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件回放: 判刑: 2005年12月31日,郑俊怀被判六年有期徒刑 2004年12月,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逮捕郑俊怀和其他4名伊利股份高管。独董风波: 2004年6月,独立董事俞伯伟和王瑾要对公司专项审计,但马上被郑俊怀罢免,风波骤起。国债事件: 2003年,伊利购买了3亿元国债。直到2004年初,媒体曝出伊利购买国债亏损,交所也提出质疑,伊利才发布公告承认此事,同时卖掉了 2.53亿元的国债。至此,多数董事才知晓伊利购买国债一事。独董们发现,在已经发生亏损的情况之下,伊利又购买了1.54亿元的国债。其报表显示,从2004年3月31日到4月23日, 新购买国债又亏损了1200万元。华世商贸股东疑云: 按照伊利股份年报,截至2003年12月31日, 呼和浩特市华世商贸有限公司持有伊利股份境内法人股844.85万股,位列第五大股东。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张显著——现在的伊利股份财务总负责人、董事长秘书。另外一个出资人是李永平——伊利股份证券事务代表。2002年11 月27日,该公司增资后,郑海燕和马庆成了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两人共持该公司87.1%股份。其中,郑海燕是郑俊怀之女,马庆是伊利副董事长杨桂琴之夫。  相似文献   

2.
读者信箱     
《英才》2005,(2):6-6
《郑俊怀被抓的120个小时》读后: 有良知有理性的中国人,请善待自己的民族企业吧!请国人和国家对现在的MBO给予一些宽容,MBO是一言难尽的产物,大家都在抱着石头过河,真正的企业家苦啊!!郑俊怀贪谁信,不信就在伊利做个民意测验,一定他有苦衷!!几十年如一日吃喝嫖赌不沾的民族企业家!! 但他是人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如对副手,请郑总自己以后也要三思了!但这一切不至于……和讯网友  相似文献   

3.
山东人的热心肠和老大哥的作派,使朱新礼在商 人圈子里有出名的好人缘。快速消费品圈子里因为竞 争激烈而直接,老板们一般相互很少打交道,朱新礼偏 偏跟圈子里多数企业家都极为熟络。朱新礼在中欧上 EMBA,他是班长,同学就包括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当 郑俊怀MBO惹祸的消息终于传出时,朱新礼感慨需要 钱为什么郑俊怀不早说出来呢? "我们都可以帮他。"  相似文献   

4.
张仪 《会计之友》2004,(8):55-56
管理层收购(英缩写MBO)是指经理、管理人员(管理层)通过购买一个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来获得该公司控制权的行为。管理层购买了所在公司的股份而改变了公司所有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能达到重组所在公司的目的,并获取预期的收益。MBO最初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这种回购主要由管理层发动,以取得公司控制权为目的,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所有权益的并购方式。MBO价格的确定是MBO的关键,本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家》2006,(20):47-49
刘爱国认为,郑俊怀案验证了“中国企业家们的一个大毛病——很多人都是出了事才想找顾问,没出事前他绝不想和你商量”2004年12月17日,唐万新被捕的当天,伊利集团董事长郑俊怀等5名伊利高管被内蒙古检察院带走。12月19日,郑俊怀等被刑事拘留。该日下午,内蒙古经世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爱国接到一位操本地口音的妇女的电话。“是刘  相似文献   

6.
钟朋荣 《英才》2005,(3):14-14
真让人不可理解,国有资产或国有股份,既然能卖给外国人,为什么不能卖给中国人;既然能卖给外部人(民营企业),为什么不能卖给内部人? 最近发生的郑俊怀事件、健力宝事件以及关于MBO的争论,使我想起了国人所熟悉的—句话,即“宁予友邦,不予家奴”。国有企业改制,—个重要内容就是“卖”,或者卖一部分股权,或者卖掉全部企业。无论部分卖还是整体卖,都面临一  相似文献   

7.
<正>管理层收购即MBO(Management Buy-out),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利用借贷资本购买本公司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股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是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的一种,其最早出现于英国,是  相似文献   

8.
夏冻春 《英才》2005,(2):44-44
早晚要出事,但没想到踩了第一个炸弹的是郑俊怀。伊利高管被拘事件的作用不只是为年底的财经媒体提供了猛料,它还以一种负面事件的形式试探出管理层对MBO的态度。随着“伊利事件”的不断深入,伊利的第一大股东金信信托在一片质疑声中浮出了水面。除此之外,伊利集团第四大股东华世商贸也由于“伊利事件”的不断升温而“殃及池鱼”。 2004年12月27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接到通知,为了配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查办案件需要,对公司股东金信信托和呼和浩特华世商贸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公司社会法人股予以冻结。对于这样的举措,理由很简单。金信  相似文献   

9.
中小型国企实施MBO四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O即“管理层收购”,它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总体来说,MBO就是企业的管理层通过资本运作,购买本企业相对多数的股份,而取得大股东地位,从而实现对本企业的控股。  相似文献   

10.
MBO的融资渠道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O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管理层为了控制公司而收购公司部分或大部分股份从而获得控制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国内发展、借鉴MBO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波  邹建 《企业经济》2002,(10):23-24
一、MBO的发展和特征 管理者收购(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股份,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在国外如果MBO的目标是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通常公司被收购后即转为私人控股,股票停止上市交易,所以又称为"非市场化".MBO开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为家庭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当业主面临退休而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时,利用MBO可解决继承问题又不必将控制权交与外人.进入20世纪80年代,MBO大大兴起.  相似文献   

12.
敌意收购者与以创始人为首的高管团队的控制权争夺,是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从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及控制权争夺主体拥有的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控制权争夺主体如何获取实际控制权.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通过对宝万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识别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控制权争夺的动因:一是高管团队资本较高的租金产生能力使得"有限"自利的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得高于其要素机会成本的超额回报,进而对高管团队产生较高的经济依赖;二是敌意收购者入侵使得利益相关者感知到组织身份威胁,利益相关者会增加对高管团队的社会认同.利益相关者对高管团队产生的"经济依赖"和"社会认同",是促使高管团队获取控制权优势的根本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管理收购(MBO),是指公司的管理或经理层运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其目的是重组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MBO后企业的原经营在保持原有地位的同时,又成为公司所有。  相似文献   

14.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核心的人力资源,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高管团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针对如何使高管团队的能力与时俱进这个议题,学术界的研究却比较少.本文分析了传统高管培训存在的缺陷,通过对同方股份高管培训工作的调研,强调战略分析与能力分析在高管培训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基于战略的高管培训开发模型,最后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未来高管培训开发的展望,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关于MBO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MBO在国企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简称MBO)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兼并收购方式,它是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大量举债获得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形成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从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杠杆收购,管理层只  相似文献   

16.
以沪深两市2012—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平均学历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平均年龄、任职时间与内部控制质量负相关。高管团队女性比例及团队规模的影响应分组讨论,在女性比例超过行业中位数的上市公司中,女性比例与内部控制质量成正比,反之则成反比;在团队平均规模小于行业中位数的上市公司中,团队规模与内部控制质量成反比。进一步考虑董事长高管团队垂直对特征差异时,发现董事长高管团队的性别、任职时间差异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学历差异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MBO的中文意思是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借债方式筹集资金来购买他们所经营公司的股份,以改变公司控制权的一种股权运作方式,其英文全称是ManagementBuy-Out,简称MBO。MBO的主要参与者是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他们通常会设立一家新的公司来收购目标公司。在MBO过程中,由于收购所需资金量较大,新公司往往以股权质押的方式取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少金融机构愿为公司收购提供经济援助,经理人员往往只需付出1%—5%的资金即可获得企业50%左右的股权和经营管理权。通过MBO,他们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角色变为…  相似文献   

18.
管理者收购     
《财务与会计》2011,(4):47-47
管理者收购(Management Buy-Outs,简称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与经理层利用所融资本对公司股份的购买,以实现对公司所有权结构、  相似文献   

19.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我国从1998年四通集团初次引入MBO方式进行产权改革到2002年管理层收购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国企中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20.
触摸MBO     
MBO是Management Buy-out的缩写,译成中文为“管理者收购”,即管理者为取得所在公司的控制权而购买公司股份的行为。公司实施MBO之后,其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等将发生很大变化,并在实质上成为管理者完全控股的企业。因此,MBO理论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制度的“背叛”,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