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尔CEO张瑞敏将出席“第1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峰会”,并作大会主题演讲。这已是张瑞敏第二次在本刊年会上作报告了。只是这次与8年前不同,他作为《中外管理》杂志新任理事长,与本刊已是“一家人”了。  相似文献   

2.
《中外管理》2011,(10):24-24
→企业家如何自我保护?这是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经营的核心问胚,也是《中外管理》长期关注的重要命题。从1995年到2001年,每当民营经济面临重要考验的时刻(前者是中国经济开始宏观调控不久,后者则是中国加入WTO),《中外管理》都在“官产学恳谈会”上就此命题进行深入探讨。而“想大事,做实事,不出事!”则是2001年“第1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杨沛霆总编对企业家的重要建议之一。虽然这“三事原则”是《中外管理》长期秉持的核心理念,但此时提出则别有深意。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将会怎样地改变我们的环境,进而改变我们的企业?顺着张瑞敏的视角看去记得去年《中外管理》杂志创刊20周年系列专访中,当我坐在海尔集团CEO张瑞敏面前,听他发表对于如何构建"时代的海尔"的见解时,我注意到他谈到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会以同一个时间状语开头,那就是"在互联网的时代"。其实,海尔迈入互联网时代的步伐不仅是畅想,而是早已进入实际操作。《中外管理》今年第5期登载的美国销售专家约翰·亚瑟  相似文献   

4.
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9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纳斯达克,一条关于中国的企业高峰论坛信息不断地在纳斯达克电子展示大屏上循环播放——向全球展示和介绍着由《中外管理》杂志主办的“第22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的主题和内容、与会嘉宾、发起背景、历届精华,同时展现了中国企业与 《中外管理》杂志的巨大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当大家拿到这期《中外管理》的时候,我们这本杂志正好问世10年。这10年,我们引为慰藉的是,大多数读者对我们工作比较满意,我们初步做到了经常为企业提供一些新鲜有用的知识和智慧。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在中央还没号召学邯钢以前,在海尔初创甚至困难时期,我们在1991年就先后多次介绍了邯钢与海尔的经验(这期间邯钢老总刘汉章、海尔老总张瑞敏还亲自为  相似文献   

6.
与《中外管理》杂志相识九年,与中国女企业家相伴九年。在创刊200期之际,让我们倾听中国女企业家协会赵地会长的两个“九年故事”……  相似文献   

7.
叶建荣 《中外管理》2004,(11):84-85
《中外管理》是一本很深刻的杂志,这次让我做点评,我很想借此机会,认真思考、学习一下。  相似文献   

8.
成思危 《中外管理》2011,(12):92-95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我很高兴能够应邀出席《中外管理》杂志创刊20周年的晚宴。首先,要向《中外管理》的创业者们、员工们、顾问们,以及在各个领域支持《中外管理》的同志们表示热烈地祝贺!  相似文献   

9.
刘玠 《中外管理》2004,(12):85-86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杨总编.认识了《中外管理》。尽管认识时间很短.但《中外管理》的品位、对管理的认识深度,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连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很多论坛邀请我去演讲我都拒绝了.却亳不犹豫地接受了杨总编的邀请。  相似文献   

10.
张瑞敏在一次海尔内部年会上,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观于海者难为水’’告诉员工未来影响海尔发展的是海尔人的境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从此称张瑞敏为“观海者”。从90年代中期起,胡泳开始观察海尔,写了国内最早的企业史《海尔中国造》,对海尔做了全景式的记录。他定期与张瑞敏谈话,获悉其最新思想变化,《张瑞敏思考实录》收录了张瑞敏自新世纪以来到2013年9月发表的演讲、访谈录以及张、胡时话摘录。  相似文献   

11.
马介强先生,战略管理博士、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北京卡普兰平衡计分卡研究院执行院长、创越国际咨询集团首席咨询顾问、美国Artemis国际咨询公司平衡计分卡中国总代表、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IPMA)中国分会首任会长、南开大学MBA班兼职教授、《中外管理》兼职培训师等职。马老师专精于愿景规划、战略管理咨询、战略执行、平衡计分卡系统、全面预算管理、集团管理、战略绩效管理、流程优化与绩效改进、成本分析与产品/客户最优决策,曾为可口可乐、中美史克、三星电子、中海集团、滨海能源、大唐电信、海尔、海信、康佳等几十家中外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中外管理》与台湾《管理杂志》合作组织了50多位内地企业老总赴台考察,走进著名台湾企业,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感慨颇多,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3.
《企业管理》杂志2003年第四期发表了日本富士常叶大学中原龙辉先生《海尔怎么了——与“忠告海尔”作者商榷》的文章,就《忠告海尔》一文中的若干观点提出商榷。最近,编辑部又收到《忠告海尔》一文作者李蔚先生的反馈文章,从“顾客忠诚”、“企业多元化”及“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在这里,我们选择编发其中对“顾客忠诚”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外管理》2007,(1):14-14
2006年12月4日-11日,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并与北京中产连企业管理中心再度合作的“《中外管理》赴日研修考察第二团”取得圆满成功!有了“第一团”的成功,企业参与第二团更加热情踊跃,共有50位企业家结伴前往日本丰田本部考察,并与日本生产管理专家进行了直接交流。  相似文献   

15.
钟超军 《企业文化》2005,(11):25-26
2004年年末的时候,奥美CEO谢里·拉扎鲁斯对美国《商业周刊》杂志的记者说,“中国无品牌”,“中国企业不懂品牌定位”,“海尔、联想都想成为品牌企业,但目前还不是”……事情已经过去多时,奥美CEO的断言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不断有人对谢里的“断论”提出  相似文献   

16.
海尔打造的独门兵器—“市场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0月,在世界著名学府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简称IMD) 举行的IMD全球校友管理成果研讨发布会上,来自“东方瑞士”中国青岛的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作为特邀嘉宾,以“海尔的市场链”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海尔建立市场链》不仅收入了该院的案例库,同时也进入了欧洲管理学院案例库。2001年4月22日,在上海会议中心举行的“面向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家”大会上,海尔集团的《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被授予第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特等奖。一时间,海尔的独门兵器─—“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外管理》2011,(1):12-12
本刊新浪微博——中外管理(http://t.sina.com.cn/zwgl)自2010年8月开通以来,实时更新充实内容,在分享精彩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广大读者对《中外管理》的关心与关注,感受着与大家沟通的便捷与亲近,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18.
海尔空调大幅降价了. 海尔大举与国美、苏宁合作. 海尔手机定位中低端用户. 2004年伊始,一直将"只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作为主要市场口号的海尔开始发生了令人称奇的变化.连续三个举动让业内外人士都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长期跟随海尔摇旗呐喊反对价格战的忠实学者与"枪手"们此时只有无语地看着海尔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我原来一根白发都没有……”对《中外管理》说这话时,原海信集团副总裁.科龙集团董事长汤业国指了指自己的头。每天都要面对千头万绪的科龙岁月,让他的头发白了很多。  相似文献   

20.
于淑珉的职业生涯是自海尔开始的,曾任海尔集团党委副书记,据传由于与海尔的另一位铁娘子杨绵绵关系不睦,于1996年加盟海信。上个世纪的90年代,海信的基础管理能力大大落后海尔,于淑珉一上任就带来了许多海尔的管理风格,具体而言就是“标准高,要求严,盯得死”,据说很多人达不到要求,甚至被吓哭。她到海信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员增效,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行动让于淑珉在海信集团赢得了声誉,也改变了海信温温吞吞的国企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