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国税收再获丰收,增长六千七百多亿元人民币,增幅近两成二。是年,中国GDP预计增长百分之十点五。税收增幅再度遥遥领先于GDP增幅。长期以来,我国税收超GDP增长的原因何在?本文试从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的现状出发,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一、我国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税收也获得高速增长。但是与经济高速增长相比,税收增长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特点:从总体上讲,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税收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90年代中期以来则恰好相反。1978年~1994年,税收年均增长15.4%,低于同期现价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9,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4.3%下降至1994年的11%。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达到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为1994年的7.4倍,年均增长18.3%(见表1)。从1996年开始,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6年已攀升到18.0%。国家税务总局4月13日...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决定税收增长。1995年-2000年,山西省增值税、消费税“两税”收入的实绩分别为87.23亿元、94.1亿元、103.79亿元、96.06亿元和106.43亿元。此间山西省GDP平均增幅为8.2%,“两税”收入的平均增幅为5.1%,剔除1993年、1994年争基数、保基数超收因素外,二增幅基本适应。  相似文献   

3.
从福建省看经济结构调整对税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税务》2001,(12):8-11
“九五”期间,随着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的积极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适速平衡的时期。五年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8.1%,2000年全国GDP达8940亿元,是1995年(“八五”末年)的1.53倍(按现价,下同),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来源,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38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税务部门组织的各项收入,下同)12661亿元,分别是1995年财税收入的2倍多,GDP对税收的贡献率由1995年的10.2%上升为14.2%。同样,“九五”期间福建省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增长,GDP平均年增长11.8%,2000年全省GDP达3920亿元,是1995年的1.8倍,2000年全省财政收入369.5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59.4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59.41亿元,分别是1995年的184.58和168.8亿元的2倍多,GPD的税收贡献率由1995年的7.9%上升为10.1%。据统计,因经济增长带来的税收增收约占总增收额的三分之二,而经济增长在各产业、行业、地区和不同所有制成分等结构上的布局对税收收入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从福建省来看,“九五”期间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国税收再获丰收,增长六千七百多亿元人民币,增幅近两成二.是年,中国GDP预计增长百分之十点五.税收增幅再度遥遥领先于GDP增幅.长期以来,我国税收超GDP增长的原因何在?本文试从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的现状出发,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税务纵横》2003,(11):7-7,10,11
“十五”前两年(2001年和2.002年),山东省进出口年均增长166%,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49%和31%,涉外税收年均增长43.96%,涉外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2002年达到24.97%,比2000年提高了974个百分点。涉外税收收入的连年大幅增长,不仅反映了山东省涉外企业作为“三大亮点”之一迅猛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达到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1994-2006年间,税收收入增加了6倍多,而同期GDP增加了3.9倍。伴随着税收高速增长,税收超GDP增长的原因成为热点话题。文章拟从主要税种收入的高速增长、统计口径不一致、税收征收管理水平的提高、税制设计中的重复征税等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持税收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始终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九五”期间,海西税收收入随着税收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1996年全州税收收入33521万元:到2000年增加到55293万元,增长1.65倍,年均增长12.13%。2001和21302年全州GDP先后突破60亿和7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5.58%,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平稳增长,GDP增幅为9.9%,物价平稳,进出口运行正常,企业总体效益水平上升,一些行业投资过旺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下半年一度为一些观察者所担心的通货紧缩也并未出现。与经济基本面的较好表现相呼应。2005年我国的税收收入继续高速、平稳增长。根据快报数,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合计全年为30866亿元,比上年增长5148亿元.增幅为20%。由此,我国当年财政总收入(税收与非税收入加总,并扣除退库因素)净增收额达到50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黄金时期。尽管期间经历了高科技泡沫破裂、SAILS、特别是史无前例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冲击,但经济仍表现优异,GDP年均增速达10.5%,就业年均新增660百万人,财政收入年均增20%。然而在经济优异表现的同时,也有贸易顺差年均增长34.9%,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0.4%,外汇储备年均增幅33.2%,构成外部经济的持续不平衡埋下金融泡沫日益膨胀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服务业是指工业产品的大规模消费阶段以后。第三产业中出现的采用先进科技手段、面向当代社会服务的新兴行业的总和。北京市第三产业GDP一直保持迅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从1994年的509.4亿元发展到2003年的2218.2亿元,增长了3.4倍。第三产业产值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1994年的47%提高到2003年的61.4%。北京市来自现代服务业的税收也从2000年的124.8亿元.增~2003年的263.7亿元。年均增长28.3%。2003年,全市现代服务业的税收收入占地方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50.5%,成为财政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山西省高平市的地税收入保持了大幅度增长的势态,有力保障了地方财政的平衡,为高平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1998年各项地方税收总计完成4542万元(包括工商税、农四税、不包括国有企业所得税),比1994年的2259万元增长一倍,年均增长24%,其中:地方工商税收完成3942万元,比1994年的1802万元增长119%,年平均增长21.62%,这两项指标分别高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8.2%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针对这种现象,笔试作一些分析提出若干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税收增长超GDP增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税收制度改革以来,税收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税收十二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8.25%,而同期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27%(可比价格计算)。税收超经济增长的原因已成为热点话题,本文拟从GDP的核算口径、税收制度设计和税收管理理念的角度,对税收增长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在税收制度重复征税设计不变的情况下,税收增长将具有长期性。  相似文献   

13.
一、2007年税收收入的总体情况2007年税收总收入累计完成45612.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7%,而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预计全年GDP增长11.5%左右,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预计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引言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达到73202亿元,增长23%,①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长22.6%;非税收入14020亿元,增长41.7%。②而政府通过税收与土地低买高卖吸纳了数额连年高涨的财政收入,与普通民众收入增长趋缓形成刺眼的反差。  相似文献   

15.
一、海南省房地产业税收状况 (一)从总量上看,海南省房地产业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占税收收入比重逐年增加,成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2002-2005年海南省房地产业税收收入累计入库达185,951万元,规模由28,707万元增加到67,389万元,增加38,682万元,增长2.35倍,2003-2005年增幅分别为25.83%、48.76%、25.41%,年均增长33.33%;同期全省税收收入增幅分别为11.14%、10.19%和21.97%,房地产业税收收入增幅远高于税收总收入增幅.同时,房地产业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从2002年的7.89%增加到2005年的12.37%,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国家税务总局4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5102亿元.同比增长33.8%,增幅居近年同期最高。国家统计局同日发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增速(10.6%)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税收增速并未随之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采购》2006,(2):79-79
所得税贡献率暴涨 8日,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2005年全国税收收入达到 3086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同比增长20%。作为税收增收的主体之一,所得税对税收增收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完成7605亿元,增长30.9%, 增收1793亿元,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34.8%,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是税收收入增长的源泉,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经济运行产生调节作用。本文以河南省1995~2013年GDP及税收数据为样本进行税收与GDP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河南省经济与税收增长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收入增长影响的分析,笔者发现:(1)从全国总体而言,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1.54,但是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弹性值递减。(2)第三产业的兴起有利于税收增长,特别是有利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但是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受益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的中国经济,在连创新高的GDP和CPI增幅中高调收尾。GDP增幅继2003年越过10%、2006年越过11%后,今年预计增幅将达到11.5%,持续数年的两位数增幅,累积至今已冲抵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上限,宏观经济在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流动性过剩始终如影随形,股市、房市产生的资产价格猛涨;贸易顺差增长迅猛,外汇储备年底已超1.4万亿美元,流动性过剩成为2007年经济绕不开的话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连续7个月超出央行3%的CPI政策忍耐高限,11、12月份更是接近7%。而以“多步骤、微调整”为特点的宏观调控,则在国内外不确定因素日渐增多的背景下,避免了我国经济的大起大落。作为重要调控手段的准备金与存贷款利率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