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九元  刘一伯 《亚太经济》2015,(收录汇总):144-152
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两岸贸易受到企业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大陆台企的影响,本文将宏观GVC地位指数拓展至微观企业层面,通过企业GVC地位指数的变化,研究对其生产要素选择及其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升通过成本效应减少参与两岸贸易企业的数量、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增加实现大陆台企价值链地位的提高。从影响路径看,最低工资标准上升会减轻要素价格扭曲度,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实现大陆台企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手工查找的2005-2010年全国2855个县区最低工资标准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就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2000-2011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两个明显的"U"型变化;(2)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研发投入、企业规模、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有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而融资约束则会降低出口产品质量,并且这一结论非常稳健;(3)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存在行业、所有制和地区间的差异,劳动要素密集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对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对中部地区的抑制作用大于东部,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鹏 《亚太经济》2009,(5):42-45
大陆创业板市场重点支持和鼓励自主创新及其它成长型企业上市,对于大陆台资企业的资金筹措与长远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大陆台资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争取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比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更能真实准确地揭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情况、所处的地位、获取的贸易利益。本文基于OECD和WTO2013年联合发布的1995-2011年连续17年的WIOT数据,先通过增加值贸易法将中国的总出口分解为Koopman(2010)的五部分,然后运用GVC地位指数法测算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并将其和世界主要的39个经济体加以比较,进而判断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下的地位和获取贸易利益的情况。增加值分析显示,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中最终产品所占比例最高,达33%~46%;其次是转移的中间产品所包含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23%~27%;出口所包含的国外增加值比例为14%~28%;出口的被进口国自己使用的中间产品包含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14%~17%;返回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0.24%~1.23%。GVC地位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虽然出口总值超过美国和德国雄踞世界第一,但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其地位相对较低,出口获利能力不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日益活跃的新型国际生产形式,国际非股权投资(NEM)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并影响了东道国的全球价值链(GVC)地位。文章在区分不同类型NEM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形式的NEM对东道国GVC地位的差异性影响,并基于KoopmanGVC地位指数分析了NEM对东道国GVC地位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利用40个国家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了关联型和模块型NEM对东道国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6.
单玉丽 《亚太经济》2017,(4):150-154
目前,大陆台商正面临着美国退出TPP、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及民进党当局阻碍两岸经济融合的挑战。大陆国际地位的提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前景向好的态势既给台商带来机遇,也使台商的产业升级转型难以适应。未来,台商应正确认知两岸关系发展大势,以"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节点城市为重点,充分利用其合作平台投资兴业,同时加强与大陆企业在研发、营销等方面的合作,以配套产业链的思维拓展在大陆的产业布局,积极打造两岸产业供应链,进一步融入大陆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GVC模式下人力资本空间流动视角,对要素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行业的绝对集中度、规模差异度、劳动生产率变化率、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产品销售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比等变量存在着多重的复杂联系。为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根据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特点在产品无限细分的差别化基础上走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9.
附加值贸易核算比传统的贸易统计方式更能真实地反映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获利。基于此,文章通过对附加值的原理进行理论解析,利用WTO-OECD的Ti VA数据,测算了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岸以附加值角度统计的出口额均大大缩水,台湾地区更甚;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指数均很高,但地位指数均较低;从上游依赖度和最终需求贡献率来看,两岸目前虽均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依赖度较高,但正在逐步减弱,而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度呈上升趋势。全球经济版图正在重构,大陆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小觑;两岸应大力加强产业合作,继续推进ECFA后续协商,共同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携手应对不确定的国际经济。台湾地区如果一味推行"新南向政策",将难以奏效,并会加大未来台湾地区经济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0.
龚三乐 《改革与战略》2011,27(7):178-181
文章指出,全球价值链内企业升级的绩效包括三方面内容:核心能力提升、价值链地位提升以及社会效益提升。建立有关升级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文章以东莞IT产业集群为例,对企业升级绩效进行评价,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分析东莞IT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升级绩效主要受集群外部经济、要素资源引力因素和全球价值链治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贸易投资便利化正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一条新渠道。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对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要求是:降低中间产品的贸易成本、鼓励外资进入、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从福建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实施现状看,基本上在这三个方面对接了全球价值链需求。但这一对接过程可能面临"低端锁定"风险,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高流动所带来的风险。因此,福建自贸试验区在先行先试贸易投资便利化新举措、进一步深入对接全球价值链时,必须将风险防范考虑在内,应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优化区内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为区内企业赴台投资创造便利条件;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3.
陈莹 《改革与开放》2016,(10):70-71
小微企业作为一种企业形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其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契合度低、落地难、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长期存在.在发展新常态下,要加快小微企业的转型发展,必须尽快消除政策壁垒,在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予以小微企业更多的倾斜,并真正把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加值贸易,借鉴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测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运用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主要由直接进口国消费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增加值以及出口到第三方国家的中间产品增加值构成;美国、日本的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参与程度较高,但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上还处于中下游位置,并且在信息技术、科学研究与发展等细分行业的地位指数与参与度指数呈反向变化;中国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服务业细分行业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层面;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参与度指数与服务业贸易规模并没有明显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奥巴马总统推动的TPP谈判之所以引发国会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博弈,主要是因为民主党与共和党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在这场博弈的背后,是美国贸易政策决策的整个政治过程即贸易政治;在有关TPP的谈判内容和谈判条款的设定上,各利益集团都试图通过对国会议员的游说来抵制由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冲击;在国会两党竞争的政治格局中,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是通过两党的不同政治主张而集中显示,并最终体现在由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上;而政府在制定有关TPP谈判的政策时,首先考虑的是国家的整体利益,这是由美国贸易政策的特殊性,即它是国家整体外交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所决定的。中国在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往来中,为规避其贸易政治的影响,应通过继续对其"院外援华集团"实施"利益均衡"的策略,培育其与中国之间的"相容利益";同时加强与那些保护性利益集团之间的沟通和磋商;并借助"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一机制和平台,加强与美国行政部门的沟通、磋商及协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外资企业出口增加值中属于中国的出口收益,本文在生产要素国别属性的层面对外资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分析,参考工业增加值的统计方法,将外资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为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与营业盈余4个部分。数据测算发现,2003~2011年间外资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占其出口量的比重仅为14.13%,其中属于中国出口收益的劳动者报酬量、生产税净值量占外资企业出口的平均比重为4.44%和0.59%。进一步构建面板模型计量检验外资企业出口对构成其贸易增加值中各组成部分增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出口对其营业盈余的正影响大于对其劳动者报酬量的正影响。以上结论的得出将有助于厘清外资企业出口增加值中中国所获取的实际出口收益,同时也为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及相关谈判提供相应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环境规制会对制造业的贸易比较优势产生先抑制再促进的"U"型动态影响;技术引进、人力资本、外资参与均显著地促进了贸易比较优势的提高;自主研发、人均资本和企业规模并未发挥出预期的积极作用;环境规制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上存在差异,对自主研发主要表现为"抵消效应"和"约束效应",对技术引进则主要表现为"倒逼效应"和"补偿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高源陶士贵郭磊 《亚太经济》2023,(收录汇总):32-42
21世纪以来,金融制裁的使用日趋频繁和成熟,已成为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常态化工具。通过梳理2014—2022年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各项金融制裁,基于政策量化思想和指数衰减函数构建了金融制裁效力指数,从政策目标、作用对象和参与主体总结其趋势特征,归纳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俄罗斯金融制裁的新突破。为展现金融效力指数的应用,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验证美国金融制裁对俄罗斯卢布汇率、物价水平及出口商品的冲击。其启示是:中国应高度重视美西方对外经济金融制裁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影响;深入研究金融制裁的逻辑和规律;借鉴俄罗斯反制裁的创新方式,健全对外制裁和反制裁体系;通过国际组织建立国际经济金融制裁的约束机制;进一步优化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19.
论文运用2003-2010年东中部9省市纺织业等三大产业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区域商务成本对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影响。结果表明,可以解释东中部9省市纺织业等三大产业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约占到88.8%-95.7%;纺织业等三大产业企业迁移区位选择主要受到商业设施及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政府运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而信息化程度、基础设施、研发能力等因素对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决策并不影响;纺织业等三大产业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往往偏向于要素成本低而交易成本相对较高的区域。这些结论无论对于迁移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还是政府在制定相关商务政策时,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竞争战略识别的Palepu假设,构造了改进的Palepu战略识别财务指标体系,运用经营资产周转率和经营性营业利润率识别指标,提出公司时间序列数据的两阶段战略识别方法,对2007-2015年我国华东地区汽车制造上市公司样本进行战略识别和分类,导出四种竞争战略的分组并考察公司战略变迁趋势,并对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研发与技术创新、资产规模等方面提出符合主流观点的假设,引入logit回归模型,考察了不同竞争战略的一般延展性特征。识别检验结果支持了识别的多数公司的战略,验证了战略识别方法和结论的有效性。logit回归结果很好地支持了文章提出的多数假设,但不支持成本领先公司不如差异化公司重视研发创新投入的主流观点,显示创新型成本领先战略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