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结合1997—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模型对江苏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997—2007年间,能源使用效率是促进二氧化碳完全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投入技术的累计影响不明显,但增加二氧化碳完全排放强度的趋势明显;最终需求产品结构阻碍二氧化碳完全排放强度的下降;而最终需求分配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方向不一,是2002—2005年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气环境的治理更是关键问题。为探究京津冀地区经济结构等驱动因素的变动对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的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2年京津冀三个省份的投入产出表,考虑排放系数、能源强度、投入结构、最终产品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总量6个因素的影响,构建了NO_x排放的结构分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2年,北京市氮氧化物排放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天津市和河北省分别增长了43%和33.4%。能源强度、投入结构和最终需求总量的变化导致了氮氧化物排放变化,但是这些因素在三个省份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将对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的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2005~2010年间北京市CO2排放和碳强度进行了测算,并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对历年碳排放量和碳强度差异进行了因素分解。研究结果表明:(1)2005年到2010年北京市碳排放总量基本呈上升趋势,但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2)北京市经济和人口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节能减排的推进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减缓了碳排放总量的增长速度;(3)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和产业结构效应是北京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碳强度效应(即能源结构效应)对碳排放强度变动的降低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费雪指数分解模型从产业层面考察了我国能源强度指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诸因素中效率份额的贡献占绝对主导,结构份额的影响较少,产业部门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的累计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从时间演变的角度看,能源强度下降幅度呈现明显逐年放缓趋势,产业部门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逐年减低。(2)1981—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ΔTFP)每提高1%,能源消耗强度(ΔI)相应地降低约0.33%。作为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和长期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能源强度不断降低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基于SDA法的能源消费影响关键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因数分解法,本文分行业研究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的关键要素,将影响能源消费变动的因素分解为能源强度变化、技术系数变化、国内最终消费比例变化、资本形成总额比例变化、出口比例和进口比例变化以及最终需求总量变化等6个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技术系数变化是影响中国能源需求量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能源强度变化、出口比例和进口比例变化也是影响能源消费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在影响中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各行业中,电力、蒸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产品制造业等6个行业对中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Lasperes指数法改进的完全分解模型,对1994年—2009年新疆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动及其变动来源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在我国五大能源大省中,新疆的工业能源强度处于中上游,但相对全国其他省份来说,工业能源效率很低。(2)新疆工业能耗强度在考察期内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各行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在三大工业行业以及高能耗行业中,能源强度的变化是受效率因素变化带动的,而在中等及低能耗行业的能源强度变化中,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主导性。(3)新疆工业不论是在结构调整或是效率改进上,都主要依赖于制造业、高能耗行业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及效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的结构分解模型中将海洋渔业捕捞量变动分解为资源消耗强度变动效应、经济技术系数变动效应、最终需求水平变动效应、最终需求系数变动效应和最终需求分布变动效应等。根据山东省1997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运用构建的模型对该省近十年的海洋鱼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等三类海洋渔业资源捕捞量变动的因素分解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洋渔业资源捕捞量下降与资源消耗强度变动效应、经济技术变动效应正相关,而与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负相关;最终需求水平变动、最终需求系数变动和最终需求分布变动对三类渔业资源需求量变动均具有增量化作用,其中最终需求水平变动的增量化作用最明显;不论是减量化作用,还是增量化作用,鱼类资源需求的五类变动效应最为明显;经济技术变动效应的六部门分解效应中,工业部门的减量化作用最为明显,渔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增量化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邬滋 《经济论坛》2004,(20):42-43
三次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析。直接消耗系数是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来反映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的。当某一产业的最终需求发生变化时,该产业的总产出就要相应有所变化,从而该产业的中间投入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中间投入变化的数量就是由直接消耗系数决定的。通过分析直接消耗系数,能了解各产业在生产每一单位的产出时,需耗其他产业的产品数量。  相似文献   

9.
以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部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中相应元素为基础研究时间序列,且以相应的弱化算子为原始时间序列数据,分别构建灰色GM(1,1)模型并据其预测2012年中国三次产业部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再将2012年中国三次产业部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的实际值与预测值进行比较,以确定预测误差;最后,重新构建GM(1,1)"新陈代谢"模型,并预测2017年中国三次产业部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研究表明:两次构建的GM(1,1)模型均达到一级预测精度标准;2012年中国三次产业部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92%。  相似文献   

10.
刘传江  黄桂然  章铭 《技术经济》2013,32(1):101-105,128
估算了1995—2009年期间我国中部六省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从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城乡消费结构的角度,对碳排放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LMDI分解方法将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以及碳排放系数,分析其具体影响,并进行省际比较。结果表明:1995—2009年期间中部六省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增长趋势,且各省的差距较大;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碳排放情况看,各省的碳排放均来自第二产业和燃煤;经济规模的扩张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能源结构变化和碳排放系数变化对碳排放量变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东盟五国1971 - 2007年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菲律宾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经济结构效应一直在下降,印尼的效应则从低点一直往上走;印尼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效应出现反向关系,而其他四国则保持几乎一致的变化轨迹;印尼的燃料转化效应曲线一直保持着平稳的上升趋势,泰国保持着从小幅的上升后维持不变的状态,其他三国几乎没有任何变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国际贸易分工等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扩展,利用1990~2008年浙江省的统计数据,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均实际GDP的影响最大,能源强度的影响较大,人口规模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小,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人均实际GDP持续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负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变动对碳排放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具备理想分解法特性的DL简化法,分解了最终需求水平等4个因素对1997—2012年中国行业碳排放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需求水平呈现持续而显著的正向效应,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最重要因素;碳强度表现为持续而显著的负向效应,是导致碳排放减少的唯一因素;投入产出技术一直表现为正向效应;最终需求结构经历了从负向效应逐渐过渡到弱正向效应并最终呈现正向效应的过程。为了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中国应重点实施降低部分关键行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等措施,进一步强化碳强度的负向效应,并辅之以降低影响力系数上升幅度较大行业的比重、优化最终需求结构等结构性减排措施,努力实现投入产出技术及最终需求结构由正向效应向负向效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与2002年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明显的强物质化特征,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实现产业部门的减物质化发展其意义十分重大。根据中国2007年能源投入产出表计算出中国产业部门单位产值的直接能耗、间接能耗及完全能耗,并由此将产业部门进行归类,从而探索出实现减物质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Shift-Share方法对近年来中国能源生产率变动状况在地区和产业层次上进行要素分解分析,研究表明,不管是在地区能源配置还是在部门能源配置中,效率因素始终是总体能效变动的决定性因素,结构因素作用较小。研究还发现,中国能源效率的变动受需求因素影响较大,这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中增长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因此,针对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努力降低各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提高各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能耗小的新型产业,提高经济运行整体质量,立足长远目标,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的分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把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动分解为钢铁行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和钢铁行业能源强度效应。计算结果显示:1978-2007年间钢铁行业能耗强度年均下降率为4.87%,钢铁行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6,钢铁行业经济增长和与能源消耗总量实现相对脱钩;如果钢铁产业在2020达到产能峰值,产能为9亿吨钢铁;只要保持钢铁能耗年均下降幅度在4.8%的水平上,可以实现将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零增长,将钢铁行业能耗总量保持在2007年的水平上。钢铁行业能耗强度的下降将主要依赖于各经济区先进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产能结构在各经济区之间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曹俊文 《经济地理》2011,31(12):2111-2115
根据江西省1992—2007年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江西省产业部门直接碳排放强度和完全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部门的直接碳排放强度和完全碳排放强度的排序不一致,产业部门的向后关联效应所引发的隐含碳排放影响极大。然后,根据直接碳排放强度和完全碳排放强度对产业部门进行分类,将产业部门划分为高碳排放部门、隐含高碳排放部门和低碳排放部门,并对不同类型产业部门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高碳排放部门的能源消耗,优化隐含高碳排放部门的中间投入以及合理协调发展低碳排放产业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江西省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00-2010年能源消费数据,计算黑龙江省人均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利用产业部门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探讨黑龙江省产业部门碳排放特征,以直接碳排放系数和完全碳排放系数为坐标轴,绘制黑龙江省产业部门碳排放四象限分布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测算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3年的碳排放总量并分析了碳排放特征。基于LMDI因素分解法,从产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对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无残差分解,得到了经济发展是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是主要抑制因素。从产业层面来看,产业结构和能耗结构贡献度较小且在三地作用不一致,二者均是北京碳排放增长的抑制因素;二者对天津碳排放的影响在各阶段呈正负交替作用;在2005—2010年、2010—2013年对河北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其余阶段均起到了驱动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地区结构在各阶段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能耗结构除在2000—2005年起到一定的驱动作用,其余阶段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结合"新常态"的经济运行特点,分析了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从区域分工和协同减排角度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