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拍卖》2015,(1):16-19
2014年中拍协车委会围绕贯彻落实机动车拍卖相关政策,为机动车拍卖行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与参考;履行行业自律职能.发布与执行《机动车拍卖企业自律公约》:反映机动车拍卖企业诉求.维护机动车拍卖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开展工作.很好地完成了全年既定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拍卖》2013,(6):28-28
公司简介: 广州机动车拍卖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成立初期是由广东物资集团和广东商业集团两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是全国最早开展机动车拍卖业务的专业拍卖机构之一。公司拥有1000平方米的二手车室内展示、拍卖厅.50000平方米的拍卖车辆停车场地.300平方米的客户过户服务场地.为开展机动车拍卖业务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拍卖》2011,(1):32-33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郑鑫尧:中国在近五年取代法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拍卖市场,中国拍卖行业现在发展方向是比较顺的正在向一个成熟的方向发展。以前我们所依赖的物资拍卖近几年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少,艺术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多,特色拍卖比如机动车、花卉等等都在开始尝试,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宋胜春 《中国拍卖》2008,(10):18-19
旧机动车是我国拍卖行业主要业务中专业性、技术性最强的项目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各界拥有的各类机动车数量增多和与国际性拍卖接轨速度的加快.旧机动车拍卖作为我国拍卖行业主流标的强势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各大拍卖企业之间围绕这一市场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笔者结合北京鑫新拍卖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拍卖》2014,(8):44-81
据统计,7月,我国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湖南等主要开展机动车社会化委托拍卖的地区,机动车拍卖业务总成交额超过1亿元,其中,个人委托是主体,占社会化委托业务总额的78%。车委会10家统计样本企业合计接受委托5041台,拍卖成交2142台,拍卖平均成交率为40%左右。目前,样本企业分布是华北地区四家、华东地区五家、华南地区一家,下一步,随着机动车拍卖样本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本统计覆盖地区也将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拍卖》2013,(6):18-19
5月9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京举办主题为:“创新与发展”的首届全国机动车拍卖研讨会。 国家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国家工商总局、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工商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有关部门与机构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主要机动车拍卖企业和机动车交易市场等单位代表8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分析我国机动车拍卖市场的发展状况.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探讨未来我国机动车流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拍卖》2014,(10):36-36
江苏省上半年的拍卖成交额达到了116.9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还增长了16.08%,其主要原因是全省拍卖企业在困难时期努力开拓拍卖新渠道,开拓农产品拍卖、社会委托拍卖、机动车拍卖、艺术品拍卖和其它领域的拍卖活动,使全省300多家拍卖企业、700多名国家注册拍卖师、4000多名经过培训的拍卖从业人员和一万余人组成的拍卖队伍在业务转型时期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拍卖》2008,(5):88-88
北京中古汽车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为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从事汽车拍卖的专业公司。公司前身为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拍卖部,自1998年就已经开展了汽车拍卖业务。2005年至今共举办拍卖会120余场,拍卖汽车3200辆,成交额达1.2亿元。公司成立两年来,机动车拍卖规模位居国内前列,在业界树立起"中古汽车拍卖"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凭借  相似文献   

9.
《中国拍卖》2013,(11):43-45
行业基本情况 据商务部“全国拍卖管理信息系统”2012年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近三成拍卖企业(约1650家)开展机动车拍卖业务,其中.全年实施机动车拍卖12场以上的企业共计148家,实现成交额21.594亿元.占当年机动车拍卖全部业务成交额(44.99亿元)的比重为48%。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拍卖》2013,(11):41-42
《中国拍卖》:请您介绍一下中拍协成立机动车拍卖专业委员会的初衷是什么? 李卫东:机动车拍卖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专业从事机动车拍卖的企业发展时间不长,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待探索的课题很多。今年年初,中拍协本着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拍卖》2017,(1):32-37
2016年11月,首届中国拍卖行业企业年会在陕召开,本刊于2016年第12期杂志对此次会议进行了专题报道,由于篇幅有限,仅对论坛中嘉宾发言进行摘录。为使广大读者对会上嘉宾发言有更深入的了解、获悉行业企业最新发展动态,本期特对年会作后续报道,再次邀请网络与资产拍卖、艺术品拍卖、机动车拍卖、农产品拍卖等领域部分参会嘉宾,请...  相似文献   

12.
《中国拍卖》2014,(10):23-23
8家拍卖企业获得首批“机动车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称号,中拍协车委会首批吸收21家专业机动车拍卖企业为委员单位,同时有16家拍卖企业积极申请作为观察员。  相似文献   

13.
“一路狂奔”下的网络拍卖 自2000年左右的上一轮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社会逐步走过了对网络应用的熟悉与磨合阶段.现在,我们已感觉到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不约而同开始在网络应用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拍卖领域也不例外。2012年.国内拍卖行业网络拍卖的成交量超过11亿.拍卖内容涵盖艺术品、机动车、农产品、排污权等广泛领域,还有相当数量互联网等企业进行的网拍活动未计入其中。包括嘉德在线、上海国拍,以及中拍协公共拍卖平台等一批业内的网络拍卖系统开始陆续成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城市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公共问题。因此,结合地区情况,合理调控私家车保有量尤为重要。上海市是最早通过牌照拍卖的市场化手段来控制机动车总量的城市。本文介绍了上海市私车牌照拍卖制度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拍卖制度、拍卖方式以及管理程序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珍荷 《中国拍卖》2014,(3):41-41
2014年车牌投入量10万张 为遏制上海车牌拍卖价格过快过高上涨,打击投机炒作.加强本市机动车额度投标拍卖管理.引导竞买人理性出价。上海市机动车额度管理办公室于去年12月公布,2014年试行一次性公布机动车额度年度投放总量和全年”警示价”的措施.同时,实施个人、单位机动车额度分场投标拍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拍卖》2013,(9):41-41
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是山东省拍协多年来倡导并积极推动的重点工作。随着我国迈入汽车大国行列.机动车市场得到了持续发展,近三年来机动车拍卖更是保持了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拍卖》2014,(11):59-61
上期协会动态栏日报道了第二届全国机动车拍卖研讨会暨首批机动车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授牌仪式在沪召开的消息.本期我们对机动车研讨会的情况进行了梳理。研讨会围绕公务车拍卖、残值车等特殊车辆拍卖、网络竞价和实体拍卖、机动车检测评估、机动车拍卖与汽车物流服务等行业发展面临的热点议题展开讨论。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机动车拍卖要贯彻实施《机动车拍卖规程》行业标准,用规范有序的竞争、专业的服务赢得市场的考验与认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拍卖》2014,(11):34-37
美国美瀚拍卖公司鉴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良好前景.于2006年开始进入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合资成立了机动车拍卖企业。然而美瀚在中国二手车市场遭遇水土不服。最终黯然撤资离去。美瀚撤走后.上海、北京两家机动车拍卖公司如何经历阵痛又如何自谋发展、自创出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拍卖》2013,(8):14-17
本刊讯记者钟荷中拍协四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于2013年7月18日在云南省丽江市召开。会议主要议程是:听取《工作报告》和《关于促进农产品拍卖业务开展情况的汇报》、《关于司法拍卖和税收政策两个研究课题的工作汇报》、《关于成立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机动车拍卖专业委员会的建议》及《关于发展新会员的报告》。本次常务理事会同意成立中拍协机动车拍卖专业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拍协机动车拍卖专业委员会工作规章》(审议稿).同意吸纳利氏兄弟拍卖(北京)、苏富比(北京)等160家企业成为中拍协新会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拍卖》2014,(5):33-34
自2013年年底.中央决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以来,中国公车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13拍卖业蓝皮书显示。2013年全国累计举行机动车专场拍卖12032场.成交59.56亿元.创国内机动车拍卖业务新高。其中受公车改革的影响,政府部门委托拍卖的车辆有所扩大,全年成交15.6亿,占比26.2%。公车拍卖是执行中央关于公车管理相关规定的配套措施,其力度及范围都远超以往,是顺民意、得民心的举措,也是遏制公车违规使用的好方法。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公务车拍卖的具体情况,本刊采访了北京、上海两地4家机动车拍卖公司,同时他们也是中拍协机动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希望通过解读他们在公务车拍卖业务方面的体会和经验.绘一些正在从事机动车拍卖或有意了解机动车拍卖的企业提供一个参考的蓝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