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价格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作用按比例地分配社会总劳动,即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任务之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表现为调节创造使用价值(商品和劳动服务)的具体劳动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调节具体劳动在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及各环节本身的分配。每一种形式的具体劳动,产生一种特定品种的商品或发生某一种特定形式的劳务,即产生一定形式的使用价值。为了调节具体劳动的分配,使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和劳务间有可比性并实现等量的原则,唯一的办法是把体现各种不同具体劳动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财政、信贷平衡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前经济形势总的是很好的。1980年,在农业方面,由于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虽然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仍然取得了建国以来的第二个高产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4%,其中轻工业增长17.4%。 相似文献
3.
<正> 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理论和方法,我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闻题研究》这本书中已经作了一般性的论述,不需要再重复。今天着重对在这次国民经济调整中发生的一些问题,讲讲我个人的看法。这些问题都很复杂,不容易讲得很清楚,也不可能讲得很确切。究竟我讲得对不对,要等今后几年的实践来检验。一此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高广礼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1,(3):34-38
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固然是现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企业自主权扩大的内容、程度以及进程的速度,则要取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客观经济条件,不能孤立自在地发展。当前,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必须服务于国民经济调整。本文拟从流通方面,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6.
<正> 综合平衡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长期坚持并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它从社会再生产总体上考察、研究和组织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相应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变更,对宏观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综合平衡思想应该具有新的特点,赋予自己以新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综合平衡是个根本问题。几年来,我国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对于综合平衡问题一直给予很高的注意,并且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本文试图比较系统地研究这个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中的综合平衡问题。为了叙述方便,拟分成如下三个部分:综合平衡工作的目的和方针;综合平衡工作的对象;综合平衡的方法。一综合平衡工作的目的和方针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根除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使生产力得到了高速度发展的广阔场所,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的可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它是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8.
一、采用目标规划方法是综合平衡工作的客观要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合理安排社会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而合理的比例关系从根本上说应该由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最终需要结构决定,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适应这个历史性的转变,经济计划工作也要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其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克服林彪、“四人帮”长期干扰破坏造成的半计划半无政府状态,搞好综合平衡,实现 相似文献
10.
国民经济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理顺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问题。而这些平衡的关系又都要通过当年的财政、信贷、物资(包括外汇)的平衡来体现。因此,坚持财政、信贷平衡,压缩基拳建设投资,尽快扭转“基建挤财政,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的局面,是当前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正>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综合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是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而且必须要很好地解决的实践问题。陈云同志早就指出:“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难移。”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实践表明,人们对它认识如何,在经济计划工作中做得又如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甚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全面估计了我国当时的经济状况后,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12月,党中央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个方针,决定对经济实行进一步调整,以便稳定经济,进而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不久,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又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要走出一 相似文献
13.
在国民经济的调整中,搞好综合平衡是个根本的问题。搞好综合平衡,固然是计划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统计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拟就建立和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有计划自觉地组织社会主义经济的工具,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计量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社会计量经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物质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活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非物质生产,是非物质生产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进行的各种市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与社团等复杂的社会活动,以及全民的家庭物质文化生活活动的总称。组织社会化的大生产,从事各种非物质生产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把这一需要提到更高的水平。因此,社会主义经济要求在遵照客观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组织国民经济全部基本单位的活动,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出发,来协调各基本单位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活动的内容、范围、规模、速度和比例。为此,必须有科学的管理原则和工作方式方法,组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17.
黄达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1,(5):7-13
如果说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同货币流通问题紧密联系,大家都会接受这个提法;但是如果说这种综合平衡最终归结为货币流通问题,恐怕有很多人会表示怀疑。 相似文献
18.
一根据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两重性、产品两重性的原理和社会再生产理論,社会主义計划经济的实施,是要从使用价值(实物)和价值两个方面及共相互联系上进行国民经济平衡的。在国民经济平衡中,我們通常所說的价值,是指价值的貨币表現形式——价格来說的。如所周知,价值和价格是一个矛盾統一的辯证运动过程,要想正确地进行所謂价值平衡,以及价值和实物之間的平衡,就必須正确地解决价格問題,因而也就不能不从社会再生产的見地来考察价格問题。 相似文献
19.
<正>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准确地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总成果,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和效益三者的统一关系,并贯穿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整个再生产过程,这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综合指标在指导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指导企业经营活动方面都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要适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20.
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时代课题。 本文以时间为脉络, 从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的视角, 对中国70 多年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演进进行梳理, 认为这一理论最早萌芽于20 世纪40 年代, 形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 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以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的形式呈现出来。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实质是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 协调发展。 21 世纪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新发展理念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综合平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因此,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不仅没有过时, 而且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在经济领域的实践探索成果, 是社会主义建设规
律的理论探索成果, 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探索成果,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和形式未来也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