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夏季高温,鱼易患肠炎病,病鱼行动缓慢,失去食欲,腹部肿胀,轻压腹部有血黄色黏液流出;剖腹可见肠道为红色,肠道无食物,此病死亡率很高,一般为30%-50%,严重的可达90%以上。现介绍几种笔者在实践养殖中防治此病的土方法。1、每亩用韭菜2.5公斤,切碎加食盐200克拌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可愈。  相似文献   

2.
<正>一、正确选择养鱼模式养殖品种以草鱼、鳊鱼、鲂鱼等草食性鱼为主,放养模式可采用:一是80∶20池塘主养模式。以养殖草食性鱼为主,全部投喂青饲料,养成时草食性鱼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搭配部分鲢、鳙鱼以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因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是一种中高档的名贵鱼类。了解黄颡鱼昼夜摄食的变化,肠、胃消化吸收状况,对指导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如何投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高黄颡鱼的生长速度,提高黄颡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本次测定是从面积667m2,水深1.5m的本所基地黄颡鱼养殖池中取鱼。该鱼池于2003年12月份共放养平均规格尾重10g的黄颡鱼种7000尾,青虾苗1万尾,未放养其它鱼种。1.2本试验黄颡鱼已经经过驯化,喂养饲料品种是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两次,时间分别是上午9时、下午14时,两次喂量均等。1.3测…  相似文献   

4.
<正>秋季气候凉爽,水温适宜,鱼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是夺取养殖池塘高产的关键阶段,生产上必须重视秋季鱼池的管理工作。一、合理投喂:根据鱼的放养密度、成活率和前一阶段的生长增重和投喂情况,估算出存塘鱼的总重量,按鱼体重3%~5%左右的比例投喂全价颗粒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实际投喂量根据鱼的吃食情况、天气、水温灵活掌握,以八成饱为宜。保持营养平衡,主养草食性鱼的池塘适当补充青饲料。投喂农家饲料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虽然抗病能力强,但随着放养密度增大,加上管理和操作不当,常引起疾病发生,导致成活率降低。因此,加强病害防治是确保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措施。现将黄颡鱼的常见疾病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细菌性肠炎1.1病因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感染引起。1.2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肠道发炎,呈浅红色,充满血脓。病鱼离群靠岸,活动迟缓,食欲减退。1.3防治①不投喂腐败霉变的饵料,活饵用2%—3%的食盐消毒后再投喂,定期在饵料中添加0.1%鲜蒜汁;②全池泼洒0.3g/m3强氯精或0.5g/m3二氯海因;③投喂药饵,每kg饵料添…  相似文献   

6.
<正> 在秋末冬初,气温变低,水温下降,鱼儿活力减弱,食量大减。此时虽然鱼的食量大减,可却不是不吃食,仍需投喂一定数量的饵料。对于草鱼和鲂鱼,可投喂少量的水草及精饲料(豆饼、豆渣、麦麸等);对于青鱼,二龄的可投喂螺蛳及部分油粕类植物性精料,三龄的可投喂浸软的碎油粕类精料;对于鲤鱼和鲫鱼,可投喂  相似文献   

7.
<正>常规鱼养殖鱼种放养结束后,饲料投喂是整个水产养殖管理期的主要内容。正确的饲料投喂与鱼的生长、病害发生、上市规格和养殖成本均密切相关,也是提高常规鱼养殖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现介绍常规鱼养殖的饲料投喂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加强秋季四大家鱼亲鱼培育管理,可促进其积累脂肪和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以提高来年亲鱼的产卵量和苗种培育产量。一、草青亲鱼培育1.投喂管理秋季由于气温降低,青绿饲料来源也日趋减少,草亲鱼的投喂以小麦、豆饼、配合饲为主,日投喂量为2%~3%。水温高时隔天投喂1次青绿饲料,水温低时3天投喂1次青绿饲料,每次投喂量为20%~30%。青亲鱼投喂以鲜活螺、蚬为主,辅助投喂部分豆饼、配合饲  相似文献   

9.
<正> 夏秋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病高发季节,对精养鱼池来说,更应强化管理,方能确保高产高效。 1、投饵施肥7—9月份逐步增加投饵量,精饲料日投喂量占吃食鱼体重的5%—8%,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掌握在25%—30%,草料日投喂量为草食性鱼体重的80%—100%,上午8—9时,下午3-4时各喂一次。滤食性鱼,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几年养殖实践经验的积累,笔者认为养殖翘嘴红鲌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饲养管理1、饵料投喂:饵料投喂应遵循"荤素搭配,素为主,荤为辅"的原则,即为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喂养饵料鱼、昆虫为辅,这样可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解决饵料鱼的途径主要是"套养罗非鱼"和"利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在水产养殖中,在谈到投喂技术时,我们早已经习惯把“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量、定质”投喂、“把鱼喂到七八分饱”当成了最科学的投喂技术,在当前出版的教科书以及有关的水产养殖的书刊上也把这些当成了投喂技术的金科玉律.而笔者在近二十年的水产养殖特别是近十年来在水产饲料养殖技术推广中,深深地感觉到“四定”投喂中的“定量”是不科学的,“把鱼喂到七八分饱”在实际投喂中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12.
<正>1、防治鱼烂鳃病和肠炎病。每100公斤鱼用大蒜素10毫升,拌入饵料中投喂,3天为一个疗程;或每100公斤鱼每天用10/人工合成大蒜素200克拌饵投喂,连喂6天。  相似文献   

13.
<正>投喂药饵防治鱼病是一种常用的高效、节本、增效的好方法,不过投喂药饵防治鱼病有许多技巧,不少养殖户没有掌握好,技术措施不到位,致使防治效果大受影响,甚至使鱼中毒死亡,应予重视。一、要选择鱼喜食的饵料所选饵料必须是鱼类喜食,且能制成与鱼生活习性相似的沉、浮性药饵。草鱼、  相似文献   

14.
<正>一、定期饲喂益生菌,促进肠道健康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定期给鱼虾蟹饲喂一些益生菌,对消除水体臭味以及预防疾病、促进生长有明显作用,尤其对调节鱼虾蟹肠道菌群平衡,防止食物在肠道内发酵、腐败,预防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厌食及生长缓慢等肠道综合症方面效果更为明显。二、定期饲喂免疫增强剂,提高抗病力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定期给鱼虾蟹饲喂一些免疫多糖增强剂,尤其是在天气突变、分池养殖、换水及捕捉前后饲  相似文献   

15.
<正>一是防治鱼类肠炎病。①每平方水面用一克漂白粉全池遍洒,同时,每50公斤鱼用大蒜头250-500克磨成糊状与饲料拌和投喂;②按100公斤鱼用0.5-1公斤大蒜,捣碎与10公斤饵料充分拌和后再加食盐300-500克,晾干后喂鱼,连喂3-6天;③每100公斤鱼用鲜松树叶1公斤捣烂加食盐150克,拌和在饲料中投喂。  相似文献   

16.
一、肠道败血病由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春秋季,夏冬季也偶有发生,发病适宜温度22℃ ̄28℃。慢性感染显著症状是位于两眼之间的头顶中部被腐蚀成一个洞,病鱼胸鳍侧有直径为3 ̄5mm的损伤,外部如针状的创伤,深入到肌肉。在10 ̄15d内损伤面积逐渐扩大,病菌频繁侵入病鱼血液或感染肾脏,患病的成鱼在损伤的肌肉内有恶臭气体。急性败血症病鱼全身有细小的红斑或充血,肝脏及其他内脏器官也会有类似斑点,鳃丝苍白。体腔充满带血的体液;后肠肛门常有出血症状,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黏液。病原感染脑部时,病鱼常作环状游动,不久死亡。脑组…  相似文献   

17.
<正>2结果2.1供试黄颡鱼增重量的比较试验期间各组黄颡鱼的增重量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投喂酵母免疫多糖的黄颡鱼增重量较大,而且在各试验组中,以投喂酵母免疫多糖800.0 mg/kg.B.W.的试验组黄颡鱼的增重量最大,以投喂酵母免疫多糖400.0 mg/kg.B.W.以上的各试验组黄颡鱼的增重量,与未投喂酵母免疫多糖的照组相比,各试验组  相似文献   

18.
<正>一、科学投饵。鳜鱼属肉食性鱼类,一般以摄食鲜活饵料鱼为主,且其不同生长阶段对活饵料鱼的种类、规格等有不同的要求,一旦饵料鱼提供不及时、数量不足或大小不适口,养殖的鳜鱼就会出现"互残"现象,因此要根据鳜鱼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鱼的规格、数量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配套生产或定购。饵料鱼的品种选择长体型的鱼类如鲢、鳙、鲤、鲫等为宜,饵料鱼投喂的规格为鳜鱼体长的40%55%。前期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15%,逐步减少到8%55%。前期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15%,逐步减少到8%10%左右,在  相似文献   

19.
<正>加州鲈是肉食性凶猛鱼类,一直采用投喂冰鲜鱼养殖,目前养殖1kg加州鲈需投喂4~5kg冰鲜鱼,2016年全国加州鲈产量20万吨,约需投喂冰鲜鱼近100万吨,这对整个海洋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采用冰鲜鱼养殖,多余的冰鲜鱼、排泄物长期积累在水体中,超过了水体中微生物、藻类分解极限,极易引起水质恶化,因此在  相似文献   

20.
<正> 夏季是形成全年鱼产量的重要时期,也是鱼病滋生蔓延的时期。为确保鱼塘稳定、高产,夏季鱼应抓好以下四点: 一、加强投饵施肥。1、以草鱼、鲤鱼、罗非鱼等吃食鱼为主的池塘,一般1日投喂2次,即上午10时,下午3时各一次。高温季节可改为上午9时,下午4时投喂。饲草投在池面架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