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构建局部均衡理论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针对2003—2016年30个省级区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从空间相关性与空间异质性两个视角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空间特征。空间相关性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阶段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不仅抑制本地区农民工城镇就业,对邻近地区农民工城镇就业也起到抑制作用。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因农民工人力资本、人均实际GDP不同而存在差异。当前,东部地区已基本跨越门槛值,实现环境保护与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双重红利;而中、西部地区,尤其西部地区由于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滞后,部分省级区域仍处于门槛值以下,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就加强环境保护与提高农民工城镇就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瑞  张然  许航 《城市发展研究》2022,(6):102-109+124
数字经济加速了人员流动、资金融通、基础设施联通、政务联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五个维度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基于2011~2018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区域异质性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2)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是数字经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数字经济通过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优势,激发新型城镇创新动力,优化新型城镇发展格局。(3)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积极影响存在要素禀赋的门槛效应。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充分考虑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政策及技术红利,发掘更多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面临快速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双重挑战,探索健康与老年人劳动参与之间的公共医疗保险调节效应对于释放老年人口红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7-2015数据,使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实证分析健康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慢性疾病和健康冲击阻碍了老年人劳动参与,慢性疾病相比健康冲击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影响更大。享有公共医疗保险在老年健康与劳动参与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参加城居保能够正向调节慢性疾病老年人的劳动参与,但对遭受健康冲击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新农合对慢性疾病和健康冲击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上述效应在农村老年人群体中更为显著。未来应逐步健全以提高老年人就业技能为核心的社会政策,加快落实弹性退休制度,优化均等化公共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再就业成为了重要的议题。虽然低龄老年人在再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健康问题、技能过时和缺乏培训等多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但低领老年人经验丰富,促进其再就业,对于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技能提升和职场适应等举措,提升低龄老年人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其实现再就业,促进其与社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数字化助餐服务为例,借鉴安得森模型分析服务使用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北京市1324份调查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助餐服务整体使用率不高,男性、自理能力减弱、与子女同住、触网程度高以及对互联网较为信任的老年人更倾向于使用数字化助餐服务,未来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较高、健康状况良好以及对智慧养老政策更了解的老年人更倾向于继续使用数字化助餐服务。老年人不使用数字化助餐服务的主观影响因素是对互联网不信任,因此,弥合老年数字鸿沟首先要消除老年群体对互联网的不信任感,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体互助、个人主动参与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6.
人口是经济活动中最基础、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其结构特征在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分析人口结构、居民消费需求以及产业升级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新型城镇化率的提升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从中介效应结果看,人口结构变动可通过改变居民的消费规模、消费层级以及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并且还存在链式中介效应;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升级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均存在区域异质性;老年抚养比、非农参与率以及新型城镇化率的提升在不同分位数下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差异。在我国人口结构变迁带来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下,要积极拉动内需,提振消费信心,加快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进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红利快速缩减和劳动参与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女性劳动参与水平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本文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幼儿园入学年龄制度产生的准自然实验,使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考察了子女入园对流动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入园提升了流动女性的就业率,增加了流动女性的周工作时间,但对工作时间的影响仅在一孩样本中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托幼服务作为一种准基本公共服务,其就业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流动女性群体之中。进一步分析发现,户籍制度阻碍了子女入园就业促进作用的发挥,流入地户籍制度限制越严格,子女入园对流动女性的就业促进作用越小。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变迁背景下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口红利变动和产业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测量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基础上,运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红利、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经济增长率较低时,总抚养比下降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增长率达到相对较高水平时,总抚养比上升直至人口红利消失并不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研究还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自身,而且还与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关系。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来提高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智慧社会建设和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丰富老年生活创造了不少新的机遇。在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老年人尽享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防止网络带来的各类诈骗风险。以数字技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帮助老年人学习互联网使用技能,融入数字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这两大现实问题的背景下,退休老年人这一优质劳动力的优势逐渐显现。然而,我国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的相关政策保障并不健全,推动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的相关服务稀缺,社会上对退休老年人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存有年龄偏见。在此背景下,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为提高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意愿和质量,提出从政策上为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提供政策倾斜以及权益保障,帮助退休老年人实现再就业,正确看待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行为,支持退休老年人继续实现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晓华 《企业导报》2013,(9):143-144
本文以广东省基本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从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角度分析"用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由此提出了解决用工荒问题,深化人口红利的政策措施,并指出广东省积极实行产业结构转型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空巢老人家庭发展迅速。老年人口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早采取正确的和有效的措施,就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实现老有所为,是综合治理人口老龄化的积极对策与战略措施。本文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及挑战,特别论述了老年再就业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社会效应,并对我国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两次人口红利与高储蓄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引入代际因子的OLG模型进行定性判断,采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及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预期寿命、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预期寿命增加可以显著提升居民储蓄率;少儿抚养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居民储蓄率,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可以促进居民储蓄率的提高;在不同的门槛内,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系数大小均发生了变化。由此得出“老龄化”与“少子化”对储蓄率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存在异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民主程度通过国家制度影响“人”在一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从而释放人口红利,刺激经济增长。本文针对1960—2015年150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民主程度在人口红利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人口红利能够显著刺激经济增长。第二,民主程度难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直接作用,但能释放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体现出放大器机制。这一研究结论在不同时间区间和极端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中稳健成立,也不受人口变量和民主程度变量选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对中国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继续推行政府放权让利、促进公平竞争,从而最大化挖掘人口红利末期的经济增长潜力提供经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即将毕业的本科实习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行编制的一般人口学问卷、Palmore老年知识问卷和老年人态度量表,便利抽取某医科大学200名2017级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仅48.00%的本科实习护生对老年人持正向态度。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评价老年护理学课程有用、老化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的本科实习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更趋向于积极。结论:本科实习护生对于老年人的态度总体上不够积极。建议高校通过加强老年护理学相关课程建设、组织开展与老年人相关的实践活动、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宣传力度等方式促进本科实习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环境规制是影响生态效率的关键,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是影响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政策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200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构建静态面板、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环境规制和生态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抑制了区域生态效率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替换解释变量、替换模型、改变样本容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地区与时期异质性。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生态效率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2013年政绩考核体系调整之前,财政分权显著抑制了地区生态效率提升,随着中央调整地方绩效考核机制,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地区生态效率提升;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在财政分权和区域生态效率中发挥中介作用,命令强制型环境规制和治理型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都具有正向影响,但治理投入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优于命令强制型环境规制。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文章提出构建财权事权匹配的分权制度,加强中央的政绩考核机制,强化环境规制,注重不同类型政策的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就业与再就业的重负:严峻的就业压力 在经济理论界和政策制订者积极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当中,就业和再就业日益成为讨论的中心.据对就业量的测算,1999年全国下岗未就业人口估计为600万,登记失业人口为620万人,国有企业新下岗300万人,城镇新增劳动人口274万人,机构改革预计分流300万人(杨宜勇,1999).而据胡鞍钢的分析,城镇企业的下岗人口1996年和1997年分别为900万人和1200万人.  相似文献   

18.
陆雪君 《活力》2021,(2):12-13,15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寿命的延长,我国的老年人将越来越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政府和国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老年培训企业在老年人教育和培训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年培训企业的发展,本文将针对老年培训企业现有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事关民生福祉,数字经济时代赋能乡村振兴最具价值的当数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的数据,结合有序概率模型(Ordered Probit),考察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其中,在互联网使用的不同领域中,学习和工作用途的作用更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以积累社会资本、改变传统行为,发挥信息搜寻及传播功能为路径,从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促进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提出加大乡村振兴农村信息化资金投入,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同时完善互联网综合治理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江苏省184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熵权法构建指标体系,从金融需求视角,实证考察了农户互联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户的互联网金融排斥处于中等程度,从分项指标来看,农户对融资、投资和支付的排斥程度依次降低;需求因素对农户互联网金融排斥具有显著影响,并且投资、融资和支付排斥的形成机制存在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传统金融排斥较高的农户受到的外部约束更大,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会因为主观信任不足、互联网使用技能低下和电子设备缺乏而存在互联网融资排斥,而贫困县域的农户更容易由于需求不足、电子设备使用技能低下和政策信息匮乏而受到互联网金融排斥。研究结论为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