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土地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本文在研究了武汉城市圈当前土地经营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其土地经营的传统模式及其缺陷,进一步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经营的理想模式,我们从节约集约用地和市场化运作两方面着手,系统地探讨土地经营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作为资源依托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旅游业,具有绿色环保产业的特征,天然契合了“两型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因此,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两型社会”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全面剖析了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产业支持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型社会"建设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文章从"两型产业"的初步界定,产业聚集及结构升级、具体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支持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科学合理地界定"两型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两型社会"产业体系标准、应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更多案例的支持以及更广范围的理论探讨,将是今后"两型社会"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广西经济》2011,(6):8-12
2007年12月14日,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武汉城市圈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倪琳 《开放导报》2009,(3):88-90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是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体制机制、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建设两型社会是湖南省走新型城镇化之路的现实诉求与必然选择,文章以两型社会建设为标准,提出了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并就如何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领城镇化建设实践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两型社会"建设为长沙市加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它需要各方面大力的配合和支持.文章提出城乡一体化是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客观选择,力求从互动的角度找出两者协调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根据"木桶理论",黄冈在融入武汉城市圈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善于分析并及时修补自身的"短板";根据"智猪博彝"原理,黄冈要学会在武汉等大城市或整个城市圈所取得的建设项目中"争食":根据"反木桶理论",黄冈要大力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形成产业特色.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思想,提出了适合于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对山西省2000-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既具有良好基础和先天优势,又与周边城市群存在明显差距,需要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突破固有的局限性,整合楚文化的优势资源,发展武汉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获批之后,应树立新观念、实施新战略,以大力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做法与启示(一)成功做法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武汉城市圈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县域经济目前有了较大发展,与沿海县域经济强省相比,仍存在较大问题,特别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积极推动河北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应以"两型社会"为契机,一方面,明确河北省县域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及发展重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另一方面,优化河北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两型社会"的提出,向全社会提出了全面的新要求.对企业成长来说也不例外,"两型社会"建设对企业成长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企业成长要重新确认企业的本质属性、重新确立企业成长的目标、重新建立企业成长的模式、重新思考企业成长的战略.只有树立新的成长理念,并从思想观念、成长目标、成长模式、成长战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才能真正融入到"两型社会"建设中,如此"两型社会"建设才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衔接、社会公众普遍参与的合力格局是必然选择。这一合力格局的形成,必须以政府绩效绿色考评机制、合理激励机制、有效运行保障机制、企业绿色技术革新机制、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前提。  相似文献   

16.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这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和协作。本文针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现状及问题,进而探究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存在认识、观念、体制、政策、能力、评价等方面的障碍.要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一方面有赖于企业外部实施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另一方面有赖于企业加强内部技术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8.
自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武汉城市圈九市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民营经济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亚平 《特区经济》2009,(4):176-177
在2007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一起,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央为什么选择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前沿阵地?如何认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深化改革道路,坚定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信心,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湖北加快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意义重大。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当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硬约束的严峻挑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工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顺利起步、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