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师》2015,(10)
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同时,知识经济也在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其价值的大小会影响到企业对人力资源购买成本的支出,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未来收益和盈利状况。企业只有在准确合理地做好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前提下,才能控制其购买成本,从而更好地利用人才并防止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并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评估需要一套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和合理的评估方法,我国理论界研究出了多种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但对其应用还比较少,企业一般也很少重视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面的问题,只是粗略地估算投入—产出比例。鉴于此,文章在考虑到时间价值问题的前提下,使用理论界早已验证的评估方法—收益法来介绍其在人力资源群体和个体价值评估中的运用,并选举典型案例来验证运用收益法对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评估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陈志军 《经济师》2005,(9):141-142
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评估人力资源价值是现代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在分析人力资源价值的内涵、特性以及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评价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连续割差法是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中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浅论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佀兴武 《经济论坛》2005,(15):107-108
人力资源价值是指人力资源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创造价值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支付劳动者用于补偿其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另一方面,人力资源之所以能够成为会计中的资产,是因为它具有资产的性质,即能够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收益。所以,人力资源价值的内涵是蕴含在人体里的能带来预期经济收益的潜在劳动能力,其外在表现就是人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出的新价值。因此,一般以人力资源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收益为基础来评估其价值。当然,在评估时,还应同时考虑劳动者的智力、受教育程度、职业履历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人力资源进行定价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但目前理论界和操作层并不能拿出一套标准的计量方法和体系。本文在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估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简要介绍该领域目前研究动态和已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孙建萍 《时代经贸》2012,(20):247-247,252
准确的评价知识员工的价值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之一。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员工价值进行实证评估,以期能公正、准确地界定员工的价值,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阶段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颖  叶蜀君 《经济师》2003,(6):17-18
文章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阶段的特点 ,提出高新技术创业公司价值评估的两个着眼点 :一是评估方法的创新 ,二是评估的重点应在于无形资产 ,尤其是人力资源未来价值的评估。在此基础上 ,文章介绍了期权定价理论在高新技术创业公司中的应用 ,然后在借鉴人力资源当期实现总价值计量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人力资源未来价值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7.
黄建辉 《经济师》2006,(9):64-64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防止企业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应坚持激活存量的原则,与激励机制设计相互结合的原则,间接定价与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等原则,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始价值、知识经验、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期望通过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及评估机制的确定,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具有提供未来经济利益或服务的潜力,并能以货币计量,因而具有资产的属性,人力资源评估的对象是人力资源的价值。由于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不同,它是一种以人为载体的特殊资产。具有生物性、能动性、动态性、智力性、再生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的价值与物力资源价值不同,人力资源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的创造和贡献上,因此人力资源评估的依据就是人力资源提供未来经济利益和服务的潜力。本文试从微观的角度,将人力资源价值分为个体价值和群体价值,并在此分类基础上对评估方法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9.
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进行研究,提出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对高校信息化的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各指标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以及建立高校信息化水平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价值工程作为一门显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价值的资源节约型管理技术,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本文采用价值工弘法对人力资源功能、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进行综合评估,解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有效地将价值工程应用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以期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得以全面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企业效绩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定性的非财务指标在企业效绩评价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现行实务中所采用的评价方法都没能很好地将定性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对此,本文提出另一种系统的评价方法--企业效绩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相似文献   

12.
企业价值评估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是目前企业价值评估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将期权理论引入到企业价值评估中,在企业可预测的现金流的基础上考虑经营的灵活性、投资方案的多样性、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可以有效弥补现金折现模型可能低估企业价值的缺陷,使评估的企业价值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价值评估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是目前企业价值评估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将期权理论引入到企业价值评估中,在企业可预测的现金流的基础上考虑经营的灵活性、投资方案的多样性、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可以有效弥补现金折现模型可能低估企业价值的缺陷,使评估的企业价值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判在工程评标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目前常用的评标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为基础的评标模型。  相似文献   

15.
叶普万 《生产力研究》2004,(9):12-13,25
剥削既是一种历史现象 ,又是一种现实行为。剥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剥削产生的基础在于对生产资料和流通资料的占有 ;广义剥削产生的基础在于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垄断。对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剥削行为 ,要采取历史容忍的态度。对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剥削行为 ,要采取历史淘汰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18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运用DEA方法对18家公司进行效率评价,得到12家公司处在生产前沿面上。引入Jackknifing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剔除异常指标,对剔除异常值的数据进行二阶段评价,构造最优决策单元引入模型,得到上海能源的二次评价效率值为最高。为获得其余决策单元如何有效地管理信息,进行了三阶段DEA评价。实证表明,本文的方法比以往的前沿效率分析法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practice of applied econometricians and the econometric methodology they claim to profess has been widely not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and systematize the practice in a way that recognizes the variety of practical, theoretical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that applied econometric work must take account of. The discussion is organized under three criteria: relevance, consistency and adequac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riteria and the current critiques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is examined.  相似文献   

18.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并购市场异常活跃,标购、杠杆并购、管理层收购、剥离和分拆等新的形式和技巧被大量运用,公司经理们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反并购措施以防止公司控制权旁落.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政府对待并购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市场的竞争法则不断修正.这些都使企业并购行为及其影响日趋复杂,并进而加大了评价并购成败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Complicated and sophisticated global models are available and popularly used (but commonly without model evaluation procedures), and hence, the question of how one can evaluate a global model is worth being investigated. We discuss whether or not these global models together can be fully utilized and, if so, how this might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