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板的底线     
崔金生 《商界》2008,(4):32-34
对于老板来说,他已经取得的事业,他正在行进的目标,是他生命中极为重要甚至有可能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对这一切的尊重就标志着你对老板心理底线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崔金生 《商界》2008,(3):86-89
对于老板来说,他已经取得的事业,他正在行进的目标,是他生命中极为重要甚至有可能是性命相关的事情,对这一切的尊重就标志着你对老板心理底线的尊重。一个员工一旦不尊重老板,那么触及老板的底线,就是件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王正林 《商界》2008,(3):79-81
东渡日本,却遭遇刁蛮老板,但因为无意中维系了老板的底线,得以保全。  相似文献   

4.
李天 《商界》2008,(3):74-75
要说老板的心理底线,其实就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也就是说,老板已经与你有一种陌生感了,不再与你真诚交流了,与你形同路人,也就说明离你们分道扬镳不远了。  相似文献   

5.
姚小青 《商界》2008,(3):61-62
老板的一个底线是下属对自己的不认同、看不上。如果他心中感受到了下属对他的感情和认同,那么发生,诸如当面顶撞争论得脸红脖子粗都不足以让老板开杀戒。反之,如果和老板没有交心的交情,和老板顶撞后果就很严重了。  相似文献   

6.
曾仕强 《商界》2008,(3):90-93
在西方,老板和员工之间,完全是契约行为,一切按合同办理,无所谓人情。而在中国,老板则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估计测试以求证自己在员工,特别是在干部心目中,究竟有什么样的位置,以确定合适的底线,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马浩 《商界》2008,(3):84-85
底线的表象形形色色,底线的形成却有迹可循。为了揭示隐秘的真实逻辑,我们邀请到远在美国的马浩先生、中国台北的曾仕强先生,以及大陆的郭梓林先生和崔金生先生齐聚一堂,从老板的权力界定、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经济学上的合作定价到决策过程的非线性思维,不同的视野,共同的深入,为我们剖析底线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8.
郭梓林 《商界》2008,(3):94-95
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员工们与老板间归根到底是一种合作关系。在有效率的合作中,各方的底线不仅是明确的,而且是清晰的,并且有好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9.
李楠 《商界》2008,(3):78-78
老板的心理底线,并非仅存在于老板与员工之间,甚至是一同搭台唱戏、情同手足的正副老总之间,也横亘着一条红色警戒线。  相似文献   

10.
“将”兵只要把具体的事情做好就行了,而“将”将则要不时去探查别人的心理底线,同时也要为自己制定心理底线,看看它是否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  相似文献   

11.
王一丁 《中国工商》2002,(10):192-193
成功老板的底线素质是:“专家”、“流氓”和“越界寻师”。所谓“非内行不足以成事”、“研究深半步,成败毫厘间”。在自己企业涉及的领域.一定要成为专家、行家。而“流氓”是相对绅士而言,指的是一种态度,并不是说真要去当流氓。它是指在处理社会关系的时候,如果遇对方不守规矩,则能屈能伸,最终克敌制胜的能力和心态。  相似文献   

12.
陈咏雪 《商界》2008,(3):66-67
老板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如果你动了他灵魂深处那根脆弱、敏感的情感神经,他可能得动你的位子了。  相似文献   

13.
周仲庚 《商界》2008,(3):82-83
如果你遇上一个从不知秦皇汉武,从不知“功高震主”的新时代老板,而且他根本不能欣赏你为了效忠他而“相忍为国”的付出,你又如何与他“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4.
张婧 《商界》2008,(3):76-77
“将”兵只要把具体的事情做好就行了,而“将”将则要不时去探查别人的心理底线,同时也要为自己制定心理底线,看看它是否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  相似文献   

15.
傅永恒 《浙商》2012,(21):66-66
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说:要做百年企业,首先要防得住自己的底线。那么,当代企业家不能触碰的底线是哪些?  相似文献   

16.
罗会榕 《商界》2008,(3):65-65
老板的心情一差,决策的质量就大大下降;牵扯老板的精力,重要的事情反而得不到解决。下属以为自己坚持原则和老板据理力争是尽职尽责,其实却是对老板底线的严重挑衅。  相似文献   

17.
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底线思维”不仅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改革方法论,也是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思维取向。该文就底线思维如何强化安全管理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培养团队的底线思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报刊业原有的运作体系已经被打破,新的盈利通道尚未打通,发行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可以说已迫近发展的“底线”。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思维”,建立防范体系,在防范的同时积极转化,从坏处柞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报业》2013,(9):72-72
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京组织举行“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与会代表最终达成了“七条底线”的共识。大会认为,网络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构建健康的环境,就必须设定一条不能逾越的底线。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底线战略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三底线”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实施三底线战略,企业可以塑造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形象,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关系,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本文通过对三底线的全面解读,给出我国企业在实施三底线战略中的社会责任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