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侯美芝 《上海会计》1994,(5):21-21,30
对土地、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费帐务处理的浅见重庆商学院侯美芝一、土地土地,是企业的一项固定资产。在我国会计工作中,指已经估价单独入帐的土地。我国企业使用土地一般不予计价,因征用土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并入与土地有关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  相似文献   

2.
陈泳 《上海会计》1996,(6):12-13
土地使用权的会计核算浙江诸暨市农纪委陈泳土地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和重要资产。在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为防止土地资产流失,确保土地资产保值增值,改变企业对土地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使用为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使用,加强对企业土地...  相似文献   

3.
杨长年  刘群 《湖北财税》2001,(12):30-30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由土地使用向国家支付的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的财政性奖金(包括土地租金,以下简称“土地出让金”)。在实际工作中,一 些不规范现象以及土地收益流失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4.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周天勇认为:宪法规定,农村耕地和牧场属于农村农民集体所有。然而,在理论上有关农村土地,有两种模糊的认识,一是一些学者认为,土地的最终权利应当在国家手中;二是经济发展应当由政府主导,农村土地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国家应当拥有土地的发展权。实际上,解放以来,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土地税费改革的国际借鉴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税收做为政府调节土地市场的重要手段,在调节土地资源方面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税收体制的总结,结合我国土地税收体制现状,特别是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了对我国土地税收体制改革的建议,从而达到优化土地配置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立土地基金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土地基金是作为资产(财产)的土地与基金的结合,是以土地资源为载体,为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或促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设立的一种专门基金,我国设立的土地基金应属于公益性基金,基金的主要使用方向是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土地基金的归集和使用应有利于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并促进基金的保值增值;我国在发展土地基金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土地基金制度体系,加强基金归集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明确土地基金的归集来源主要为政府的土地收益,并应确定适当的归集比例。  相似文献   

7.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让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和划拔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方法有出售、交换、赠与等。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应按《企业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纳营业税,税率为5%。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城区范围在不断扩大,使原来的城市农村变成了繁华的闹市,城乡结合部的土地使用权转让交易空前繁荣。旧城区的改造,使旧土地的使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转让价格一路飚升,由每平方米补偿几元、十几元,上升到每平方米收取上千元转让费。但实际征收的土地使用权收入的应纳税额却很少,国家税收流失相当严重。笔者现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源 《财政研究资料》2006,(25):37-39,6
首先,从内涵上讲,物业税属于财产税类,是以不动产为课税对象,对我国境内拥有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就其本质而言,是国家为了实现其公共管理职能的需要,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房地产经济的一种方式。而土地出让金,其实质上是地租的表现形式。可以理解为一定年限内的土地使用价值按照一定比率的贴现。具体到住房而言,是全部回报扣除各项成本、税费、工资之后属于土地所有者(国家)的经济剩余。不难看出物业税的课税更侧重于针对土地的使用权,体现财产税性质。而土地出让金主要是针对土地所有权,属于一种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9.
试探土地使用权的评估计价问题四川南充会计师事务所谢家麟近年来在土地使用权的评估实践中,大都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对象和评估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具体情况,评估各类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这对加强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保护土地拥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推进土地使用制...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发挥土地税费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明 《中国金融》2004,(24):25-26
加强土地税费政策的研究,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土地供应,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土地管理的混乱现象,充分发挥土地税费的调节作用,是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与土地相关的几个财会问题浙江会计师事务所胡少先一、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一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2.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价格的评估江苏盐城市郊区农工部杨群义,茆万东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的转移,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市场将会逐渐形成。搞好承包土地流转价格的评估,加强其经济核算,对于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承包土地在不同流转...  相似文献   

13.
陈细辉 《上海会计》2002,(11):16-18
一、企业土地使用权概述企业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一企业在一定期间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由于我国的土地属国家所有,企业获得的土地使用权仅代表其拥有相关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往往较大,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有多种方式,所以会计核算实务中不规范现象时常出现,有必要对其系统地认识。(一)法律基础。企业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基础是我国于1986年6月颁布、1998年8月作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国家实行土地公有制。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具体措施,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六条”等规定,开展了一系列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巳初显成效,初步遏制了乱占耕地的势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工业用地低成本过度扩张。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就是指在坚持“土地所有制不变,承包权不变,经营权放活”的原则下,农民群众自愿将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土地经营权出租转让或土地使用权入股,农民参与劳务的形式,实现土地的流转集中,使之成为农业连片经营的基地。具体来说,土地流转形式,有定期租赁、反租倒包、个人转让、农户互换、替入托管和土地入股等六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的资产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收入(即土地收入)已成为城市建设、土地复垦和财政收入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土地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的新形势下,如何管理、使用好这部分资金,加强土地收入的成本核算和资产资源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魏雅华 《理财》2005,(7):52-55
今后“深万科”要全国巡回,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地收购土地,就像老“沃尔玛”开着他的老爷车,带着他的狼狗,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地看他的超级市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特别是城乡郊区农村土地,经由征用转为国家建设用地。据中国土地勘测研究院统计,仅2002年,全国由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面积12.423万公顷,获得的土地收入为2419.79亿元。使用权出让的收入全国平均为12.97万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为了有效解决固定资产过度投资的问题,中央采取了管紧土地,看住信贷两项重要措施,并决定集中半年时间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解决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是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抑制过度投资,盲目投资,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到位,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瑞 《财政研究资料》2004,(13):23-26,13
从我国土地税费法律制度建立的历史来看,大致可以分成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年到1956年。当时与土地相关的税种只有两个,即房地产增值税和印花税。第二阶段是1956年我国完成“一化三改造”以后.根据“基本上在原有税负的基础上简化税制”的方针对工商税收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土地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