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近日,辽宁省政府印发了《辽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凡辽宁省行政区域内,持有本省农村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困难居民,均可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农村低保标准由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农村居民年维持最基本生活所需要的吃、穿、住、用费用制定。  相似文献   

2.
“全民低保”,较为完整的表述是:凡是我国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直白的解释则是:“全民低保”等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城市低保”)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表面看,“全民低保”事关13亿公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所涉资金庞大,  相似文献   

3.
曲顺兰  陈欣  罗微 《山东经济》2010,26(3):118-123
农村低保标准测算是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作,当前我国农村低保标准测算中存在制定方法不科学、缺乏制度化的调节机制、保障标准总体偏低等问题。低保标准测算应坚持最低生活需求原则、属地原则、动态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综合采用生活需求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测算山东省农村低保标准,可以发现现行低保标准总体过低,尚需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晓锋 《发展》2008,(10):103-10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民民生问题的重要措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该体系中最基础、涉及面最广的制度,也是贫困农民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从甘肃省来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是保障人数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偏低,存在着保障范围小、资金投入少、低保立法滞后等突出问题。多渠道筹措低保资金,加强资金的管理,加快低保立法进程将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农村低保制度")起步较早,从1997年开始在部分县区进行试点,截至2005年底,全市8个涉农区市县均先后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全市共14337户、25648人享受到了农村低保待遇,农村低保制度在保障农村困难居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农村低保制度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如农村特困居民应保未保、保障标准不统一、税费改革后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偏低等.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村低保: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树义  刘朝立 《山东经济》2009,25(4):114-1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居民,由国家和地方给予差额补助的社会救助制度。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低保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对农村贫困群体人口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农村低保制度运行情况做了描述分析,认为当前农村低保人口生活依然十分贫困,农村低保还存在保障范围小、保障标准低、地区差异大、低保对象界定不科学、透明度不高、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保障和改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的基本生活,江西省定南县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约1.2万人从中受益。社会救助标准提高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的300元提高到35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的130元提高到17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月人均标准分别提高到220元和180元;城市和农村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别提高到265元和225元。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为了切实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以期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方面实现城乡困难群众同等待遇,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低保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它的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因此,低保金就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救济那些贫困人群度过艰难岁月的口粮钱.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有效地缓解和改善了农村的贫困现象,更好地维护了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何元民 《老区建设》2009,(21):25-25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乐安县从2006年7月开始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目前,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5702户、11411人,占令县农业人口的3.97%。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2007年在全国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村低保制度保障了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但同时这一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农村低保在保障水平,保障对象的确定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进而从立法、制度建设以及机制的建立等层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行办法》,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从2007年7月起,全省农村居民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600元调整为685元,有条件的市州可适当再提高。图为2007年3月22日,甘肃省会宁县头寨镇老鸦村75岁的马芳年老人展示他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证"。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我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吕梁调查队在近日开展了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专项调查。通过听取市民政局的工作汇报,分别到十三个县市区进行实地座谈、调查等形式,对我市低保工作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主要以农村居民为参保对象和保障受益对象建立的制度。农村居民,包括农民工、失地农民、一般普通农民、农村困难户、贫困户和五保户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贫困农民的低保、一般农民的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救助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如何有效衔接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基本情况(以莲花、芦溪两县为例)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我市2008年农村低保常补对象补助标准为100元,2009年提高到130元,非常补对象90元,提高到100元。莲花县总人口25.51万人,农业人口21.84万人,有农村贫困人口2.5万人,占总人口的10.4%,纳入农村低保对象9697人(2009年6月份数字),占农村贫困人口的37.2%。每月每人补差最高80元、最低35元,月人均补差65.4元。芦溪县总人口28.28万人,农业人口23.76万人,有农村贫困人口2.26万人,占总人口的8%,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0121人(2009年6月份数字),占农村贫困人口的49.6%,每月每人补差最高100元,最低35元,月人均补差67.2元。低保人数分配原则是:按平原、山区及各乡镇、村经济状况分配人数,山区乡镇、村最高达5%,平原乡镇、村最低为3.5%。低保形式是:平原地区按户保,山区按人保,主要是指标少,应保对象多,按户保自然会出现该保的没有保,不该保的又保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能够保障农民不因失业、疾病、或年老而失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网,关系到大部分农民的切身利益。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低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低保对象认定不科学、低保对象家庭财产核查困难、低保救助人口动态监管机制不健全、低保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低保政策作用的发挥,探索完善甘肃省农村低保政策的对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实施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工作。沂水县从1998年建立了城镇和农村居民低保制度,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的运作机制。沂水县在实施低保制度中,具体做好了“程序管理、收入核实、多方扶持和政策界定”四个方面的工作,保证了低保制度的顺利运转。一、严格执行审查程序一是“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保送县级人…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宜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规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全市农村低保对象3788户、10517人,月人均补助20元,使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该制度仍存在诸如低保对象确定难、保障范围狭窄、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文章对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以保障农村居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镇经济》2005,(7):32-32
截至今年6月底,安徽省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低保)制度实际救助农村困难群众39.36万户、92.5万人,累计支出救助资金5916.8万元,其中省级财财政4095万元。  相似文献   

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大多数农民的切身利益相关。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实施阶段,还存在确定标准不科学、低保对象家庭财产信息难以核实、低收入救助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和低保组织机构的不成熟以及对低保立法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目标与原则,制约了低保政策作用的发挥,因此完善甘肃省农村低保政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