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为推动江苏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文章对江苏与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针对RCEP对江苏服务贸易的可能影响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优势服务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服务业、抢抓RCEP机遇发展数字服务贸易、充分挖掘生活性服务业市场潜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RCEP协定将推动亚洲经济走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广覆盖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目标是共同建立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以及互惠共赢的经济伙伴关系合作框架,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增长,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本文分析RCEP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形势发展,分析内容包括RCEP协定概述及服务贸易相关政策;中国服务贸易现状,涉及服务贸易量、服务贸易结构、服务贸易开放度、服务贸易竞争力;RCEP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形势分析,涉及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扩展服务贸易合作空间、加强服务贸易开放压力测试、做好服务贸易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3.
<正>RCEP正式在菲律宾生效,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在全部15个成员国进入全面实施阶段。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对菲律宾生效。至此,RCEP全部15个签署国均完成生效程序,并相互实施关税减让。“RCEP的全面生效充分体现了15方支持开放、自由、公平、包容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和行动,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全面提升东亚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助力地区和全球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当天,中国商务部发表声明表示。  相似文献   

4.
RCEP新阶段     
依琰 《宁波经济》2023,(7):41-42
<正>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这标志着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协定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这一全新的自贸协定由东盟发起,历时八年谈判,涉及人口数量、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居世界首位。协定自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在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增长、释放经济复苏政策红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商务部表示,中方将持续推进高质量实施RCEP,为各地方、各行业和广大企业深入实施和用好协定提供指导和服务,推动协定红利持续释放。  相似文献   

5.
2002年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是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东亚地区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和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JSEPA)正式签署;第二,中国与东盟10国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其主要内  相似文献   

6.
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其闻,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领导人共同发布了 《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联合声明》,正式启动这一覆盖16个国家的自贸区建设进程。RCEP是以东盟为主导的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协定组织,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新产物。  相似文献   

7.
柳晓明  梅婕 《科技和产业》2024,24(7):201-208
基于2012—2022年的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利用CiteSpace和Bicomb软件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研究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RCEP研究可分为缓慢推进、平稳过渡和加速发展3个阶段;RCEP领域核心作者和发文机构整体较为分散、局部有所集中,未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网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国别和区域研究、价值链、贸易方式及影响3个方面。因此,未来研究方向应紧扣RCEP规则和政策设计等层面,积极探索RCEP框架下中国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8.
陈慧 《亚太经济》2022,(2):19-28
中日两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最终签署。2022年1月1日,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正式生效,中日经贸合作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原则和投资等都将面临新变化。中国应积极应对RCEP生效后中日双边经贸合作的新变化,在货物贸易方面应扩大对日本优势产品出口和高质量产品进口,提高中日贸易数字化水平,做好贸易风险防控。同时,应深化中日服务贸易多领域合作,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用好原产地累积规则,扩大中间品贸易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地位;利用投资规则加强日本投资的虹吸效应,促进绿色低碳投资合作。  相似文献   

9.
张弛  张金鸽 《辽宁经济》2023,(12):46-51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对正处于产业链重构过程中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产生深刻影响,作为RCEP主要成员国,中日韩的产业链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辽宁与日韩在装备制造产业链上具有密切的合作的关系和良好的合作基础与渠道,辽宁可利用RCEP相关规则,提升与日韩的产业链协同效率,强化日韩对辽宁的虹吸效应,拓宽合作领域,同时强化RCEP框架下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0.
RCEP是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首批生效的国家包括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东盟6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非东盟4国;2022年2月1日起,RCEP对韩国生效.RCEP生效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性事件,恰如建成了一座连接...  相似文献   

11.
<正>一、前言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涌入及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区域合作发展成为一种重要形式,边境贸易成为国家对外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由东盟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影响着东盟各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2022年1月1日,随着RCEP的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2.
国际新闻     
《中国经贸》2012,(23):19-21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十,力定谈判进程正式启动 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领导人,共同发布《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联合声明》,正式启动这一覆盖16个国家的自贸区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地区政策的一次重要调整,与此相对,东盟牵头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则是出于制衡美国主导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战略考量。从地缘政治与经济角度出发,中国利用一个多边的平台反对美国力推的TPP符合中国的利益需求。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围绕TPP与RCEP两种合作机制,中、美和东盟等在亚太地区合作主导权问题上的争夺将会越来越激烈。  相似文献   

14.
范涛 《科技和产业》2022,22(6):90-96
上海自贸区试验区新片区应适应新形势、发现新契机,在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细化新政策落实机制,推进科技集群规模化发展。通过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创新落实技术交易中心运营机制,在多角度对接“一带一路”、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国际化区域经贸合作平台基础上,整合新片区现有资源,以国际一流的新理念、新机制、新平台,将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跨国技术合作聚集区。  相似文献   

15.
李杨  高媛 《亚太经济》2022,(2):50-56
基于中国已签署的自贸协定文本,借鉴并改进现有规则深度的测算方法,构建了包含规则覆盖与规则执行两方面的服务贸易规则深度测算体系。通过对RCEP、CPTPP及USMCA中服务贸易规则深度的测算与对比,发现RCEP中服务贸易规则的总体深度水平较低,在自由化措施、市场准入及争端解决等细分规则领域的深度水平也较低。因此,基于测算与分析结果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开放水平以及顺利加入CPTPP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自由贸易协定数字贸易异质性条款指标体系,在静态签订、总体深化、水平深化和垂直深化多重视角下,全面探究自由贸易协定深化对数字贸易影响。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协定签订、总体深化、水平深化与垂直深化均对数字贸易存在显著正向效应,核心WTO-X深度条款、边境后措施深度条款促进效应更强,但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的第三方效应对数字贸易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在异质性影响方面,数字贸易条款类型、自由贸易协定深化领域类型、数字产品类型等对数字贸易呈现显著差异化影响,电子商务、数据流动条款深化呈现促进效应,但知识产权条款深化呈现抑制效应;包含政治性、经济一体化和研发合作领域的自由贸易协定对数字贸易促进作用更大;自由贸易协定深化对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出口的促进效应更大,对通信设备出口的影响次之。基于全球样本的经验证据,本文以RCEP和CPTPP为样本,探寻构建数字贸易规则的“中国范本”,促进中国掌握新一轮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道》2022,(6):70-71
<正>RCEP的持续推进,将为中国东盟合作带来新的增长点。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半年来,尽管疫情延宕反复、国际形势复杂动荡,但RCEP制度性红利不断释放,不仅为地区经济复苏增添希望,更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道》2022,(4):70-71
<正>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将提质增效,数字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与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合作水平日益提升,合作程度更加紧密。2021年,中国—东盟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总额达8782亿美元,同比增长28.1%。东盟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数字产品贸易、移动支付、信息平台服务等快速增长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19.
唐威迪 《特区经济》2023,(8):118-12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南向政策就是台湾当局力推的对外政策,2016年台湾地区民进党抛出的“新南向政策”其实就是原来的翻版。时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将下一个投资目标转向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台湾当局也有意参与到这波投资浪潮中。对于民进党而言,削弱两岸经济依存度是其长期的执政目标,近些年主要表现为与美国商签自由贸易协定(FTA),谋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而祖国大陆正式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台湾地区在加入无望的情况下,势必会继续推进新南向政策与祖国大陆相抗衡。本文旨在分析新南向政策背景下浙台经贸关系,并为防范经济和政治风险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许明 《亚太经济》2023,(2):96-105
从累计增加值原则、差异化的正面和负面清单、中日韩战略合作三个方面探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货物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服务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效应,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渠道,检验贸易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的政策冲击影响。最后,从对标RCEP高标准经贸规则、强化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推进中日韩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等方面,提出优化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