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岳 《科学决策》2004,(6):13-16
新发展观所确立的新政绩观,要求我们对那些仅以单纯GDP增长为业绩而不惜破坏资源环境的政府官员,对那些只知道耗费财政和社会财富搞“形象政绩”、“窗口政绩”、“路边政绩”的政府官员,不能提拔重用!  相似文献   

2.
“GDP崇拜”     
GDP成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早已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上,地方GDP统计为人诟病的焦点并不是GDP指标本身,而是地方在发展中的“GDP崇拜”——将GDP指标看成是升官发财的筹码,为了取得可观的GDP指标,便不顾及民生与环境,不顾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其实,要修正官员的“GDP崇拜”并不是难事,只要引入多元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2007年—2011年的地级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我国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治锦标赛制为制度的背景下,考察了政府控制层级、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压力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GDP增长率为地方政府政绩衡量指标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确存在着显著影响。当地方政府面临政绩考核压力时,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销售调节和可操纵性费用的方式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来看,较之中央政府控制企业而言,GDP增长率与地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显著相关。本文研究证实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负面效应,进一步支撑了改进我国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方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带色的GDP     
牛刀 《新财经》2010,(8):32-33
用GDP作为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等于是逼着地方官员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因为有了GDP增长,就有了政绩,有了政绩,就有了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5.
由于省、地、县“十一五”GDP指标层层拔高,发改委发文纠偏,要求科学规划,进一步改革政绩考核体系。“统计加水”似乎正在成为到处传播的“非典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曾为各省市统计的GDP比国家核算多出3.9个百分点而苦恼:“有些省市地区,仍然过于肴重GDP,报送统计数字时左顾右盼、层层加水,成为各省市GDP大于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乡镇和部门的领导班子、科级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政绩”和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实绩”,分别由组织部、考评办进行“双考”,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乡镇对部门、部门对乡镇分两个层次进行“双评”,最后由县委综合审定考核结果重奖严罚——旬阳县推出的“双考双评”干部考评新机制,摒弃了传统的“唯GDP论英雄”的考核办法,为客观、公正地进行考核评价工作探索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各地提交给国家发改委的“十一五”经济增长目标普遍“赶超”中央,“数字出官”的旧观念依然存在。为改善目前GDP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新的政绩考核标准应以增加就业和提高百姓收入为核心。[编按]  相似文献   

8.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33):30-30
“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人民幸福观。”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说,发展GDP是政绩,提升GNH(国民幸福指数)也是政绩,“而且是更重要的政绩”。  相似文献   

9.
分量沉重的中国改革发展“棋子”,落于中国行政版图上的中部,所激起的声响清越而厚实。过去建立在GDP数据基础上的政绩考核办法,显然不再适合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试验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只有没有了经济增速这根弦,才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到‘两型社会’建设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如何落实?政绩考核是个指挥棒。与以往不少地方存在的唯GDP倾向不同,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已渐渐成为衡量政绩的新参数。在这一变化的引领下,各地科学发展的路越走越宽,成效越来越明显。从比"GDP"到比"幸福感",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大信号,凸显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化。为促进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  相似文献   

11.
政策     
最近,国务院公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该规划在第八部分“完善政策措施”第一条中提出:“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这是近二十年以来首次明确将环境保护作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的“刚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王强博士题为《如何评价地方官员的政绩》一文,就谁来评价、评价的指标体系如何科学化以及如何来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旁征博引的论述。我以为,王博士文中对政绩的论述有点累赘,给读者的感觉是很不明朗,在这里我就地方官员的政绩评判提出一点看法,与王博士商榷。  相似文献   

13.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33):30-30
“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人民幸福观。”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说,发展GDP是政绩,提升GNH(国民幸福指数)也是政绩,“而且是更重要的政绩”。  相似文献   

14.
地方快报     
《中国经济快讯》2008,(23):10-10
山西“6·13”矿难致34人死亡;甘肃天水高考发生有组织替考事件;广东官员政绩考核弱化GDP;上海浦东首批聘任公务员上岗  相似文献   

15.
有报道说,从今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对地区GDP核算制度的改革措施已经逐步展开。国家统计局、环保总局正在联手攻关绿色GDP指标,并将其纳入地方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之中。日前,中组部、国家环保总局已着手在四川、河北、山东等省份将环保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绿色GDP纳入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将改变过去只重经济指标,而忽视环境效益的政府业绩评价方法,对政府官员的考核将更为科学和全面。  相似文献   

16.
实现经济“转型”,即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时期内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当前经济工作的基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就是围绕着这一核心任务提出来的。为了促进当前经济工作与“转型”,笔者提出下列三点建议:
  第一,应当取消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并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富差距”取代GDP原来的地位。“调整”后,不再对各地的GDP与人均GDP进行排名,而仅仅对各地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富差距进行排名。迄今为止,在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体系中,GDP是最重要的经济总量指标。这样做的弊端是众所周知的。也因此,早在6、7年前,就曾经探索过用“绿色GDP”来取代GDP,但因“绿色GDP”的界定、操作存在重大困难而作罢。当前,“取消考核GDP”的现实需求更为迫切。一则取消GDP考核是抑制乃至消除“GDP主义”的必要措施,既有长期需要,更有现实需要。众所周知,GDP主义乃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障碍,必须努力抑制与弱化。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需要“稳增长”之时,更需要努力抑制、弱化GDP主义。二则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富差距”作为最重要的总量指标,取代GDP原来的地位,这样的改革,不仅操作上不存在大的困难,而且还有其他众多好处。比如,有助于压缩GDP中的“水分”,使得经济增长数据更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可以促使地方政府更关心民生实际,进而改善、密切政府与老百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GDP为核心的政府官员考核,正在悄然变调。12月6日,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相似文献   

18.
GDP环境杀手     
崔晓红 《新财经》2010,(8):27-29
如果环保意识不强烈,如果经济发展模式不转变,如果唯GDP论的政绩考核标准不调整,环境就还会继续恶化。没有了环境,就算我们赢得了GDP,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9.
张晋 《中国报道》2009,(9):24-25
在GDP作为政绩考核指标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铅中毒事件发生在陕西凤翔,只是一个偶然之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过去5年,中国的经济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裹挟之中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但问题依旧不容忽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过去及现在,仍有地方政府攀比GDP增长速度,这体现了以GDP增长速度评价地方政府政绩的倾向仍没有根本转变,有时甚至不惜过于耗费资源和环境。肖金成认为,未来GDP增长,应该包含更多的指标,如人民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等,在政绩考核上避免以GDP论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