,阐述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正确引导的重要作用,并呼吁人们在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同时,努力多关注其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王璐  陈国新  刘金忠 《价值工程》2010,29(21):208-208
20世纪70年代,随着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繁荣,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主义文学也开辟出了自己的新领域。华裔女性作家在自身族裔文化传统与西方经典文学传统结合的特定的历史境遇中,从华裔女性的切身体验出发而创作的富有女性意识、女性经验、女性书写的文学体系。丰富了我们对女性身份的认知,并为美国华裔及亚裔研究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当代小小说发展,无论从题材还是创作手法,与普通民众的现实需要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城镇化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为小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一方面是城镇化的社会背景为小小说提供了更鲜活的民生创作题材,另一方面,由于小小说创作的空前繁荣,为民众提供了精神食粮。因此,以城镇化为背景去考量小小说创作和欣赏对提升公民文学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一部畅销小说,也是当代美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对小说中西丽、莎格等人物的形象的描写,塑造了一批具有妇女主义色彩的女性.我们也能从她们身上获得全新的意义阐释.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新旧文学交替,鲁迅在这期间创作《补天》,以"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两个故事为创作原型,表现了自己对女娲无私奉献的赞扬与钦佩,对人类自私愚昧的行为的批判与无奈.并且通过对故事的重塑,使得故事更加丰满,将神话故事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既使得神话传说得以流传,又加强了对现实社会的嘲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对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现实的教育是最有力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工作对象的新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法的更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吴虹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0):198-199
由于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等原因,黑人女性文学作品一直不受文坛重视,甚至处于文学边缘的状态.20世纪中后期,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发展,美国妇女的地位有所提升.在妇女地位提高的社会背景下,美国女性的历史得以改写,并且在这一时期,美国的女性文学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美国黑人女作家也用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再现了黑人...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美国是当代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曾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美国的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度步入沉闷的境地,影响了美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0.
于陆一 《民营科技》2011,(10):98-98
成长是人类社会和文学发展的永恒话题。从华裔美国文学肇始以来,成长主题就贯穿其发展的始终。在此研究华裔美国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参照成长小说理论,将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置于20世纪和21世纪初世界离散文化语境中,探讨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少数族裔主人公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如何建构独立自我、确立自我身份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人生苦与乐问题的探讨是人类一直思索和探讨的永恒命题,本文尝试从中外古今哲人和思想家们的苦乐观出发,梳理出快乐与痛苦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并结合当代的社会背景,揭示苦乐观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英雄人物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杰出代表。塑造当代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文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与时俱进,从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感情平凡化、形象塑造内在化、矛盾冲突悲剧化、文学技巧多样化等方面努力塑造富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内涵的英雄形象,吹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号角。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展和宣传普及时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为了能更好地贯彻这一重大任务,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深刻理解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特征以及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现实.进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熊雪军 《企业导报》2014,(23):183+185
作为唯物史观构成部分的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发展的起点,科学阐释了"现实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间的关系,揭示了个人由"片面"向"全面"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为正确认识目前中国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的《审判》从文学的角度阐释法律现象,抨击了现代司法制度的变异,同时借助多种文学表现手法,从现实和哲学的角度对现代社会的司法体制进行了拷问,揭示了司法制度的异化以及法的虚幻与荒诞。  相似文献   

16.
现代唯物史观不仅是面向历史的,更应该是面向实践和现实的。社会治理过程中重视唯物史观,是由其自身科学性和历史发展的现实决定的。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治理本身也离不开唯物史观的指导。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重视唯物史观思维、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才能化繁为简,破解当前社会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17.
始于欧陆的哥特文学于18世纪中后期在美国迅速发展并萌发了与众不同的文学气质,美国小说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了鲜明的哥特色彩,尤其是美国南方的哥特小说更具有显著特色。在爱伦.坡、福克纳、奥康纳、麦卡勒斯和莫里森等杰出小说家笔下的南方哥特小说中可以看到具有本土特点的场景的应用、怪诞色彩的极致渲染、心理探析的细致描述、侦探推理小说与哥特小说的巧妙融合、蓄奴制与种族主义的深刻揭露等,这一切推动了哥特小说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友评论     
文人与商人,文学主义与商业逻辑,无论在记忆里还是现实中,似乎都是对立大于统一的黑白区间。文学代表着更多的想像与无羁,而商业则更注重现实与可行。  相似文献   

19.
任何司法制度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于社会中,而是与其外部社会环境处于经常的互动之中,司法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以美国电影《守法公民》为依托,简述美国的司法制度与个体力量的对比关系,从而说明司法公正的架构不是司法系统的思想决策,而是社会现实中民众个体的选择及其利益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生活 以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分注重理论,而忽视了理论运用的过程,使理论教育与社会现实、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分离.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的人生阅历和人生体验决定了他们对是非的判断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