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东海 《经济视角》2012,(3):73-74,72
国际投资待遇标准中的国民待遇历来颇有争议,其适用对象、内容上是否与外资优惠排斥以及在我国是否应当对外国投资实行国民待遇等是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从这些争论点入手,结合我国实践对国民待遇标准进行一次简单的考察,以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背景下给出国际投资待遇标准的一个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2.
国际投资法的国民待遇原则主要是指外国投资者在另一国的投资,享有的待遇不得低于相同或者相类似情形下本国投资者所享有的待遇.准确地适用"国民待遇原则",核心在于"相同相类似情形"的解释与判断.在国际投资争端仲裁实践中,对于"相同和相类似情形"的界定还没有具体成文的规则.通过对国民待遇的经典的案件研究,分析总结"相同和相类似情形"的解释适用规则,帮助我们在国际投资中更好地运用国民待遇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要求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法律知识,同时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二、重点问题解答 1.国际投资中投资者的待遇标准投资者的待遇标准,是指资本输人国(东道国)赋予外国人在投资方面的权利义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国民待遇标准。国民待遇标准是指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享有与东道国国民同样的待遇标准,即享有与东道国国民同样的权利,承担同样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国民待遇原则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民待遇又称平等待遇,具体指一个国家给予在其国境内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商船民事权利方面与其国内公民、企业、商船一样享有同等的待遇,即专指外国自然人、法人、商船等在民事方面、非政治方面的待遇。作为对外国投资的待遇,国民待遇是指主权国家在条约或互惠的基础上,一国给予外国国民或法人在投资财产、投资活动以及有关司法行政救济方面等同于或不低于本国国民或法人的待遇。国际投资领域与国际贸易领域的国民待遇制度的区别比较(见表1):正是由于上述差异的存在,使得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对在投资领域实行国民待遇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另一方…  相似文献   

5.
范丽娜 《经济论坛》2003,(24):53-53
一、我国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立法上的缺陷国民待遇是国际法上外国人待遇标准中的一种,它大体指一国给予外国人以与其本国国民同等的待遇。现实中,我国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及“次国民”待遇两种情况。(一)“超国民”待遇的缺陷“超国民”待遇是指对外国的国民或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给予优于本国国民、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待遇。目前,我国对外资仍存在着“超国民”待遇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税收优惠方面。新修订的《合资企业法》、《合资企业法实施条例》、《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以及《外资企业法》均在这方面做出规定给予外资各方面…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与我国外资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外资政策形成于80年代中期,有些政策措施不仅不符合国际投资自由化的趋势,而且影响中国从引进外资中获取长期利益。加入WTO后,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现行的外资政策,需以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为目标进行重新审查和调整。一、加入WTO与外资政策的调整方向——实施国民待遇在外商投资领域,国民待遇是指东道国给予外国投资者的待遇在类似情况下,不得低于本国居民。与国民待遇相对应的是非国民待遇。非国民待遇是指为了改善国际收支,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增加生产和就业,保护国内经济安全等,对外国…  相似文献   

7.
在本国境内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公民实行国民待遇,是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通行惯例。改革开放十余年来,我国已在一些领域中不同程度地给予了外商投资企业以国民待遇,有的已属于超国民待遇,有的则属于低国民待遇。为进一步吸引外资和建立公平的国内竞争环境,创造条件对外资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变得越来越迫切,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经之路,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8.
胡昕营 《大陆桥视野》2012,(10):137-138
国民待遇已经成为东道国对本国外商投资所给予法律待遇中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而就我国外资法的现状来看,存在着对国民待遇原则的扭曲,笔者对如何完善我国外资法的国民待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杨梅 《当代经济》2001,(2):32-33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绕过各种贸易壁垒进入东道国市场,这就对传统的国际贸易保护提出挑战。贸易保护的本质是通过开放中的适度保护,以促进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调整外资引进战略,逐步取消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实行国民待遇原则 最近几年,在吸收外资直接投资的规模上,我国连续四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这是因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吸收外资进行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0.
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沈伯明(广州外贸学院)从1996年4月1日起,我国将对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设备和原材料一律按法定税率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也就是说,我国将取消十余年来所实行的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的免税待遇。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11.
贺红兵 《经济师》2001,(11):45-46
我国现行的外资企业立法沿用了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立法模式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资的利用 ,但存在与内资企业立法相冲突 ,给予外资的待遇存在次国民待遇和超国民待遇 ,造成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不平等竞争 ,不符合WTO所要求的国民待遇等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外资立法的现状 ,提出了今后我国外资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调整外资优惠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商投资的政策优惠及所谓“国民待遇”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也在决策层的视野中日渐凸显。理论界和一些高层官员纷纷指出,中国应尽快按照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在这其中,不是存有误解,就是产生误导,将对我国利用外资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有必要予以澄清。一、内外资企业待遇比较改革开放后,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为了吸收外商投资而对其实行优惠政策即“超国民待遇”。这些政策的实施,与其他因素一起,对中国吸收外商投资起到了巨大的促…  相似文献   

13.
孙玉凤 《经济师》2006,(7):86-87
文章通过对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享有的超国民待遇的利弊进行分析,对我国实行超国民待遇进行了理性思考,并对政府的决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应按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调整我国现有的超国民待遇政策,并进一步重塑我国的外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涉及国民待遇、资本自由转移、征收与补偿、国际争端解决等多项核心议题,在推进双边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同时,也带来诸如行业竞争、资本流通、国家赔偿等风险。中国应制定自己的投资协定范本,就可能对现有社会秩序及国家经济利益造成重大威胁的条款坚决采取保留,在提高国内环保、劳工、知识产权等法律标准的同时,敦促美国在双边经济往来中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待遇与透明化原则,避免经济问题政治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利用外商投资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在高度重视产业安全和国民待遇"渐次推行"的原则下,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外商投资准入管理理念应从"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正面清单"转变为"准入前国民待遇"的"负面清单"。同时,为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应从积极参与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重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及加强自我保护这三方面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经济危机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顺利签署了《投资协议》。该协议主要对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投资促进、投资便利化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协议的实施对我国、东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仍然面临制度上的障碍。为了保证投资体制自由化目标的实现,我国应当立足于合作双赢目标,增强立法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合理引导投资流向,加强外商投资监管,弱化税收优惠措施,积极推行国民待遇。同时,还应当建立统一的海外投资法律制度、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以及确定合理补偿的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国民待遇即给予外国人以本国公民的待遇。其中,“外商投资个业国民待遇”是指国家给予外商投资企业以本国投资企业的同等待遇。国民待遇原则问世于19世纪初,它的问世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到了今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扩大,各国经贸往来频繁,它日益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对外资国民待遇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近来,有关外资国民待遇问题已成为当前外资政策研究的一个重点。不少学者提出.要“取消外企优惠政策”,对外资“普遍实行国民待遇”。那么,在我国现阶段,是否应当取消对外资的优惠,普遍实行国民待遇呢?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国际投资中涉及到资本输出国主要指海外直接投资者和资本输入国即东道国双方的利益。东道国想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故即鼓励又限制;外商想从东道国获取利益,想避开其种种限制。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等非歧视待遇从无到有,各种协定也极大保护了双方的利益。在这一动态发展过程中,市场准入逐渐成为双方的关注点,而政府特别管理措施是市场准入的主要限制方式。  相似文献   

20.
葛顺奇 《当代财经》2003,(5):98-102
关于准入与开业的控制模式是未来多边投资框架的核心议题之一。在概括了东道国控制准入和开业的具体措施的基础上,形成了多边投资框架关于准入和开业的五种控制模式:即投资控制模式、有选择开放模式、区域工业化模式、互予国民待遇模式和国民待遇与最优国待遇结合模式。东道国在开放或限制外国投资者准入与开业权方面,可将上述控制模式与辅助性因素灵活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